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研究方興未艾,中外對話再推波瀾

2024年10月12日至13日,由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國現代文學館聯合主辦的“跨學科視野下的手稿研究——國際手稿學研討會(2024)”在長春落下帷幕。來自法國、德國、波蘭、芬蘭、日本等國家與地區的10餘名學者,與中國大陸40餘所高校、科研文博機構的近百位學者,圍繞手稿學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探討。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徐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符傑祥教授、中國現代文學館李宏偉副館長擔任會議聯合主席。

與會者合影

手稿研究近年來呈現旺盛勢頭。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作家手稿研究中心、東北師範大學新文學手稿文獻研究中心先後成立,兩中心聯袂從2020年開始連年主辦國際手稿學會議,到今年已是第五次。本次會議也是以富藏現代作家手稿著稱的中國現代文學館首次加盟主辦,這說明在系列國際會議影響力逐漸擴大的形勢下,校館聯合開展手稿學術研究的趨勢正在形成。本次會議爲近年來熱度持續不減的手稿研究,再添一把旺火。

在12日舉行的開幕式上,由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解玲研究員主持,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鄔志輝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吳俊教授、中國現代文學館李宏偉副館長、臺灣“中央大學”易鵬教授先後致辭。鄔志輝副校長向來賓介紹了東北師範大學及文學院的歷史,強調了該校中文學科在文獻研究方面的傳統與優勢,指出手稿文獻研究的重要意義,並期望本次會議能夠顯著推動中國手稿學的發展。吳俊院長在致辭中指出,當代學術注重跨界、跨學科研究,而手稿學正是具有這種跨學科研究特徵的新興學科。由上海交大和東北師大兩個手稿中心牽頭、得到國內各手稿收藏研究機構的支持及國際手稿學界呼應的國際手稿學系列研討會,已經成爲引領中國手稿學研究、促進中西學術交流互鑑的核心動力,這對於中國當代社科跨學科研究的開拓與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李宏偉副館長在致辭中指出:在南北兩所高校手稿中心引領和學術界同仁努力下,中國手稿學研究蓬勃發展,成爲學界重要的學術活躍區和富有生機的學術增長區,本次會議的意義在於跨學科的合作與交流,深入挖掘手稿背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揭示其在人類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的獨特作用。他介紹了中國現代文學館的歷史與優勢特色,表示將大力推動館藏數字化文獻資料尤其是作家手稿的影印出版,爲中國手稿學以及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研究提供更爲豐富、更爲專業的研究資源與學術支持,希望通過對手稿及手稿學的研究與探討,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尊重,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基礎。易鵬教授作爲負責國際聯絡的協調顧問在致辭中回顧了他參與國際手稿學系列會議的歷史,介紹了國際手稿學研究與國內研究的不同模式,指出現代手稿代表了不同類型的“進行中的工作”,而通過參加本次會議,大家實際上也是在做某種“進行中的工作”,通過對話,大家可以相互學習,重新思考手稿的基本問題以及彼此都關心的相關議題。

本次大會的學術研討環節安排了大會報告、分場報告、青年論壇各三場。

大會報告版塊,有9位中方學者和8位外方學者發表了主旨報告。境外學者的報告,多以文本生成、文本批評、手稿編輯等爲探討主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丹尼爾·費瑞教授以艾略特《荒原》手稿爲例,強調讀者痕跡在創作手稿中的存在,從而提出了“閱讀痕跡”這一概念。德國基爾大學卡特琳·亨澤爾教授以1800年前後的德語信件爲例,倡導對於“信件寫作的物質性”的研究。法國昂熱西部天主教大學研究助理茱莉亞·霍爾特關注到“女性文學翻譯家手稿”這一特殊對象,強調女性翻譯家在文學文化知識話語權的創造與傳播中發揮着重要角色。波蘭雅蓋隆大學助理教授馬特烏斯·安東鈕克分析了兩部描繪身體創傷的作品——卡夫卡《在流放地》和波蘭詩人瓦特的詩歌及其手稿形式,呈現了創傷文本對於“隱喻性身體”與“真實身體”的雙重指向性。日本白百合女子大學井上隆史教授以三島由紀夫和大江健三郎的作品爲例,強調人工智能客觀性與人類主觀性分析的合作在手稿研究中的作用。波蘭盧布林天主教大學的沃伊切赫·克魯舍夫斯基教授探討了在文本編輯中如何規範化呈現作品版本的流變過程,指出了數字編輯在這方面相對於傳統編輯的獨特優勢。日本成城大學明星聖子教授是卡夫卡研究專家,她列舉卡夫卡作品在日本和中國的出版境況,提出文本最佳編輯方式的難題。芬蘭文學協會研究員薩卡利·卡塔加馬基對芬蘭詩人基維的詩歌《阿塔蘭特塔》兩個手稿版本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其較早手稿中呈現的碎片化寫作痕跡能對既定版本的闡釋提供啓發,“最早文本層特徵”因其對於當前作品編輯工作的指導意義而具有必要性。臺灣“中央大學”易鵬教授則對畫家特納晚期多幅速寫手稿予以闡釋,指出特納晚期速寫不僅關注風景,也關注薛定諤所探討的生命與自然,並揭示其風景畫背後蘊藏的因工業化、社會動盪、舊體制崩潰、法國大革命、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等而帶來的焦慮與緊張感。另外在分組報告中演講的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博士研究生王縝虹的報告關注“翻譯生成學”,她梳理了法國從文本生成學轉向翻譯生成學的過程,並以瑞士籍詩人和翻譯家菲利普·雅各泰對意大利詩人朱塞佩·翁加雷蒂的翻譯生成爲例,結合周邊材料,揭示二人在詩歌翻譯過程中的“四手聯彈”。這些報告的獨特角度和理念,給與會者以耳目一新的啓發感。

中國大陸的手稿學研究,向來以應用手稿學爲擅長,近年來的系列手稿國際研討會則大力提倡理論手稿學。本次研討會上,理論手稿學繼續顯示出開拓的努力。上海交通大學王錫榮教授在題爲《中國手稿學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的主旨報告中,全面回顧了中國手稿研究從古至今的發展概況,總結了近年來在手稿整理、出版、研究、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成就,指出未來發展的積極前景。這一報告對於與會的外國學者瞭解中國手稿研究態勢有極大的意義。東北師範大學新文學手稿文獻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增寶的報告從“藝舟雙楫”這一古近代批評意象出發,鉤探雙楫並運、書文互釋這一重要批評傳統,梳理了現代以來書法從作爲“中國文學”的附屬到學科獨立進而走向美術化的分化過程,認爲晚近以來書法界對文人書法之倡導、人文學術界手稿研究之崛起,爲激活“藝舟雙楫”傳統提供了新的可能與契機。他的報告一定程度上是東師手稿中心近年來“文章與書藝兼顧,還原、闡釋、鑑賞並重”的學術追求的反映。上海交通大學符傑祥教授論述魯迅筆名與文體政治的關係,雖屬個例研究,但不乏史論意義。中國現代文學館保管閱覽部副主任邱俊平從館藏實踐出發,提出了手稿整理與研究中的方法論與倫理學問題,獨立學者、東師手稿中心兼職研究員溫加等不少學者不約而同提出手稿傳播、文圖關係等問題,凡此都對以往的理論命題有所拓展或深化。

在個案研究和利用手稿進行歷史還原方面,書信日記手稿的發掘探討仍然佔有突出地位,易彬教授、徐強教授、楊華麗教授、石娟教授、陳越副研究員、孫連五副教授、邵部副教授、寇鳳凱研究員、陳宏宙副研究館員、戰玉冰副研究員、馬傑博士、顧振輝講師、趙志軍講師等的報告均在此方面有獨到探掘與發現,其中不少涉及魯迅、郭沫若、巴金、茅盾、老舍、沈從文、丁玲、朱自清、聞一多、熊佛西、龍榆生、舒新城等現代作家稀見史料,也有一些涉及浩然、彭燕郊、孫中田、陳忠實等當代作家學人的手稿,顯示手稿作爲獨特史料類型在當代人文研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海外中國學者作家手稿也引起了較大關注,蘇州大學季進教授的大會報告《夏志清手稿的整理與研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鄧如冰教授的大會報告《中國作家海外手稿的發現、整理和研究——以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爲例》均在個人考察整理基礎上,用第一手材料翔實描述還原對象,從世界文化高度揭示華文文化走向世界的境遇。南京大學沈衛威教授及其團隊(孔劉輝教授、朱洪濤副教授、曾祥金副教授、黃立斌副教授、張智勇講師、林潔偉講師、米蘭講師、童一菲助理研究員、李曉曉講師、楊煬博士、史峻嘉博士、佟楊博士等)的多篇報告均從檔案文獻角度有所發掘併爲還原歷史真相提供依據。獨立學者、東師手稿中心兼職研究員徐自豪近年在近現代重要人物圖片研究方面探索獨到,此次報告細緻考索與魯迅有關的廈大人物圖像,實現了新的突破,其過程與結論均饒有趣味。本次會議特意邀請一些古代、近代文史研究者加入,旨在搭建不同斷代領域的對話平臺。東北師範大學唐田恬講師有關楊銜《夢花軒存稿》、北京大學張劍教授有關《寶熙日記》、浙江社科院鄭績研究員有關《李慈銘日記》等的手稿研究,都從近代文獻領域與主流的現當代手稿研究形成了很好的呼應。

青年論壇是本次會議爲博碩士研究生特設的專場,共有近50名研究生髮表報告、參與研討,其中涌現出一批質量較高的論文,理論研究方面例如東北師範大學博士生劉竺巖的《網絡時代的手稿傳播:雙重矛盾與未完成性》,應用手稿學方面如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張曉昱《〈子夜〉的命名演變——作者與時代的選擇》、段佳妤《手稿修改與作家心跡:〈駱駝祥子〉的發生學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唐媛媛《發動機·聯通體·加工廠——從〈長江文藝〉40餘封編通信札看當代文學編輯的文藝實踐》、復旦大學碩士生張寶元《路翎晚年小說手稿探賾》、吉林大學碩士生王川《又是新波綠,潮迴夢可通——從程千帆的佚詩說起》等,在選題、方法、文章等方面大都可圈可點,這顯示了手稿研究正在勃發的後進力量。其中上海交通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南京大學等以團隊規模參與,還有不少來自各校的研究生都是連續幾年參加研討會,說明手稿研究的穩定隊伍正在形成。來自歷史學、文獻學、戲劇學、美術學等多學科背景的研究生也預示着作爲多學科交叉地帶的手稿學具有廣闊的前景。

東師手稿中心在研討會上發佈了《中國手稿及手稿學年度發展報告(2024)》,這是該中心自2022年首次發佈年度報告以來,第三次以全景方式綜述中國手稿界前沿動態的年度報告,對於業界和學界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研討會設置了手稿展陳專區,供與會人員茶餘會後觀覽摩挲。展品包括特邀藏家的現代作家稿本、書信數十件及東師手稿中心自存手稿資料若干,其中不乏蔣錫金手書手繪的精美同人詩刊《行列》、戴望舒《西班牙的一小時》譯稿、汪靜之《亞當以前》譯稿、徐調孚《木偶奇遇記》譯稿等珍貴稿本,也有顧頡剛、卞之琳、趙清閣、師陀、李健吾、施蟄存、孫犁、張兆和等人的親筆信札。“手稿摩挲”環節有效營造了氛圍,與會人員懷着濃厚興致品鑑前賢手澤,碰撞見解、交流心得,成爲會議的一大亮點。

13日舉行的閉幕式,由會議聯合主席、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作家手稿研究中心符傑祥教授主持。會議聯合主席、東北師範大學新文學手稿文獻研究中心教授徐強作會議總結。他指出此次會議議題之廣泛、方法之多樣、作者背景之多元,令會議從不同方向聚焦手稿現象,很好地演繹了“跨學科視野下的手稿研究”這一主題。他從學術的收穫、交流的收穫、友誼與情懷的收穫等幾個方面總結會議成就,稱本次會議使得已有四屆歷史的手稿學系列國際會議,又續寫了燦爛的一頁。

在新媒介條件下,人類的書寫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手稿正瀕於消失。但存量手稿仍然爲數甚巨,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其發掘、保護、整理、研究工作仍然任重道遠。同時,作爲典型的多學科交叉地帶,手稿研究跨越文學、語言學、藝術學、歷史學、翻譯學、教育學、編輯出版學甚至多門自然科學等廣泛學科門類,在國家大力提倡新文科的背景下,正在成爲重要的學術增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