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醫療保護傘 優先強化
三是注意保單條款手術定義範圍:應涵蓋住院期間所發生的必要手術,而非侷限特定列舉的手術,以免發生自費手術項目不符給付條款的情形。四則可定期檢視保單、動態補足保障缺口:如:保障期間、給付項目或是額度等。
無論是否如學界估測,健保財務愈來愈吃緊,纔會鼓勵民衆應加購商業保險,官方如果已知問題的嚴重性、卻又不明說,民衆的醫療保障面臨更大風險;官方這般說法,警覺的民衆確實在有能力情況下,加快行動。健保署近日即公佈,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有效契約,民國84年健保開辦時每人平均0.4件,目前已增加至3.46件。
在醫療類的商業保險之外,社會上還有一大類族羣的基本保險也需要強化提醒,即「『準』職場新鮮人」的官辦強制保險,如勞保、健保。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今年調查高中職及大學院校學生,包括打工、實習等初入職場的青年,對於薪資組成、資方給付比例等常識十分薄弱,近7成(66%)青年不清楚薪水需被扣除哪些項目,例如綜合所得稅、勞保、健保等;亦有近7成(68%)受訪青年不清楚勞工退休金由誰提撥,其中甚至有8%以爲完全由個人提供,恐隱含其職場上的不公對待。
在健保方面,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進行的《2022全臺青年財金素養調查》中,問到「年輕人一般是透過父母的加保,而享有全民健康保險的保障」,並提出四個情境讓受訪青年回答,竟有5.21%回答「年輕人很健康,不需要全民健保」,也有11.77%錯誤回答「只要還沒結婚,不論幾歲都會受到保障」、23.44%錯誤回答「只要還住在父母家,不論幾歲都會受到保障」,這些現象都反映出民衆對保險保障的認知仍有實際存在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