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住新疆塔克拉瑪干風沙二之二 人沙和諧共生

鎖住新疆塔克拉瑪干風沙:人沙和諧共生。(大陸央視)

鎖住新疆塔克拉瑪干風沙:人沙和諧共生。(大陸央視)

鎖住新疆塔克拉瑪干風沙:人沙和諧共生。(大陸央視)

上午七點,新疆策勒縣的阿日希村還在沉睡,已過古稀之年的老李已在去往果園路上。他要在天亮前趕到地裡,查看果樹生長情況,再安排當天養護工作。這樣日子,已過了15年。

2009年,剛從塔城地區政府部門退休的老李不願閒着,他想去大漠之邊,參與植樹治沙,做點有意義的事。他選中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三號風口阿日希村。這裡乾旱缺水、風沙肆虐,一年中有兩百多天都是沙塵天氣,植樹治沙刻不容緩。

經過考察,老李決定在沙漠邊種紅棗樹,這不僅能防風固沙,還能帶動當地村民致富。

可是在沙漠裡種樹,艱難遠超老李的想像。要種樹先要推平一座座沙丘。之後,還要在沙地挖渠,前期建設就投入不少。可不到一個月,樹苗就被風沙掩埋。

困難面前老李並未氣餒,經過反覆嘗試並諮詢專家,終於找到先改良土壤後植樹造林的科學方案。

改良土壤、植樹造林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於是老李賣掉烏魯木齊房子,搬到村裡住。老李90多歲父親掛念兒子,也搬到阿日希村。老人離世前還在鼓勵老李,要堅持到底,把沙治好。

近年來,中國防沙治沙的政策支持也更加有力,當地會發放退耕還林補貼,這讓他植樹資金更加充裕。2017年,在當地政府幫助下,老李在村裡成立種植合作社,幫助200多名村民穩定就業,輻射帶動周邊村鎮千餘人就近務工。

如今,他們種植的5萬棵楊樹和80多萬棵棗樹已成了阿日希村生態圍牆。這些茁壯挺拔枝幹不僅鎖住這片沙漠,擋住漫天黃沙,也讓當地村民看到增收致富方向。現在,跟老李學習紅棗種植技術村民越來越多,阿日希村綠意也愈來愈濃。

被改變的不僅是阿日希村。近年來,策勒縣政府一直鼓勵村民參與造林治沙。爲了提高大家積極性,當地不僅給植樹村民發放勞務補貼,還積極推動在防護林下套種經濟作物,實現增收。

如今,治沙植樹成村民積極參與的自家事。在策勒縣「鎖邊」沙漠帶上,託帕艾日克村8000多畝沙地,就全部交給了本村的村民治理。

不僅是策勒縣,現在,「鎖邊」固沙工程的相關各地都在以適合自身情況的方式,向「鎖邊」固沙發起最後的衝刺,立志要將沙海變成綠色宜居的家園。

阿克蘇河流域綠洲內僅剩一片荒漠區,鎖住這裡是讓阿克蘇綠洲實現綠色合圍的最後一環。去年春天栽種的用來穩定沙土的梭梭和紅柳,給這片大地鋪上了1.5萬畝金色地毯。今年秋天,這塊地毯將再次延展9000畝。

和田地區的皮山縣,人們正在對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空白帶發起衝擊,建起長32.85公里,面積爲1.5萬畝的高立式沙障。

喀什葉城縣,一條寬180米草方格沙障已鋪就。眼下,當地正在把這條已經完成的「鎖邊」帶再加寬60米,這意味着「鎖邊」工程的第一道屏障基本完工。

「鎖邊」固沙並不是終點,如何鞏固成果,從根本上遏制住黃沙的蔓延,是推進治沙工作長遠目標。在這個過程中,要讓百姓受惠,治沙工作纔能有不竭的動力之源。如今,各地都意識到山水林田湖草沙是完整的生態系統,開始把沙漠當成資源,探索人與沙和諧共生的新方式。

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地帶正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再到「人沙和諧」,既有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