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刀子嘴,都是刀子心!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孩子內傷一輩子
作者:主創團·筱恬
不久前,在微博上刷到一個帖子。
一位博主在坐高鐵時,目睹了一場羞辱式教育。
當時,旁邊的孩子想找衣服,於是便問自己的母親:“媽媽,我的外套在哪裡?”
這位媽媽完全可以說:“在椅子靠背上。”
但是她一出口,味道卻變了:“不在椅背上,難道在我手上?”
同樣的意思,頓時充滿了責問和譏諷。
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讓那位博主心裡很不是滋味。她不明白,爲什麼生活中總有那麼多大人,喜歡用指責、批評、羞辱的語氣對孩子說話。
是啊。明明可以正說,偏偏要用反問。明明想表達關心,開口卻變成了批評。家長們的刀子嘴,似乎從來都不饒人。
殊不知,大人的語言對孩子影響巨大。家庭教育裡的隱形暴力,莫過於父母不會跟孩子好好說話。
有多少家長
活成了孩子的差評師
寒假期間,同事顧姐把女兒帶到了單位。
這孩子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太“乖”了——她沒有大多數七八歲孩子該有的活潑與靈氣,卻異常拘謹膽小,有着跟年齡不相符的唯唯諾諾,甚至到了木訥的程度。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顧姐跟孩子的說話態度。幾乎每一句,都非常嗆人。
想讓女兒多喝水時,她說:“一天到晚的不喝水,渴死你活該。”
女兒不小心打翻了鉛筆盒,她說:“蠢不蠢,跟個低能兒似的。”
喊女兒整理書包,她說:“你的書包比垃圾桶還亂,還不趕緊給我收拾一下?”
女兒不小心絆了一下,她說:“走個路都不會,真夠笨的!”
女兒上廁所慢了點,她說:“你怎麼不掉廁所裡呢?”
那幾天,顧姐那些火藥味十足的話語,讓辦公室裡的氣氛都沉重了很多。
對此,顧姐倒是很坦然。她直言不諱說到:
“我跟女兒一直這麼溝通。這孩子,跟她好好說話沒用,必須得狠一點。”
看着顧姐女兒木然的小臉,每個人都特別心疼這孩子。從小到大,想必她一直活在媽媽語言暴力的陰影裡。但事實上,這並不是個例。
2023年南寧晚報的一項調查顯示,“有65%的家長表示會對孩子使用不恰當言辭,18%的家長承認經常對孩子說重話。”
至於在形式上,這些語言暴力主要包括了:
貶低和羞辱:
“你笨得像豬一樣。”
“跟××比,你太差勁了。”
威脅和恐嚇:
“再不聽話,我就把你賣掉。”
“信不信我把你腿打斷?”
過度批評指責:
“你從來就不讓大人省心,總是犯錯!”
“這個錯誤不可原諒!你註定一事無成。”
忽視和冷漠:
“走開!別來煩我。”
“關我什麼事?”
想起一位網友的感慨:“我聽過最惡毒的謾罵,竟來自我最愛的父母。”
世界上最殘忍的事,莫過於此。
那個活在父母刀子嘴裡的孩子
內心有多苦
節目主持人李小萌曾在節目裡透露,她來自一個家教很嚴苛的家庭。
尤其是父親,從小到大不僅對她動輒打罵,而且總喜歡用語言打擊她。
記得有一次,她和父親去參加活動。結束回家後,只聽見父親向母親說到:
“別人的女兒都像花蝴蝶一樣,那麼漂亮、可愛活潑。咱們女兒又黑又瘦的,縮在角落裡……”
這番話,讓李小萌傷心不已,時隔多年依然耿耿於懷。
她在採訪中坦言,因爲父親那些傷人的話,她長大後不僅一度自卑,而且“非常害怕跟別人產生衝突,總是爲了迴避矛盾而不斷退縮,從不敢爲自己爭取該有的利益”。
差評師一般的父母,正是孩子成長路上難以消散的夢魘。
與此同時,連帶產生的負面後果還有很多。
有研究表明,兒時深受父母語言傷害的孩子,不僅大腦容易造成功能性損傷,還會影響心智發育和心理健康,產生行爲問題的可能性也大幅增加。
瀋陽心理研究所曾拍攝過一部名叫《暴力語言會變成兇器》的短片。
片中通過對6個瀋陽拘留中心少年犯的真實採訪案例,向人們揭露了一個扎心的真相:
“青少年犯罪與童年時期遭受語言暴力之間有強烈的聯繫。”
這幾個孩子,都來自不會好好說話的家庭,平日裡父母對他們總是極盡毒舌:
“怎麼不去死?”
“豬腦子”
“廢物”
“就知道吃”
“丟人”
“是人都比你強”
這樣的話就像一把把尖刀,肆無忌憚地扎進他們心裡
最終,這幾個孩子走上了歪路。那些來自父母的傷害,他們用最極端的方式進行了迴應。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我們可能不會想到,自己的每一句毒舌評價,都句句戳心、刀刀致命,會讓孩子用盡一生去治癒傷口。
學會好好說話
是爲人父母最好的修養
《原生家庭》一書中提到:“小孩子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評價。”
養育路上,我們總會苦惱於親子關係緊張、困惑孩子爲什麼與自己不貼心,甚至對自己敵意十足。
事實上,這正是輸在了家長不會好好說話。
因此,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跟孩子交流,是孩子成材的保障,也是每一個父母應有的修養。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中,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親子之間高質量溝通的萬能公式——
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非暴力溝通
具體來說,我們要想和孩子好好說話,離不開以下四個要素:
1、觀察
指的是家長應該着眼於所發生的情況,闡述所觀察到的事實時,要保持客觀和清晰,確保客觀公正,避免加入任何個人評判或主觀臆斷。
2、感受
告訴孩子我們對於這件事的感受或心情,比如生氣、難過、失望、喜悅、激動、擔心等等。
3、需求
提出我們的需求,也就是表達出是什麼樣的“需要”導致了我們這些感受的產生。
4、請求
明確向孩子提出我們的期待,讓他知道大人希望他到底怎麼做。
舉個例子,當孩子做的作業錯了很多,同樣的題目反覆丟分時,很多家長往往會氣不打一處來,對着孩子脫口而出:
“這些題你至少做過三遍了,爲什麼還是錯?我怎麼生了你這麼笨的孩子?”
如此一來,我們不僅攻擊了孩子的人格,對他們進行了羞辱,還在無形中給孩子貼上了標籤,可以說除了發泄情緒一無是處。
而要想取得較好的溝通效果,我們可以這樣跟孩子說:
“孩子,我發現今天的作業你又錯了很多。其實之前同樣的題目我們都做過,但這次還是沒做對(觀察),所以媽媽心裡很失望也很難過(感受),因爲我希望每次輔導你功課時你可以用心聽進去,我也相信你明明能夠做到(需要)。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爭取把每道題都徹底弄懂,能不能做到?(請求)”
只有收起口無遮攔、杜絕語言暴力,才能真正把話說進孩子的心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