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一些洋大款的品味比本地土豪可強太多了(安思遠的中式風格豪宅)!

JALO HOME ∣ ISSUE 335

香港是個美食天堂,米其林餐廳很多,但不懂吃的我很少光顧。

前些年很多同事剛去香港玩的時候,我都會推薦這三個餐廳給他們:鏞記、天香樓、鹿鳴春(可惜鹿鳴春在疫情中關店了)。

這三家不僅好吃,更重要的是能給我傳統中國的感覺,鏞記的粵菜、天香樓的江浙菜、鹿鳴春的京菜,能讓人感覺到這味道是幾十年沒變過的,而這種中國傳統的完整延續性,你大概只能在香港找到。

這三家是正餐,並不是每次去香港我都光顧。但中環陸羽茶室的早茶,卻是每回去香港必到的。

兩個原因,第一是早茶,時間上好安排,吃完了再去開始一天;另一個是我特別喜歡陸羽的就餐環境,那裡邊有個平時電影裡才能看到的,幾十上百年前的中國。

我們在文章裡邊批評過多次現在所謂的中式設計、裝修,多數是脫離於現代房屋結構的。

在一個寬敞的大空間裡,擺幾個明清甚至宋代式樣的桌椅牀櫃,點綴幾個中國要素,就說自己是中式了,用戶買到家卻發現怎麼也擺不出賣場的感覺()。

陸羽則不然,黑褐色的實木圓桌、椅子,牆上鋪着深柚木色護牆板,掛滿了中國字畫,加上身着白衣黑褲的服務人員行走其間, 濃濃的中國味道撲面而來。

香港 陸羽茶室

我每次去都會想,陸羽這種中國感覺是怎麼營造出來的?因爲作爲相關從業者,弄懂如何在中國現代房屋裡,營造出濃濃的中國味道,不是死板復古,也不是洋涇浜的四不像,是一個很難的課題。

當然,我們也能籠統的說幾句觀點:▼

比如,不建議使用完全復刻的中國古代傢俱,比如那些紅木傢俱。這不全是顏色問題,而是古代傢俱已經是三五百年之前的設計了,對應的是當時的中國房屋結構和室內外環境。幾百年後,房屋內外全都變了,結果傢俱還是一模一樣地用?從道理上說,這也說不通。

要能夠領會中國文化的內核。比如強調留白,強調意境,中庸,不點破。所以中式風格的家裡,首先應該是比較溫和的,從色調到佈置,不應該有太激烈的感覺。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移植建造的明軒

如果用傢俱,應該是使用那些現代設計師改造過的,從尺寸到舒適度上都有提升的。前不久我們推出了丹麥設計大師莫根森(Borge Mogensen)設計的中式風格的多寶櫃,就是一個好例子。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漢斯瓦格納(Hans Wegner)設計的Y椅、中國椅。

還有,中國風格的裝飾品很多,比如中國地毯、中國字畫的複製品、中式屏風之類的。這些在家裡多用,中國的感覺很自然就出來了。

當然了,其實中國古代房屋設計裡,庭院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塊,室內外呼應的設計,處處皆是(你可以去看看蘇州那幾處著名的園林)。如果你家裡有大的庭院或者陽臺,想營造中式,呼應設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無論是江南庭院,‍‍

還是北方院落,中國的房屋設計都講究內外呼應

道理好講,找到非常恰當的實例,不多。過往我們談中式風格,拿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舉例較多。但那畢竟不是家,很多設計出發點並不是爲了居住。

翻來找去,我們還是拿安思遠的家講中式裝修裝飾,相對恰當。

當然了,這也不是最合適的。因爲安思遠是大收藏家,家裡的擺件都是價值連城的古董,房子也是紐約第五大道的豪宅。但總歸來說,這個中國式感覺的美國豪宅,還是能讓中國人真切地看下,什麼是頂級中國式現代豪宅的佈置。

安思遠( 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 1929-2014),是美國及整個西方藝術界公認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及收藏家。他是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泰山北斗,被譽爲“中國古董第一教父”。是最早研究中國古典傢俱的西方人,被紐約時報冠之以“明代之王”的稱號。據說也是馬未都最爲佩服的收藏家之一。

安思遠

20世紀70年代,安思遠買下了位於紐約第五大道一套擁有22個房間的公寓。這套公寓距離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步行只需十分鐘,面對着著名的中央公園,於1980年代裝修完成。

在這套豪宅裡,安思遠把風格、來源各異的傢俱、藝術品並置一室,但因爲主要藏品來自中國,作爲中國人的我們能從這其中感受到強烈的中式華麗與雅緻。

抱柱龍毯、明代黃花梨圈椅、深柚木色護牆板、牆上水墨畫,一個高貴典雅又溫暖的中國感覺的家

會客的地方。遠處牆上掛着日本江戶早期六折屏風,地上鋪着來自中國寧夏的古董地毯,白色絲絨沙發,柔和的色調,華貴安靜的感覺

1. 莊重溫暖的深柚木色系

安思遠家的色彩是莊重和安靜的,主色調是深柚木色。

個人覺得,傳統中式傢俱大體的色彩有三種:第一,是明式傢俱黃花梨的那種顏色,我們姑且稱之爲深柚木色(其實就是我喜歡的蜂蜜色稍稍再深些);第二種是偏黑的顏色,比如上海博物館王世襄陳夢家明式傢俱旁邊的清代傢俱,紫到黑的紫檀,暴露了乾隆皇帝不怎麼樣的趣味。第三種就是現在的所謂紅木傢俱的紅色,比黑色好不了多少。

安思遠家,暖黃的燈光、深柚木色的傢俱、護牆板、地上的柚木色地板和偏黃色系的中國地毯,駝色、米色的絲絨沙發,整個的色調,都在溫暖的黃色上下,沒有特別突兀的變色,卻展現了不同的層次。

主要的色調都是偏黃的暖色,間以水墨或者唐代石獅,不突兀,讓人安靜

這個房間的傢俱是歐式的,但地毯據稱是清宮遺物,盤金絲九龍紋毯,牆上中國水墨畫

從色彩上看,就是順眼,不怪

安思遠也是個色彩高手,這你可以看他的幾張年輕到年老的衣着照片。

這是1979年安思遠第一次來中國在呼和浩特的照片,想象一下那時普通中國人在穿什麼吧

老年安思遠在徽州

2. 護牆板

大凡古雅之家,不論歐式中式,護牆板少不了。這種護牆板多少要帶些造型,歐式一般白色爲主,間或灰色系、淺綠、淺咖色系,自歐洲古代貴族裝修就如此。安思遠家的護牆板是歐式的、純實木、深柚木色,爲家裡奠定了基本的色彩基調。

而且,實木或者實木感覺的牆,總會比單純刷牆漆的牆面溫暖。

護牆板的意思就是把牆面用木料貼上,國內能做,做出感覺不容易,主要是貴,很多人不願意負擔了

之前我們寫過,奢牌級的五星級酒店、真正高檔的住宅,一般是不會有裸露牆面的。安思遠家裡也如此(戳看),鏡頭裡見不到一片裸露的水泥+牆漆牆面

護牆板和門套是有些色差的,這也成爲了層次

護牆板有造型,但不復雜

3. 牆上書畫和屏風

掛書畫,很多人都會,但掛出來效果未盡相同。書畫的品質、畫框、掛在哪,都是門道。想有中國味道,強烈建議掛中國水墨畫,而且要高品質的印刷品。

我在香港陸羽茶室看到的書畫質量就相當高,印象很深的是一幅溥心畲作品,想來是複製品,但也很有感覺。

安思遠家除了西方油畫,中國書畫以水墨爲主。前廳迎面是中國現代名家潘天壽的《滿堂清芳》,而室內最顯眼的,是他最喜歡的石魯作品,一幅《春梅獨立》、一幅《春江水暖鴨先知》。

潘天壽的《滿堂清芳》

安思遠特別推崇的石魯作品《春梅獨立》

《春江水暖鴨先知》

這幾年屏風日益在國內流行。其實從國外的情況看,尤其是喜歡中國文化,把家裡裝扮成中式感覺的西方家裡,中國或者日式屏風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西方人使用的是中式花鳥圖案的彩色屏風,但安思遠家裡的屏風是日式的,在金箔紙上手繪。

日本江戶早期六折屏風

4. 明代黃花梨傢俱

安思遠寫明代傢俱的書,還要早於王世襄。他家裡收藏的明黃花梨四件套圈椅,在“錦瑟年華--安思遠私人珍藏”系列拍賣的第一場中以968.5萬美元成交,創下黃花梨傢俱同類品種的全球拍賣紀錄。

雖然我一直認爲明代傢俱不是爲了坐着舒服設計的,但論身姿和色彩,確實是世界傢俱史上的奇蹟。因爲沒有真正的黃花梨了,現在市面上也買不到這個顏色的傢俱,只有醜得要命的所謂紅木雕花傢俱。

5. 中式宮燈

能在安思遠家看到的燈,我沒在國內市場上見過類似的。不論是掛在走廊過道的18世紀紫檀宮燈,還是茶几上青瓷花瓶上的中式檯燈。這兩種燈,造型大氣端莊,光線柔和,照射出濃濃的中國文化感。

據說這對紫檀宮燈是清朝中期宮廷造辦處出品

很多現代風格的燈,設計奇異,但缺乏這種雍容安靜的感覺

6. 中國地毯

瞭解到安思遠的家,是因爲我們在研究中國地毯的時候,發現他家裡有大量的中國地毯。據說安思遠家的中國地毯,來自清宮舊藏,跟花紋跟我們找到的中國地毯也類似。

前幾年,我們跟一個意大利地毯商人合作過,售賣中國地毯。那是他在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西北蒐集到的,積攢了幾十年,成了古董。售價一直在漲,如果現在賣,估計售價要達到5000元每平米人民幣了。安思遠家裡主要是寧夏毯,那個意大利地毯商人的手裡,還有一些從內蒙古喇嘛廟蒐羅來的中國地毯。另外,那些彩色的中國美術式地毯,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現在也有,但都是古董級別銷售了,價格高的咋舌。

寧夏地毯,黃藍配色,中間是團花圖案,我們在售的中國地毯也有類似款式

寧夏地毯,抱柱毯,多用在蒙藏的喇嘛廟裡

寧夏地毯,黃色地,錦地紋

7. 人字拼地板、絲絨沙發

這個也不多說了,算是富貴人家的標配了。

人字拼地板

絲絨沙發

表面上看,安思遠的家給人的這種華貴安靜的感覺,是因爲他收藏的古董。其實不是。從收藏古董,到佈置家,需要的都是品味。可惜,安思遠沒有像一般大收藏家那樣把自己的一生珍藏全部捐到某個博物館,而是選擇拍賣後,散落四方。我們只能從照片裡,看看他曾經的家,是如何佈置、搭配,感嘆一個如此中國感覺的居家風格,爲什麼會出現在一個外國人家裡。

版權聲明

本文爲伽羅生活版權所有,歡迎轉發,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獲得允許後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