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電梯來了,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新方案,業主終於不用再吵了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話題,最近又火了!這不,住建部剛聯合多部門出臺了一個新方案,核心是允許加裝"收費電梯"。這是什麼操作?有人歡喜有人憂,到底誰會買單?一起來看看。

你沒看錯,"收費電梯"就是字面意思,由電梯公司投資建設,然後向使用者收取費用。這出去可不就是標題黨麼?但仔細一琢磨,這主意真不賴。過去加裝電梯,最頭疼的就是錢從哪來,鄰里誰出多少。有人算過一筆賬,裝部電梯動輒幾十萬,平攤到每家每戶,那真是一個"大數目"。尤其是低層住戶,好處沒佔到多少,出錢還不少,怨聲載道。久而久之,電梯的事兒就像個燙手山芋,誰也不願多提。

現在好了,外面有人願意掏錢裝電梯,還能"量體裁衣",設置不同的付費模式。

比如一樓二樓每次就收兩毛錢,到了六樓那就得六毛了。這樣一來,住得低不多花錢,住得高乘得多自然付得多。再算上各地的補貼政策,加裝電梯這事兒,算是有盼頭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提到收費,就有業主開始唸叨:這電梯每天上上下下的,次數一多,那不得花個小几千?對此,有的小區給出了"包月"的優惠方案。據說,每月固定交個一二百,想坐幾次就坐幾次,跟公交地鐵的月卡似的,還挺划算。

更有意思的是,"公積金支付"的新招數。在部分試點城市,居民裝電梯的費用,可以直接從公積金賬戶裡劃。這下可給大夥兒省了不少心,不用東挪西借地籌錢了。不過話說回來,這公積金原本是用來買房的,這一下子轉去裝電梯,不少人還真有點兒捨不得。

可關鍵是,不裝電梯就只能爬樓,這誰願意啊?尤其對老年人來說,沒有電梯上下樓那就是個大問題。平時遛個彎兒還好說,萬一生個病,連車都打不了,急救都成問題。而且,不是有句老話麼,興建於人,便利於己。今天我爲人人,明天人人爲我,鄰里之間,有商有量纔是硬道理。

站在開發商的角度,這"收費電梯"的新政也未嘗不是利好。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房地產日子不好過,賣房難,收錢更難。如果趁着這波加裝電梯的春風,把維修改造的力度加大,那附近的房價說不定還能漲一漲。畢竟誰也不願在老房子裡"休養天年"吧?環境好了,配套齊了,房子還愁沒人要?

也有觀點認爲,這"收費電梯"可能只是個"甜蜜的陷阱"。一開始電梯公司鋪進去錢,運營得好好的。但一旦小區環境變差,住戶搬走的搬走,電梯使用率下降,最後搞不好還是業主買單。這種擔憂,也不是全無道理。

所以說,老舊小區加裝"收費電梯"這事兒吧,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它不只是一部電梯的問題,背後牽扯到的是居民利益的博弈,是城市更新的大命題。站在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在鼓勵加裝電梯的同時,還得完善配套政策,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別讓好事兒辦成了壞事兒。

老房子裝電梯這事兒,還真得因地制宜、因樓制宜。條條大路通羅馬,既然有了這麼多新招數,就看各個小區怎麼去用、怎麼去談了。關鍵是,大家都不能好高騖遠,得腳踏實地,心平氣和地商量着來。只要業主們都往一處想,擰成一股繩,老房子的春天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