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來訪 贊臺北不變是好事
蘇童的《妻妾成羣》由張藝謀改編爲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而聲名大噪。(本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知名作家蘇童睽違16年再度訪臺。(記者陳君瑋攝)
睽違16年再度訪臺,大陸當代先鋒文學代表作家之一的蘇童認爲臺北「沒什麼變」,而這份「不變」,在他看來絕對是好事!
蘇童在80年代的作品《妻妾成羣》、《紅粉》、《婦女生活》等均以女性爲主要描寫對象,尤其《妻妾成羣》更因張藝謀改編爲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而蜚聲中外,蘇童也一度被貼上「紅粉寫作」的標籤,對此,蘇童說:「貼了,我寫下一部就把它撕了,我用寫作來反標籤。」但他也不諱言:「文學的悲哀,打不過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方面讓中外讀者認識了蘇童,卻也只知道「大紅燈籠」的蘇童。
莫言獲諾獎如安眠藥
作爲擁有60多種譯本的作者,而其中又有知名的漢學家譯者葛浩文,2010年由他翻譯的《河岸》讓蘇童贏得曼布克文學獎。蘇童一向被視爲具「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資格,但他卻淡然。「連我自己到國外都不會去書店看看有沒有我的書,因爲一定在陰暗塵封處,這是所有華人作家的現實。」他認爲華文作品仍只有華人讀者能夠最深刻地感受,透過翻譯就會出現很多的「不測」,因此他對那些抱着好奇的國外讀者,只視爲「福利」;獲獎則是「甜蜜的不測」。
不僅自己對拿獎感到淡然,蘇童更認爲莫言的獲獎對這一代中國作家而言就像「一顆安眠藥,所有的人終於可以安心睡個好覺了。」在此之前,蘇童認爲整個中國社會都存在着集體的焦慮病,身爲作家,蘇童很感謝莫言的「療愈」功效。
去年推出的長篇新作《黃雀記》可視爲蘇童「香樁樹街」故事的系列作,雖仍有着懷舊回憶式的敘事,故事卻更逼近當代。在蘇童看來,60後的大陸作家,仍明顯抱着家國情感,但相較於經歷過文革的50年代羣體,雖同樣有批判,但更像旁觀者。
抽空吃牛肉麪看拒馬
相較於上回來臺的匆匆一瞥,自認「連臺北的側面都沒看到」,這回應臺北文學季之邀來臺進行3場交流講座,蘇童特別抽空吃了牛肉麪,去了凱道看正在拆除的拒馬。蘇童認爲每個社會都以不同的方式抒發壓力,對他而言,到一個「不變」的城市,也是抒壓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