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暴跌圍困鋰電材料廠:有上市公司利潤腰斬!價格跌跌不休,明年將迎拐點?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何明俊

鋰電材料困於售價。

8月6日晚,A股鋰電材料公司天華新能(300390.SZ)披露2024半年報。公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13億元,同比下降44.09%;實現歸母淨利潤8.35億元,同比下降39.26%;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5.23億元,同比下降55.92%。

而在數日前,鋰電材料龍頭容百科技(688005.SH)亦披露2024半年報。

財報數據顯示,容百科技2024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8.88億元,同比下降46.58%;實現歸母淨利潤1027.79萬元,同比下降97.29%;扣非歸母淨利潤虧損380.90萬元,同比下降101.17%。

從兩家鋰電材料企業的半年報來看,鋰電材料環節利潤稀薄是不爭的事實,甚至出現“規模與虧損成正比”的局面。對於業績大幅下滑,天華新能在半年報中表示,主要原因系報告期主要產品氫氧化鋰售價大幅下降所致。容百科技則表示,“主要由於公司產品售價隨原材料價格下降而調整。”

無一例外,兩家公司都將業績下滑的矛頭指向了“售價”。

看似不起眼的價格,在週期型公司中的作用被無限放大,而產能是關鍵因素。據媒體統計,截至2024年一季度,屬於鋰電池6大核心賽道的正極材料與負極材料,已知企業的產能規劃均遠超2025年第三方研究機構對市場需求的預測上限。

這些數據似乎解釋了價格下跌的核心原因。隨着產業競爭與博弈的加劇,產品售價的下跌成爲無法阻止的事實。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2023年整個動力與儲能電池核心產業鏈價格暴跌。其中,動力電池價格下跌超44%,部分正極材料價格下跌超70%,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更是下跌超80%,幾乎跌回起點。

有市場人士分析,材料產品價格遲遲無法回升的話,將會有不少企業走向破產倒閉,而偏偏只有出現倒閉潮後,行業纔可能看見拐點的曙光。

現在看來,隨着產品價格的曲線下行,倒閉潮或可能應驗。

不過,不意味着巨頭們也會隨之消失。目前,已經上市的鋰電材料企業在短期內仍然保持一定的造血能力,但面對尚未看到拐點的市場價格,企業還能支撐多久?

漫長的下跌週期

中國鋰電行業處於高速發展期。常規邏輯上,需求的增長會使得鋰電材料售價可能出現暴漲情況,而事實上,鋰電材料售價已然踏上暴跌之路,價格一降再降,又是如何走到這一步?

鋰電材料影響着鋰電池的製造,而各類鋰產品的售價則會影響到中游製造環節的成本。

從中游環節角度來看,上游材料的售價越低,成本對中游廠商越有利;從上游環節角度來看,售價越低,利潤越低,但售價過高又會導致客戶流失。與中游廠商不同的是,售價無論是過高或過低,都會對上游企業形成不利影響。

今年7月,鋰電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在公司2024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二季度公司單位Wh的盈利能力保持穩定,隨着碳酸鋰等資源及原材料價格下降,聯動影響公司產品單位銷售價格下降,因此毛利率隨之提升,這只是個算法問題。

中游環節上,僅有寧德時代披露了半年報。從龍頭的財報細節來看,鋰電材料售價下降對中游廠商的製造成本下降貢獻明顯。只是,售價下降對鋰電材料企業並不友好。

一位一線銷售人員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鋰電材料價格混亂的狀況仍會持續。正極材料售價相對透明,價格同比去年下降50%左右;負極材料由於市場沒有統一的標準,加上各家使用情況不同,售價反而穩定一些。

上海鋼聯數據顯示,2024年7月中國主流負極企業負極材料產量爲11.44萬噸左右,環比增加1.54%,同比上升8.60%。

而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最新研究顯示,7月動力電池需求端整體平穩,但由於正極材料價格持續走跌,以及鈷、鎳、銅等電池金屬價格下跌,特別是銅價大幅走跌,導致電池材料成本繼續下降,使得電芯價格呈微跌趨勢。

上海鋼聯數據亦顯示,今年8月2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均價報7.95萬元/噸,刷新歷史新低。8月9日,上海鋼聯發佈數據顯示,今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較上日下跌500元,均價報7.95萬元/噸。從曾經的巔峰60萬元/噸到如今的8萬元/噸,鋰價做了一趟週期過山車,距離起點4萬元/噸並不遙遠。

身處鋰電材料環節內的企業,業績表現飽受下跌週期的“折磨”。

時代週報記者查閱了國內12家主要鋰礦廠商的業績預告。贛鋒鋰業(002460.SZ)、天齊鋰業(002466.SZ)、江特電機(002176.SZ)、盛新鋰能(002240.SZ)四家主流鋰礦廠商,紛紛預告淨利潤陷入虧損。其中,規模較大的天齊鋰業,虧損規模也較大,呈現了“規模與虧損成正比”的局面。

業績預告顯示,天齊鋰業預計2024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虧損48.8億元至55.3億元,去年同期淨利潤爲64.52億元;贛鋒鋰業預計2024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虧損7.6億元至12.5億元,去年同期歸母淨利潤爲58.5億元。

市場對鋰電材料板塊給出了悲觀預期。

同花順iFind顯示,8月9日收盤,天齊鋰業報收27.39元/股,年初至今跌幅爲49.67%;贛鋒鋰業報收26.90元/股,年初至今跌幅爲35.95%;江特電機報收7.08元/股,年初至今跌幅爲47.56%;盛新鋰能報收12.13元/股,年初至今跌幅爲46.11%。

與核心材料稍微錯位的其他鋰電材料廠商,也無法避免下跌週期的影響。

8月9日,天華新能報收16.59元/股,年初至今跌幅爲31.87%;容百科技報收22.20元/股,年初至今跌幅爲43.80%。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四季度產品價格可能會有所反彈,但大的反彈拐點可能要看明年。

窄幅震盪,拐點何在?

回顧2024上半年鋰電材料價格走勢,“窄幅震盪”是關鍵詞。

“2024年上半年鋰電正極整體價格運行特點爲窄幅震盪。一方面,原材料進入2024年內價格波動幅度收窄。行業在經歷了一年的去庫週期後,呈現緩慢修復狀態。”8月9日,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白瓊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說,“除了供需上的修整,成方面原料鋰鈷鎳均有階段性磨底,價格波動幅度遠小於去年同期。下半年,由於原料端供應過剩,市場仍存悲觀預期,但下行幅度相比去年收窄,因此下半年正極市場雖存在重心下移預期,但仍會保持窄幅震盪的特點。”

在激烈內卷的鋰電池市場中,原材料價格的下海,促使中游製造商盈利能力回升,但身處上游的鋰電材料企業則不得不接受利潤轉移的事實。而遺憾的是,即便是業內企業,目前也難以判斷鋰電材料週期何時反轉。

8月9日,時代週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天華新能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行業內通常會簽署長期協議,然後協議會約定一個定價公式,本身這個價格也會隨着市場價波動。公司目前無法給出對於產品價格回升的預期。

但可以確定的是,需求的增長仍在推動鋰電材料銷量的增長。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4年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92.9萬輛和494.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1%和32%,市場佔有率達到35.2%;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433.9萬輛,同比增長35.1%,新能源汽車出口60.5萬輛,同比增長13.2%。

從鋰電材料龍頭容百科技的2024半年報中,銷量增長的趨勢更爲明顯。

財報顯示,容百科技上半年司三元正極材料銷量5.3萬噸,同比增長近17%,在全球三元正極領域市佔率達11%,繼續蟬聯榜首地位;上半年錳鐵鋰出貨達到2023全年出貨總量,同比增長166%,市場佔有率繼續保持第一。

容百科技在一份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指出,隨着客戶需求的進一步增加,海外工廠達產率逐步提升,公司下半年經營狀況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價格下行軌道內,如何平滑產品價格曲線是一門技術活。

“材料廠商如果想改變獲利能力的話,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最主要是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這種情況下,你的產品價格至少會比別人下跌得慢一些。但如果技術含量比較明顯的話,那是肯定能獲利的,只是這樣的企業現在很少,整個行業的同質化競爭比較常見。”真鋰研究創始人墨柯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墨柯也分析了影響鋰電材料售價的三大因素。“現在鋰電產品基本上都與金屬資源價格掛鉤,包括鋰電池的定價,很大程度上參考鋰的價格。其次,是產能,供應量過大會影響價格,廠家之間容易陷入降價競爭的惡性循環。最後是技術,通過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來提高價格。”他說。

如今,鋰電原材料價格的波動正在重新分配產業鏈利潤。

白瓊表示,原材料下行更多表現的是產業結構的調整,整體產業近兩年都是處在從產業鏈利潤全面下降,到各環節利潤重新分配的過程。“產品售價的下行並不意味着所有企業利潤都將收縮,優勢的企業仍在擴大市場份額,同時前驅體及正極企業採用原料+加工費的定價模式,來鎖定利潤。因此,對於鋰電正極企業或者對於單個企業來講,價格回升並非是提升利潤的唯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