「臺北外宿節」準備登場 蔡炳坤:情人趴、單身趴、中秋趴搶觀光商機
◎攝影:林敬旻、徐斌慎
文/楊亞璇
臺北市政府選定北投溫泉、大稻埕、城北廊帶、萬華艋岬及城南臺大5大區域,推動無圍牆博物館,邀請全國民衆共同探索北市,北市副市長蔡炳坤在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透露,北市將推出「臺北外宿節」活動,透過情人趴、單身趴、秋節活動的舉辦,吸引各地旅客到臺北市觀光住宿與消費。
▲臺北市副市長蔡炳坤。(圖/記者林敬旻攝,下同)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後,民衆前往中南部與外島「報復性出遊」,卻鮮少選擇到臺北市旅遊。對此,蔡炳坤坦言,過去大家沒有習慣到都會旅遊,通常都到郊外旅遊、風景區旅遊,可是臺北市非常好玩,包括5個無圍牆博物館、商圈、百貨公司、五星級飯店等等,讓遊客取得一日休閒、兩日休閒。
針對團客的觀光行銷活動,蔡炳坤指出,北市推出旅館折扣,還補助每個人1千塊,北市推出大禮包,包括北北基好玩卡、景點暢遊卡、兩日券、雙層巴士兌換券2張、溫泉抵用券等,加起來價值超過3千元。至於自由行的方案,則是銅板價的場館優惠、北北基好玩卡、永康套票、高鐵套票,入住安心旅宿不僅有1千元補助,且參觀101觀景臺,限量贈送雙層巴士兌換券,另消費滿200元即可抽電動機車、轎車。
此外,蔡炳坤也透露,現在正在規劃在8到11月推出「臺北外宿節」,其實臺北人也可以住臺北,利用六、日找一個飯店去住宿,北市也歡迎外地人來臺北住,將規劃一連串活動,例如在北投辦情人趴,在中山區辦單身趴,還有在南港展覽館舉辦秋趴等,透過演唱會等活動,吸引遊客至臺北住宿。
蔡炳坤指出,臺北很開放、納百川,外國人來到臺灣92%是留在臺北,他以「共融」形容臺北特色,不管什麼族羣,都可以一起生活。他覺得臺北有很多不同的特色,首先是「世代共融」,所以北市推青銀共居、青銀共事、青銀共學,讓年輕人與跟老人家對話。
第二是「社會共融」,例如重修舊好計劃,將老房子修復,提供遊民待用咖啡、待用餐;針對臺北家庭照顧新移民有4萬多人,其中有3萬多是印尼穆斯林,因此北市舉辦穆斯林文化節、水燈節等等,讓他們感受到臺北就是一個家庭。
第三是「文化共融」,包括五大無圍牆博物館、老房子文化運動,讓文化新舊融合。第四爲「空間共融」,譬如說一間國中,非營利幼兒園、0到2歲的託嬰、社區大學都進入,變成0到99歲全齡的學院;像蟾蜍山讓臺科大的學生作爲實習場域,與老人家對話。
蔡炳坤笑着說,蟾蜍山對臺科大來講「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原來是空軍的建設,但因臺科大校地不夠而申請了這塊地,結果文史工作者認爲應該保有眷村文化,再加上這邊原住戶想要繼續地住下去,而有錯綜複雜歷史因素。
蔡炳坤錶示,市政府跟臺科大、住戶之間多次討論以後方向已確定,第一期修復再利用計劃已經在進行,第二期工程正在修復,同步進行,目標在明年底之前,待臺科大與前排4戶住戶之間的官司處理後,再讓住戶提出申請的方式住到第二期,目前臺科大的修復再利用計劃已經通過,未來臺科大無償撥用完成之後,市府將編列經費修復。
另外,蔡炳坤也舉例,臺北的吸水馬路愈來愈多,讓環境可以因應極端氣候,以及田園城市概念,街上只要有空間就綠化,校園也有小菜園,這就是「環境共融」。
「這些對臺北人來講,我們身在其中,不一定了解。」蔡炳坤指出,希望臺北人瞭解,我們的城市是共融的城市,建立榮譽感,「臺北不是隻有天龍國,臺北也是一個有溫度的地方!」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
►深度漫遊臺北「無圍牆博物館」 蔡炳坤:把在地尊榮感找回來►無圍牆博物館下一步鎖定3地標 蔡炳坤:北流讓南港從「黑鄉」變成音樂之都
►振興一下我們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