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不佳!高屏搶水大戰一觸即發 2026「南霸天之爭」浮上水面?

高屏搶水大戰一觸即發,高雄農業灌溉實施限水措施,許多農民不是提前灌溉水稻就是改種較抗旱作物。記者蔡世偉/攝影

春雨不如預期,高雄與臺南共用的南化水庫蓄水率近日跌破5成,高屏溪川流量低於近5年同期平均值,高雄灌溉區已啓動分區輪灌,屏東高樹農民發現30公尺深水井抽不到地下水,環團也憂心,未來臺積電設廠將惡化用水問題。南區水資源分署、農水署表示,目前用水正常。不過,水資源分配是南臺灣旱季最大難題,一觸即發的高屏搶水恐讓「南霸天之爭」浮上水面。

高屏搶水早有先例,屏東縣前縣長潘孟安、縣長周春米都曾與高雄市陳其邁搶過水源;2026年高雄市長改選,陳其邁接班人至今不明朗,潘孟安是地方熱門人選,高屏搶水大戰觸發兄弟競合情結。

2021年5月爆發百年大旱,高屏溪流量過低,屏東農民建土堤攔截水源,陳其邁曾半夜坐鎮濁口溪,還派怪手拆堤,一度引發時任屏東縣長潘孟安反彈說,「提供民生用水以外,也要兼顧到區域均衡發展跟農民使用,不能強行破壞,把水引到高雄。」

今年1月,高雄與屏東再次搶水,高市府規畫在大津取水口更改水流河道,引發屏東高樹鄉農民羣起抗議,驚動中央的經濟部水利署特地召開「高雄屏東春耕用水協商會議」,雙方農民現場爭吵得臉紅脖子粗。

大高雄每天用水量約150萬噸,包括120萬噸民生用水、30萬噸工業用水,主要引自高屏溪,另上游甲仙堰引水至南化水庫,若有需求再援助高雄。南區水資源分署統計,南化水庫蓄水率45.22%,大高雄單日約85萬噸用水取自高屏溪,其餘靠伏流水及深水井等多元取水方案因應。

因應水情不佳,今年一期稻作自2月26日起實施第一階段供6停3制輪流灌溉措施。旗山、美濃地區稻農因應冬天缺水成常態,提早約半個月採收白玉蘿蔔或紅豆等冬季裡作,趕在限水前栽種水稻,避開輪灌限水日期。

「若再1個月不下雨,恐會跟去年一樣,相當傷腦筋。」農水署屏東管理處長黃信茗表示,屏東未啓動分區輪灌,不過萬丹、東港有種水稻,4月下旬會有一波用水量高峰,若可以度過的話,水情就算過關。

劉姓農民說,種水稻需要灌溉,用水量大,他栽種小黃瓜,用水量較少,但若缺水也會影響品質,只要務農都怕缺水。高屏溪對岸的屏東高樹去年11月至今還沒下雨,王姓農民憂心說,近期水圳的水位變低,30公尺深的水井抽不到水,要再往下深挖纔有水。

此外,臺積電高雄2奈米廠預定年底進駐,明年起量產,初期每日用水4.3萬CMD (立方公尺/每天)。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臺積電允諾使用再生水,雖不影響高雄民生用水,但臺積電附近還有橋頭科學園區,再生水廠的整體布建及規畫期程令人擔心。

高雄市府水利局說,未來楠梓及橋頭兩座再生水廠日供11萬噸工業用水,相關期程均配合臺積電各廠運作時程,用水可以無縫接軌;橋科用水量不大,園區內也設污水廠,不會產生排擠。

高屏溪上游楠梓仙溪即便上游山區上週下了幾場雨,但靠近甲仙萬隆大橋下大片河牀仍乾涸裸露。記者蔡世偉/攝影

在臺三線路旁可見大型水管,是將高屏溪引流至南化水庫的重要管線。記者蔡世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