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新規落地滿月“衆生相”: 從展業迷茫走向抱團取暖 仍顧慮行業發展空間有多大

證券時報記者 蘇可 馬靜

8月1日出爐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下稱《指引》或“私募新規”)至今已實施滿1個月,對相關業態形成的影響仍在持續。尤其是有關私募淨值披露的規定,影響顯著。專業機構投資者、中小型私募、第三方私募數據服務平臺等首當其衝,大量的淨值抓取、跟蹤、研究、風險識別等頗費思量。

在此情況下,基金評價機構的崛起或可化解市場痛點。不過,由於上述機構此前在私募市場積累不深,能力建設尚需時日。對於“業務不能停下來等”的券商、私募、機構投資者等市場參與主體而言,遠水恐救不了近火。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多方瞭解,過去一段時間內,市場參與主體已從展業迷茫向探索出路、抱團取暖過渡。不少受訪人士表示,《指引》的出臺有利於私募行業的規範發展,但近期業務成本提高、展業效率受限,多方正嘗試互相借力解決痛點。

“抱團”或能解決燃眉之急,但“私募市場發展空間還能有多大”是懸在市場參與主體內心的“靈魂拷問”,這將決定相關服務機構下一步戰略打法是否因此調整。當前,二級市場表現震盪、私募行業加速出清、強監管基調不變……私募行業無論是產品規模抑或是管理人數量,正持續下行。

投資人探索自建淨值庫

隨着《指引》實施,多個主流第三方私募數據服務平臺對淨值數據“關燈”,這讓市場主體對私募基金淨值數據的獲取感到焦慮。

專業投資人是其中之一。無論是投前篩選的角度,抑或是投後跟蹤、基金研究等,私募基金淨值是重要的投資判斷依據。

上海某機構投資者表示,如果不能獲取全市場私募數據,對其產品研究、風險評估帶來極大不便,“按照《指引》,我們需要挨個找私募做合格投資者認證,但全市場有上千傢俬募”。在該機構看來,由於部分券商和第三方私募數據服務平臺掌握着相對全面的私募數據,如何借力這些機構獲取全市場數據,成爲關鍵。

已有專業投資人“自力更生”,積極行動起來。證券時報記者瞭解到,上海一家從事家族辦公室業務的專業機構爲應對《指引》要求,計劃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自建私募數據庫,力求爲家辦客戶打造清晰透明的投資視角與專業的投資管理服務。

該家辦相關人士稱,公司在以往購買第三方私募數據服務商數據的基礎上,主動聯繫私募管理人授權,建立自己的數據庫,“目前大概覆蓋三四百傢俬募的淨值數據,既包含頭部機構,也有中小型私募”。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爲打破淨值的“信息壁壘”,市場已催生“自建淨值”的商業服務或者行業培訓,主要由第三方私募數據服務平臺提供。近期,某大型券商還宣佈,已打造可以打通私募基金管理人與資方的鏈路平臺,可以提供基金業績分析和投研增值服務。

相對於前述專業機構投資者而言,個人投資者受影響程度可能較小。華北一名高淨值投資者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其購買私募產品主要有兩類方式:一是通過大型金融機構的推薦來購買大型私募基金管理人產品;二是出於對私人關係的信任而購買中小私募基金管理人產品。基於這樣的方式,該名高淨值投資者平時不會對同類私募產品進行大量數據分析,因此對大批量淨值數據的獲取和跟蹤沒有太大興趣。

中小型私募多舉措自救

對中小型私募來說,淨值披露的收緊直接影響其未來募資的難度。由於業績是投資者及代銷機構做決策的主要依據,不直接展示業績可能會影響上述羣體對私募基金的信任度。

華東一家大型券商財富管理人士表示,《指引》有助於加速私募行業優勝劣汰,出清違規私募,但對於一些有可能嶄露頭角的小私募來說,其募資能力面臨挑戰。從券商挖掘角度而言,因缺少業績參考,也增加發現難度。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通過與第三方私募數據服務平臺建立代銷關係以獲得展示業績的機會,正成爲不少中小私募基金的主流做法。據瞭解,由於合規等方面的諸多原因,此前第三方機構與私募籤代銷的完成度並不高,尤其是大量中小私募沒有籤代銷協議。

深圳一家中型私募市場部人士表示,在《指引》發佈後,公司原計劃與某第三方私募數據服務平臺新增簽訂所有產品的代銷協議,但被對方拒絕。“一是監管要求不能走形式代銷,必須實質代銷;二是很多私募也有同樣願望,導致需求大增,第三方平臺加班加點建立代銷關係。現階段溝通下來,可能平均每傢俬募管理人大約只能新增上架1個產品。”該人士說。

某私募機構市場負責人韓先生也談到,私募機構可以用核心策略產品在三方平臺上代銷,便於展示業績。如果私募具有一定規模得以進入券商代銷白名單,那與券商合作依然是擴大規模的重要方式。

亦有受訪的小型私募人士基於兩點考慮而不靠代銷方式擴大影響力,一是管理資產規模不大,因此客戶以轉介紹爲主,且客戶圈層和風險偏好較爲接近;二是代銷機構要收取管理費和超額收益,私募募資展業性價比不高。

《指引》出臺後,私募更應提升自身品牌建設能力、直銷能力等,以吸引潛在客戶,這也成爲了私募業內的共識。

上述受訪的韓先生表示,私募機構直銷拓客的能力更應加強,要積極主動開發客戶,比如多儲備FOF投資人,而且還要多組織券商和第三方機構來公司瞭解業務和策略。他還指出,開發超高淨值家族企業客戶,以及打造私募機構創始人和核心投資經理品牌口碑等,也將是重要方向。此外,私募同業之間應抱團發展,加強互動合作,積極分享營銷經驗。

數據服務商展業承壓

第三方私募數據服務平臺是受《指引》影響較大的另一市場參與主體。

多年來,上述機構通過人海戰術或IT系統獲取了海量私募數據,並打造相關數據庫,用於私募業績展示、產品分析、銷售等。《指引》實施後,上述平臺陸續下架了所有非代銷私募產品的業績。

未來,上述平臺對傳統優勢業務如何定位,受到關注。某第三方平臺一名人士談到,整體而言,大家仍然希望能保住業務,有的繼續引流搶市場份額,也有的相對悲觀,想看清楚私募市場空間還能有多大。

談及如何繼續收集私募數據,有第三方平臺人士表示,主要通過認證合格投資者身份來獲取,但私募數據覆蓋度仍然“縮水”,因爲不同私募管理人的合規尺度存在差異,提供的數據比以往有限。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近一個月以來,有第三方平臺忙於與大量私募產品建立代銷關係,以陸續重新披露相關產品的業績信息,這類機構受影響相對有限。未有代銷牌照的第三方平臺所受影響則較大,目前主要提供從管理人到投資者的“數據對接”服務,以及發力推廣前述“自建淨值庫”的功能等。

當前,多家券商及基金評價機構正自建平臺,計劃自建私募數據收集、清洗、分析的系統。上述在此方面深耕多年的第三方平臺是理想的供應商,前述第三方人士也表示,正爲這類機構提供私募數據的技術支持和運營支持。

“不過,這個賽道很卷,價格戰愈演愈烈,有些對手寧願虧損也要搶市場份額。”該名第三方人士稱,未來會結合監管政策方向、私募市場空間、同行競爭關係變化等因素,再決定是否會調整戰略打法。

評價機構謀求彎道超車

相較上述業務承壓的第三方數據服務平臺而言,擁有基金評價資質的機構或將是私募基金市場的“新起之秀”。他們可以收集私募基金數據,通過基金評價報告爲合格投資者、銷售機構等市場主體提供重要參考,解決業內痛點。

比如,備受投資者、銷售機構及券商資產託管部關心的是,如何篩選私募、如何在海量的私募數據中有效鑑別私募基金的風險、投資風格漂移問題等。

當前,有基金評價資質的機構共有10家。其中,銀河證券、海通證券、上海證券、招商證券、濟安金信、晨星資訊、天相投顧等7家機構有權開展基金評級。8月以來,多家基金評價機構“大秀肌肉”,深入宣傳自家的私募基金評價業務。

某大型券商的機構銷售人士表示,認同私募基金評價業務在提高透明度、引導資金流方面的優勢,並就此提出四項建議:一是未來監管機構可以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和方法,確保評價結果的可比性;二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推動私募基金管理人完善信息披露,提供更多、更及時的基金運作信息;三是鼓勵發展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以提供更全面的市場反饋;四是加強投資者教育,比如如何合理利用評價結果進行投資決策。

不過,考慮到部分基金評價機構常年深耕公募基金市場,對私募基金的評價能力建設仍在起步階段,多名業內人士認爲上述評價機構的展業效果仍有待觀察。

私募終究“姓私”,在借鑑公募評價方面,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基金評價業務負責人胡立峰表示,公私募基金之間存在差異,作爲基金評價機構,需要嚴格遵守私募證券基金非公開的特點。相對來看,公募基金是公開披露信息,基金評價機構比較容易獲得全部基金信息數據;而私募基金管理人對於基金評價機構的信披則是自願提供,管理人可以不提供,因此基金評價機構無法獲得全部基金信息。

另一名第三方平臺人士也表示,在當前金融機構降本增效、私募行業持續出清的背景下,基金評價機構如何判斷私募基金評價業務的市場空間,以及有多大決心投入資源佈局,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