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物價的階段性和階層性

鍾偉/文 物價是個令人煩惱的話題,學者總是宣稱,通貨膨脹意味着政府像小偷一樣潛入千家萬戶,實施盜竊。因此從經濟學意義上說,在政府壟斷貨幣發行權之後,其財政貨幣政策總是帶有天然的通貨膨脹傾向,而非通貨緊縮。

物價具有階段性,也就是說通脹週期和通縮週期總是交替的。通常來說,中國政府對付通脹的能力,好過對付通縮的能力。儘管通脹和通縮對經濟高質量發展都有負面影響,但通縮對經濟運行和家庭部門帶來的傷害更大。這很淺顯,錢變“毛”了,自然不好受,但肯定沒有收入縮水甚至找不到工作更痛苦。

一些物價特別影響民生和輿論,例如房屋、醫療和教育的價格等等。醫療價格問題,儘管解決起來很困難,但本質無非在於醫生護士護工等人力資源定價扭曲和總量不足,從而制約了醫療服務總體的質和價。房價也一樣,本質在於房價的含稅費率過高,筆者估計中國商品住宅價格含稅費率約49%,甚至超出了汽柴油的43%。這些價格如此重要,註定不能輕描淡寫地看待。有不少人對中國房地產局勢輕描淡寫,以爲房價波動不過是個價格符號。其實遠非如此,不動產是政府、企業和居民非常重要的資產,也是銀行等金融機構融出資金時最重要的押品。因此,房價非理性和不健康的下行,往往意味着大量地方政府、企業和家庭資產端的嚴重縮水,但負債端並不因此自然減少,這將導致資產負債縮表式衰退甚至流動性危機。坊間傳說中國地產總市值三四百萬億元,房產佔家庭財產的約2/3,那麼房地產的不景氣,以及其漫長的上下游產業鏈,會給宏觀經濟帶來風險外溢的麻煩。以在建爛尾率5%計,最保守的滾動式保交樓,也需額外注資約萬億元。若以爲價格只是串數字,那不是一個嚴肅的官員或學者應有的修爲。

以物價的階段性而言,中國經濟上一輪通貨緊縮,產生於2010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一季度,其間中國經濟的宏觀槓桿率明顯上升,當時地產鋼鐵煤炭等行業都陸續陷入困境。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地產陷入危險境地。隨之而來的財政貨幣擴張,包括汽車家電等消費激勵,以及貨幣化棚改,有力地託舉了經濟,經濟大局爲之改觀。通縮也未必伴隨股市熊市。在上一輪漫長的通縮週期中,中國A股在2015年中經歷了大起大落,在2016年初波動更爲非理性劇烈。持續通縮和股市異常也影響到了外匯儲備和人民幣匯率。此後到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參數都陸續告別了兩位數,進入個位數時期。

現在的物價處於怎樣的階段性?如果以GDP平減指數而言,2022年大約是3%,2023年大約是-2%。預觀2024年,以CRB爲例的大宗商品指數從2023年3季度初見頂下落,以豬肉價爲例則到2024年5月之前持續探底,因此,2024年極不可能存在通脹威脅,GDP平減指數仍然維持在負數。美聯儲聲稱,其政策調控是基於數據,而非口號宣講或口頭干預。數據無非是經濟增速、物價就業和國際收支等。類似地觀察中國今明兩年經濟修復,就業狀況和物價階段性走勢,貨幣政策應該做什麼和如何做非常明顯。畢竟從2023年初至今,利率下行和社會融資擴張,和經濟基本面以及公衆預期存在落差。人們已將相應政策倒逼戲稱爲“擠牙膏”。

誤解也是有階層性的。大家常提的CPI、PPI就具階層性,居民更關注前者,企業家更關注後者。有人說,通脹是窮人的淚水,這很偏頗。窮人的儲蓄比富人少,因此,通脹稀釋的主要是富人的財富,而不是窮人的薪酬。而通縮則是對儲蓄者的獎勵,對投資和消費的懲罰。2023經濟有所修復以來,窮人和富人面對的物價也有所不同。共享單車、連鎖廉價酒店、服裝衣着、中低餐飲的價格都漲了,這意味着對中低收入羣體而言,面臨的是通脹。主要名錶豪車等奢侈品都跌價了,這也許意味着富人面對通縮。感謝“80後”的樂觀進取和消費剛性,他們是消費修復的壓艙石。一個容易忽略的羣體是老年人,許多人可能會誤以爲,老年人吃喝拉撒就那麼點老習慣,不會受物價太大影響。其實老年人最大的剛需是醫療服務和護理服務,這些服務價格無論在哪個大國都持續昂貴。仔細研究物價的階層性,對薪酬調證、養老金替代率計算等都有實際意義。但中國的階層物價統計似乎還沒有起步。

物價的階段性和階層性不可不察。考慮到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約4%,綜合物價指數略微爲負,年輕人就業形勢和起薪水平嚴峻。傳統制造業的盈利能力、房地產的如何着陸以及一攬子化債的實際成效這三大因素都令人關注。那麼宏觀政策就必須有所爲。爭議頗多的現代貨幣理論,以及21世紀貨幣政策規則可能給我們提供新思路。次貸危機之後,中國及時強力應對,西方則拖沓猶豫,結果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增長好,就業和收入好,物價也有上行壓力。美西方則危機蔓延,經濟委靡,就業難債務沉重通縮瀰漫,甚至一度陷入了零利率/負利率時期。如今,中美經濟在走不同的週期,似乎和2008年之後的場景有反差。在遭遇經濟放緩的一致預期時,需要堅決而強力的宏觀政策,緊盯增速、物價和就業等目標區間,直到悲觀預期被打破爲止。在這方面,中國鮮活的成功經驗值被重新喚醒。

(作者系民生加銀首席經濟學家,僅代表個人觀點)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爲《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爲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