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接手了一個犁耕手種的俄國,這樣的謬誤,還要流傳多久?

斯大林接手了一個犁耕手種的俄國,這樣的謬誤,還要流傳多久?斯大林是蘇聯的鐵腕領導人,在他接手之前,俄國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工業強國了嗎?很多人都誤以爲斯大林從一片荒蕪中把蘇聯建成了工業巨人,其實這背後的歷史要複雜得多。

俄國的工業化,我們得從很早以前說起。別看現在俄羅斯地大物博,其實在彼得大帝時期,俄國就開始向西方學習了。那時候的俄國,經過了克里米亞戰爭的洗禮,深刻認識到自己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1861年進行了歷史性的改革,也就是俄國農奴制改革,這一改革不僅改變了俄國社會的結構,更是開啓了俄國工業化的大門。

到了19世紀末,俄國的紡織品產量已經躍升到世界第五。那時候的俄國,工廠數量從1866年的不到3000個,飆升到了1903年的近9000個。工人數量也是急劇增加,從1900年的大約200萬增加到1914年的300萬,這些工人主要集中在聖彼得堡、莫斯科這些大工業區域。

更讓人吃驚的是,俄國在19世紀90年代的工業年增速達到了驚人的8%!俄國不僅建立了8個大型工業區,而且在基礎建設上下了狠功夫。比如鐵路建設,從1881年到1894年,鐵路網增加了40%,到了1905年更是翻了一番。這些鐵路大多連接了重要的工業區,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連接了整個西伯利亞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爲了支持這種快速的工業化,俄國還大力引進了外資。比如1880年的外資總額是1億盧布,到了1900年已經暴增至9億盧布。這種依賴外資的做法雖然在短期內促進了工業的發展,但也帶來了依賴性強、自主權不足的問題。到了1916年和1917年,外國資本在俄國的投資總額佔到了工業投資的三分之一,其中法國、德國和英國在多個重要工業部門都有控股權。

儘管如此,俄國的工業化成就不容小覷。到了1913年,俄國的工業產值已經穩坐世界第五的位置,僅次於英國、法國、美國和德國。這個成績尤其顯著,因爲除了這四個國家,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工業產出能夠和俄國相提並論。

但是,工業化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俄國的工業化進程中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比如工人階級的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工作時間長、工資低、工作環境危險。這也成爲了後來1917年俄國大革命的社會基礎之一。

很多人都覺得斯大林接手的是一片荒蕪,其實不然,他接手的俄國工業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但斯大林的工業化政策確實有其獨到之處,他強調的是更快的工業化速度和更高的自主性。在斯大林時期,蘇聯的工業化確實達到了新的高度,特別是在二戰期間,蘇聯能夠迅速轉換爲戰時經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斯大林時期的工業基礎和佈局。

斯大林時代的蘇聯,工業增長速度驚人。二戰前夕,蘇聯的鋼鐵產量和煤炭產量分別是世界第三和第二。而這種工業實力,是斯大林通過高壓政策、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式推動的。這種方式雖然有效,但也造成了巨大的社會成本,包括重工業的過度發展和農業、消費品行業的相對落後。

斯大林的工業化還伴隨着嚴酷的政治鎮壓。在推動工業化的對內部不同意見的打壓嚴厲,導致數百萬人死亡或被迫流放。這種極端的政治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工業化的質量和可持續性。

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沙俄時期還是斯大林時期,俄國的工業化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這種從落後到強國的轉變,無疑給後世留下了深刻的啓示和反思。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政策導向對國家發展方向的重大影響,也看到了工業化進程中的種種矛盾和挑戰。

斯大林或許真的將一個已經站在工業化門檻上的國家推向了另一個高度,但這背後的複雜性和代價,也值得我們深思。而對於那些還在發展道路上的國家,俄國的經驗可能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發展與代價之間微妙的平衡。

俄國的工業化遠非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逐步積累、跨越數個世紀的長期過程。從沙俄時期到斯大林時代,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背景和挑戰。歷史不應被簡化,也不應被誤讀。斯大林雖然推動了蘇聯的工業化,但他繼承的絕非一片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