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不是你想象

四川盆地,不是你想象

撰文/李忠東

我們對自己所處環境知之甚少

但又充滿了好奇

比如四川盆地

它長成什麼樣子

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她的形成和存在

對巴蜀文化又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不是每個問題都要有答案

但有些問題

我們很想知道

四川盆地不是“碗”

要了解四川盆地,我們首先要弄清四川盆地是什麼樣子。

而要了解四川盆地長成什麼樣子,有三個視角。第一視角藉助衛星空中鳥瞰,用上帝的視角;第二視角是行走在盆地內,用人類的視角;第三視角是進入盆地深部,用地質的視角。

許多人望文生義,想當然地以爲四川盆地象一個大碗,或一口大鍋,或一個臉盆。所有的想像都受到“盆”字的誘導。

實際上,從衛星上看,四川盆地象是一個深陷在中國大陸的一個“天坑”,它在平面上的形態呈不規則的菱形,四周被青藏高原、大巴山、巫山、大婁山、雲貴高原環繞。

▲四川盆地。源自/星球研究所

那麼從地面看,四川盆地的底部,是鍋底?還是盆底?

結果也許要出乎許多人的意料。

四川盆地的面積約爲26萬平方公里,在地貌上由西向東依次爲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川東平行嶺谷,其中成都平原佔9%、川中丘陵佔61%、川東平行嶺谷佔30%。

所以,構成四川盆地其實主要是丘陵和低山。

從整體地勢來看,四川盆地的底部是傾斜的,由西北向東南微微傾斜。

貫穿四川盆地的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無一例外從西北的青藏高原和秦巴山地向東南流淌,然後在盆地南部或東部匯入長江,最後衝出盆地,浩浩蕩蕩流入長江中下游平原,從而完成從我國最高一級地貌單元(青藏高原)到第二級地貌單位(四川盆地)再到第三地貌單元(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三級跨越。

因此有人通俗地說四川盆地更像一個傾斜的盆子,原來我們不是生活在“碗”裡,而是在“盒子”裡。

海盆、湖盆、陸盆

四川盆地的滄桑變遷

從地質的角度,四川盆地是一個複合型或疊合型盆地。

打一個比方,它就象是由幾個臉盆一個一個套在一起,每一個臉盆代表着不同時期的岩石,有時是海洋環境,有時是湖泊環境,有時是陸地環境。

這有點像多層蛋糕,不同時代,不同物質成份的地層岩石,就像不同原料,不同色彩,不同口味蛋糕層,它們從下而上一層層堆壘在一起,最古老的下面,最新的上面。

▲四川盆地構造剖面圖

四川盆地的物質構成具有雙層結構,即由基底和蓋層構成。最底部,我們稱結晶基底,由10-8億年前巨厚沉積岩與火山岩組成,岩石因長時間埋藏於深部,在高溫高壓下已經發生的變質結晶。

這套岩石因埋藏較深,在成都平原要在地表約7000米以下才能見到,但由於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和流水切割,在盆地邊緣的深邃峽谷,如大渡河峽谷底部,我們還能幸運地看到這種古老岩石。

▲四川盆地邊緣多層蛋糕示意圖,圖片來源/《大河奇峽》,繪圖/周箬萱

而蓋層則是指覆蓋在基底之上的岩層,由震旦紀以來長達8億年的沉積岩系組成。

2.5億年之後,四川盆地開始了滄海桑田的變遷。首先是出現了規模較大的鹹化海域——上揚子蒸發海,大量的鹽滷、岩鹽與天然氣正是在這一時期埋藏於此。

▲古巴蜀湖示意圖

距今1.9億年的三疊紀末,發生的一次強烈地殼運動——“印支運動”,使盆地邊緣逐漸隆起成山,四川地臺也整體擡升,被海水淹沒的地區逐漸上升成陸,海盆由此轉化爲湖盆,這個湖被稱爲“巴蜀湖”。

它是今天四川盆地的原型,但要比四川盆地現在的範圍大得多。

這個湖(盆地)有多大呢?大約有50萬平方公里,比世界上第一大湖——裡海,還要大1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法國的面積。

當時,今天四川省的大部和重慶市的大部都處於巴蜀湖中。這一時期,盆地氣候溫暖溼潤,到處生長蕨類、蘇鐵和裸子植物,恐龍成爲這片土地的主人,它們佔領着天空、大地和湖沼。

到了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伴隨着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四川盆地周邊山地繼續隆起,湖泊大大縮小。

盆地堆積了數千米厚的紅色和紫紅色的砂岩、泥岩和頁岩。這一時期,裸子植物不斷衰退,恐龍最終在這裡由繁盛走向滅亡,成羣的屍體漂浮在河湖,被流水運移,掩埋在泥沙裡,在歲月中凝固成堅硬的岩石。

距今二、三百萬年的第四紀,巫山兩側水系溯源侵蝕,共同切穿巫山,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盆地之水納入長江水系。從此,四川盆地由內流盆地變爲外流盆地。

▲四川盆地現代水系圖,圖片來源/星球研究所

紅色盆地造就的獨特景觀

從2億年前6500萬年,四川盆地形成厚達3000-4000米的河湖相紅色碎屑岩,也就是著名的四川紅層,四川紅層帶給我們至少四種獨特的奇觀。

“赤壁丹霞”

是一種由我國地質學家命名的地貌類型。

四川盆地是我國三大丹霞地貌分佈區,而且獨成體系,別具風格。

尤其在是四川盆地的西南緣川黔渝交界處,發現一種丹霞,它赤壁環崖,瀑布飛垂。當地老百姓稱它爲“鍋圈巖”、“圓洞”、“紅圈子”、“環巖”。後來我們將它稱爲環崖丹霞。

“方山城堡”

南宋年間,爲了抗擊蒙古鐵騎,宋朝軍民在四川盆地創建了83座山城。1235年宋蒙戰爭全面爆發始,至1279年崖山海戰最後一役止,浴血45年才告得手。

這其中,南宋在四川盆地的山城堡壘戰,對左右戰爭局勢、延長宋朝統治,扮演了極爲重要的角色。

這些山城堡壘,皆依託紅色丘陵中的方山而築。這種方山山頂平闊、四面峭壁圍繞,比人造的城郭更爲險要,更加易守難攻。

而且,砂岩層是良好的含水層,便於鑿井取水,平闊的山頂也適於農耕,可屯田以自給,非常有利於長期憑險據守。

蒙軍用了5年,便征服了中亞的喀喇汗國和花剌子模國,用了八年,征服了波斯和幼發拉底河以北的地區。而征服貌似孱弱的南宋,卻花了半個世紀。甚至如凌霄城,宋朝滅亡之後,又堅持了9年,直到1288年才淪陷。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四川盆地的方山城堡,贏得了戰爭,只是輸給了歷史。

崖上石窟

自石窟藝術進入四川盆地,似乎一下子便找到了知音。

巴蜀石窟,無論總數還是分佈區域,都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並且寫下了中國石窟的下半闋。

這主要得益於廣泛分佈於四川盆地的紅層,這種獨特的砂岩厚度巨大,軟硬適中,非常適合於雕刻,這爲摩崖造像提供了絕佳條件。

在四川盆地或邊緣,幾乎有紅色崖牆的地方,都有石窟的出現,從最北的廣元千佛巖,到南端的瀘縣玉蟾山,綻放在紅色崖壁的蓮花,踏着碧水林海而來。

恐龍遍地

由於四川盆地形成期與恐龍在地球上生活時代正好一致,盆地自然環境又非常適合恐龍生存和繁衍,盆地的沉積環境還利於恐龍遺骸、遺蹟的埋藏,盆地內的構造運動,形成的向斜、背斜、隆起、凹陷,加之流水切割,風化剝蝕容易將化石暴露出來,便於我們發現。

因此,四川盆地便成爲我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產地之一。

這裡產出的恐龍化石不僅分佈面廣、數量豐富、門類衆多、保存完好,而且還發現了多個規模宏大的恐龍化石埋藏羣。

圍繞四川盆地,北部廣元、旺蒼、南江一線,西部的龍泉山,西南的自貢、宜賓,東部的綦江、合江、廣安、宣漢、永川、雲陽一線,都是恐龍曾經出沒的地方。

其中四川盆地的西南、東部最爲集中,自貢被稱爲恐龍公墓,重慶被稱爲“建在恐龍脊背上的城市”。

▲在四川盆地恐龍遍地,這是發現在四川盆地的恐龍足跡。

四川盆地,成就天府之國的繁華

成都平原號稱“天府之國”。

成都平原的富庶得益於岷、沱二江的滋養以及都江堰工程對岷、沱二江的治理和科學利用。

而都江堰治水只所以取得成功,也得益於成都平原優越的地理條件。

從地勢來看,成都平原是一個海拔在750-450米之間,坡降較大的扇狀傾斜平原。從都江堰到成都主城區,直線距離約50公里,海拔便由730米,降至500米,高差約有230米,坡降大約在3-8‰米,非常適合自流灌溉。

歷史上包括李冰在內的治水者,正是充分利用了這一優勢,對岷江因勢利導,才成就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地。成都平原也因此成爲可兼濟天下的“糧倉”,不但形成獨具特色的農耕文化,還因此孕育出燦爛的古蜀文明。

“蜀道難,難以上青天”。但三星堆考古已經證明,成都平原與中原地區、西亞、南亞等都有廣泛聯繫。

而張騫在阿富汗發現購自印度的邛杖和蜀布,也證明四川盆地一直以來就四通八達,與世界隨時保持溝通。

李白說蜀道難,其實是指向北翻越秦巴山地到長安的路,然而除了這條古道,我們還有多條向南、向東的水路和古道走出盆地,居住在盆地的先民並沒有被盆子圍死。

就算是發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李白,其實他出入蜀地走的大多數還是向南、向東的水道。“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詩人坐在船上,夜行岷江,就着峨眉山月,喝着小酒,無比的愜意,有何難呢?

著名學者霍巍曾說“四川是長江上游的文明中心、農業牧業文明交接帶、中外文化交流的前緣、絲綢之路的中心點”。

四川盆地在歷史的地位,恐怕真的是被人們長期低估了,比如成都從漢朝開始,便是全國“列備五都”的一線城市。

“借蜀立國,中國的避難所”

四川盆地的特殊貢獻

四川盆地的富庶歷來久負盛名,路人皆知,且不乏有人惦記。

“伐蜀還是攻韓?”,公元前316年,秦國開始了兼併六國,做統一天下的戰爭準備。秦大夫司馬錯與張儀在這個問題上有一場精彩的辯論。司馬錯說“蜀者國之寶,可以兼濟中國”,並且稱欲圖天下,必先圖巴蜀。秦惠文王採納了他的伐蜀之計,司馬錯奉命從石牛道伐蜀。

秦滅掉建都在盆地西部成都的蜀國之後,隨手也滅掉了建都在盆地東部江州(今重慶)的巴國。秦將四川盆地納入版圖,除了“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戰國策·秦策—》)之外,還獲得了另一個戰略優勢,那就是巴蜀可從水道通楚,“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可以說,四川盆地爲秦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東漢末年,漢室衰微,羣雄並起,劉備空懷一腔建國大夢,苦無根基。在隆中對與諸葛亮的政治大討論中,諸葛亮獻出的政治路線圖就是取益州而安天下。

他說“益州險要,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大業”。

劉備進入四川盆地之後,利用盆地雄厚的經濟實力,這才實際了他的建國夢,並且與魏、吳鼎立達40餘年。

唐朝時期,四川盆地曾接納兩個皇帝在此避難。公元756年,唐玄宗爲避“安史之亂”進入成都,在成都住了3年。

公元880年,唐禧宗避黃巢起義逃亡成都,也曾在成都呆了4年。這兩位皇帝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四川作爲他們的政治避難地,而且都在四川度過了他們的政治危機,使唐王朝的統治得以延續。

四川不僅是國家的避難所,而且還往往成爲農民起義軍逃避朝廷追殺的首選地。明末,張獻忠曾在兩次走投無路時進入四川,並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以成都爲西京。兩百年之後,另一個農民起義將領石達開也在走投無路之際進入四川,可惜最終兵敗四川盆地西南緣的大渡河安順場。

1937年11月,淞滬會戰失利,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以四川盆地爲中心的建立抗戰大後方。其實早在兩年前,蔣介石便將四川視爲“復興民族最好的根據地”。他有兩句有關四川的名言,第一句是“我們今後不必因爲華北或長江下游出什麼亂子,就以爲不得了,其實沒有什麼!只要我們四川穩定,國家必可復興!”另一句是“其實不必說川滇黔三省存在,就是隻剩下了我們四川一省,天下事也還是大有可爲。”

據統計,四川盆地做爲中國抗戰的大後方承擔了國民政府戰爭總費用的三分之一,全國徵收稻穀總量的近4成。抗戰中還從捉襟見肘的生產生活中節餘大量糧食,慷慨接納1000多萬外省入川的難民,並有260萬川籍士兵浴血在各大抗日戰場。

四川盆地獨特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物產,寬容豁達的人文精神在面對民族生死存亡時再次扮演了“避難所”、“大後方”的關鍵角色。

蜀錦、蜀茶、川鹽

四川盆地的富庶

蜀錦

在對四川的稱謂中,“蜀”是最古老,至今仍與“川”字共同作爲四川的簡稱。“蜀”之名最早見於甲骨文,傳說因古蜀王教民桑蠶,“蜀”字便來源於“桑中蟲”之意。考古證明,四川盆地最先掌握桑蠶技術,桑蠶絲綢業起源最早,是中國絲綢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成都城名“錦城”、“錦官城”,江名“錦江”,顯然與這裡的優質特產——蜀錦有關。而且據考證,南、北絲綢之路上流動的,很大一部分便是來自四川盆地的蜀錦。

2021年,在最新的三星堆考古中便在祭祀坑內發現絲綢朽化後的殘留物,從而證明3000多年前的三星堆王國,已開始使用絲綢。

蜀茶

四川是茶葉的起源之地,這大概也沒有什麼懸念。

最早有關飲茶的記載是西漢宣帝時,蜀郡人王褒制訂的《僮約》。其中便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清晰記載。

它至今證明早在西漢時期,四川盆地茶飲已然是上層社會的一種生活習慣和日常消費,並且證明茶葉在當時已經是一種商品,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

四川盆地西緣,氣候溫潤,海拔適中,四季雨霧飄渺,恰也非常適合於茶樹的生長。境內的蒙頂山,是最早人工種植茶樹的地區之一,早在西漢,吳理真便開始在山上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這裡農民至今仍以種茶、製茶、販茶爲主要謀生手段。

唐宋時期,蒙山茶盛極一時,堪稱茶中精品。

唐玄宗時,蒙山茶被列爲貢品,並且爲歷代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專用之物,這樣的榮耀一直沿襲到1100多年後的清代。

宋朝時,戰亂不止,戰馬需求量大,以茶易馬的交易悄然興起。而茶葉的主要來源便是四川盆地的都江堰、雅安名山一帶。

據記載北宋時期,曾有二位皇帝三次特詔“名山茶易馬,不得他用”,當時“名山茶”已經成爲換馬的專屬商品,是關乎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戰略物質,受到空前重視。

川鹽

鹽在歷代被統治者視爲國家戰略資源,關乎社稷民生。

相傳居住在四川盆地東部的巴人領袖廩君便是因鹽立國,建立巴國。而我們日常所說“鹽巴”便是指的就是巴人所產之鹽。

四川盆地在海陸轉換時期,曾經出現規模較大的鹹化海域——上揚子蒸發海,相當於一個大的鹽盆。大量的鹽滷、岩鹽、天然氣在那個時期被被“囚禁”在地下。

▲漢磚上的鑿井取滷。

早在2000多年前,先民便在四川盆地發現這種特殊的物質,並開始對這種物質孜孜不倦的追求。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秦孝文王以李冰爲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識齊水脈,穿廣都鹽井、諸陂池,蜀於是盛有養生之饒焉”。李冰在治水過程中偶然發現鹽泉,並採用開鑿水井的辦法,開鑿了我國第一口鹽井——廣都鹽井。

之後,先民不斷在盆地內鑿井取滷,從大口徑鹽井到卓筒井,無數次的實踐,終於掌握了高超的鑿井技術、無與倫比的製鹽智慧。

不僅如此,採鹽業的發展與繁榮,還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以及這裡根植於鹽滷的獨特文化。如今,四川盆地仍然是鹽、天然氣、頁岩氣的著名產地。

我國有四大盆地,均位於我國西部。

但四川盆地和其他三盆地都不一樣,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均位於西北乾旱區,氣候乾旱,荒涼寒冷,人跡罕至,許多地區一片死寂,是生命的禁區。

而四川盆地氣候溼潤,植被豐茂,美麗富饒,人口密集,文化底蘊深厚。

更爲神奇的是,四川盆地處於北緯30度附近,本來北緯30度線上應屬於亞熱帶回歸高壓帶,乾熱少雨,所以北緯30度幾乎都是荒漠或半荒漠地區。而四川盆地則是一個綠色植物覆蓋,溫潤多雨的綠色盆地。

這要得益於她西側的青藏高原,正是因爲青藏高原的隆起改變了行星風系,截留了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溼氣流,才使包括四川盆地在內的我國大陸東部也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變得溫潤多雨,成爲最適宜人類居住的樂土家園。

生活在這裡的“盆友”,是如此的幸運。

參考文獻

1.李忠東,《四川盆地:曾經滄海的天府之地》,《四川畫報》2022年3月

2.李忠東,譚禕波,《天下四川》,中國旅遊出版社,2013年。

3.蕭易,《尋蜀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

文丨李忠東

編輯 | 小俠

圖片 | 李忠東 楊建等

部分圖片源自圖蟲創意及網絡

尋找自然美景

探秘山水奇觀

用腳、相機和鍵盤記錄地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