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雜談:恆大的暴漲
水皮雜談 一家之言 兼聽則明 偏聽則暗
恆大暴雷二年有餘,爲什麼現在纔對許家印採取強制措施?
兩年的時間,監管給恆大提供了最大的空間,甚至所有的官司都由廣東省高院集中管轄。
爲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讓恆大能夠把“保交樓”進行到底,最大限度的減少購房者的損失,最大限度的維持社會的穩定。
現在看來,願望和現實的差距是巨大的。目前恆大已經不可能獨立自主把“保交樓”進行到底。那麼,接管就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追究許家印及一衆高管違法犯罪的事實,立案查處就是爲政府全部介入重組創造條件,否則,沒法弄。
兩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恆大連海外債務的重組都沒搞定。保交樓只完成進度的50%,恆大財富的清償一拖再拖以致停滯。
此時此刻,再不採取行動,許家印就真的成了“法外之地“的特權人物。公衆的利益無從保障,公平正義無從聲張,市場秩序無從維護。管理層的公信力就會喪失殆盡,權威性就會蕩然無存。
政府對恆大可謂仁至義盡。許家印自己釀製的苦酒也只有自己方能喝下。“我可以一無所有,恆大財富的投資者不能一無所有”。
儘管許家印的表態表演成色濃重,但是法律就是法律,資不抵債的許家印不是一無所有的問題,而是必須償還不當所得的問題。
而財務造假,“龐氏分紅“正是許家印的命門所在。600億的分紅自然就成爲贓款。追回,就是理所當然的。
離婚沒有用,家族信託也沒有用,資產轉移更沒有用。犯罪所得在哪個國家都不可能得到保護,都在追償之中。
曾經一度,水皮也天真的以爲如果市場轉暖,恆大可以保交樓,政府出手,許家印可以上岸。而恆大作爲中國最大的地產商,許家印作爲曾經的中國首富,如果有善終,那麼對於中國的民營企業家而言,釋放的或許是一顆定心丸。對於社會公衆恢復對民營經濟的信心或許是種刺激。
但是這種想法在恆大公佈了2021年和2022年的年報之後,就被殘酷的數據擊得粉碎。
2.5萬億的負債,8000億的虧損,6600億的調減。任憑天王老子都無法補救,更不用說獨善其身。
因爲確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作假。
資不抵債,如果只是加槓桿導致流動性危機。那就是經營不善;如果是財務造假,虛增業績並大額分紅就涉嫌詐騙,謀財害命!
性質的不同,決定命運的不同。
許家印估計和陳峰的命運相同。
恆大的重組估計和海航的類似。
這或許能夠解釋今天恆大中國和恆大物業恢復交易後的市場表現。由政府介入主導的重組不僅可以提高效率,更有可能保住投資者的利益,保全恆大上市公司的地位,保障所有產業鏈上的供應商。
當然,最值得興奮的是恆大樓盤的購買者。
從盛京銀行的貸款,到恆大人壽的萬能險,再到中江信託的項目以及恆大財富的P2P。
許家印捅的窟窿一個比一個大。換作別人,早就萬劫不復。
刑不上家印的破滅,對許家印是一種解脫,對社會則是一種交代。這不但不會影響到民營經濟的復甦,反而會讓大家對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充滿信心。但願中國恆大今天30%的暴漲,只是脫胎換骨的開始,而不是迴光返照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