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太空養魚 出艙2~3次

神十八預計進行2~3項出艙活動,航天員進行了針對性的失重水槽訓練。 新華社視頻截圖

我國瞄準4月25日20時59分發射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目前,空間站組合體狀態和各項設備工作正常,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和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產品質量受控,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地面系統設施設備運行穩定,發射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

在軌駐留期間,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將迎來天舟八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來訪,計劃於今年10月下旬返回東風着陸場。

神十八任務

進行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等任務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第3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載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飛行任務。

實施2至3次出艙活動

本次任務的主要目的是:與神舟十七號乘組完成在軌輪換,在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實(試)驗,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貨物進出艙,進行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載荷和艙外設備安裝與回收等任務,開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動,以及空間搭載試驗,將進一步提升空間站運行效率,持續發揮綜合應用效益。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神舟十八號乘組在軌期間,將實施6次載荷貨物氣閘艙出艙任務和2至3次出艙活動。

在目前空間站已有的空間碎片防護措施基礎上,航天員乘組將通過出艙活動,對艙外管路、電纜及關鍵設備安裝碎片防護加固裝置,視情開展艙外巡檢,進一步保障空間站安全。

斑馬魚、金魚藻要上太空了

神十八乘組將利用艙內科學實驗機櫃和艙外載荷,在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航天醫學、航天技術等領域,開展90餘項實(試)驗。比如,本次神舟十八號將上行實驗裝置及相關樣品,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以斑馬魚和金魚藻爲研究對象,在軌建立穩定運行的空間自循環水生生態系統,實現我國在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的突破。

還將實施國際上首次植物莖尖幹細胞功能在軌研究,揭示植物進化對重力的適應機制,爲後續定向設計適應太空環境的空間作物提供理論支撐。

揭秘

爲何帶“斑馬魚”上太空?專家:與人類基因高度相似

本次神舟十八號將上行實驗裝置及相關樣品,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以斑馬魚和金魚藻爲研究對象。

網友們紛紛評論道“太空養魚”不再是夢。那麼,此次神舟十八號準備養的“斑馬魚”是個什麼物種呢?爲什麼要選擇它呢?

科學界著名的模式生物

漂亮的斑馬魚是科學界著名的模式生物,具有個體小、發育週期短、實驗週期短、容易飼養等優勢,魚卵透明,便於研究人員觀察胚胎髮育過程,被廣泛用於生物醫學研究。

資料顯示,斑馬魚體長只有3~4釐米,生命力旺盛,繁殖能力強,一年可以繁殖6~7次。更重要的是,斑馬魚和人類基因有87%的高度相似性,是一種模式生物(可用於研究與揭示生命體某種具有普遍規律的生物現象的一類生物)。

據瞭解,在中國空間站的“問天”實驗艙,科學家專門構建了以斑馬魚爲研究對象的小型密閉生命生態系統。這個密閉的“水族箱”中有1升多水、四五條斑馬魚,還有些藻類和微生物。其中魚類是這個生態系統的“消費者”,藻類相當於“生產者”,微生物則充當“分解者”。

斑馬魚呼出二氧化碳給藻類進行光合作用,藻類產生氧供給斑馬魚,這對組合就構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循環系統。

在太空駐留,資源自給自足非常必要

上海技物所空間生命科學儀器研製團隊負責人張濤表示:“未來人類有望在太空建立基地或在太空駐留足夠長時間,資源上的自給自足非常必要。”

早在2023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總指揮助理張偉就曾透露,中國空間站中的密閉生態小型培養箱可以飼養斑馬魚。“當然,這不是爲了水產養殖”,張偉笑着說,空間站中飼養斑馬魚的試驗,主要是研究在小型密閉系統中,魚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爲保障系統穩定運行,航天員必須給魚類餵食、供氧,爲藻類提供營養液、照明,同時滿足該系統pH值、溶氧、溫度、電導率等指標要求,並能進行參數調節、魚卵收集、廢物處理等操作,從而實現系統內部物質和能量的自主平衡及穩定運行。

神十七

神十七乘組4月30日返回

林西強介紹,神舟十七號乘組是空間站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迎來的第二個飛行乘組,目前各項在軌工作進展順利,3名航天員狀態良好,計劃4月30日返回東風着陸場。

神舟十七號乘組是空間站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第二個飛行乘組。“目前,各項在軌工作進展順利,3名航天員狀態良好。”他介紹說,指令長湯洪波不僅成爲我國目前爲止在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也是執行兩次飛行任務間隔最短的中國航天員,這爲我們常態化實施飛行任務乘組輪換與訓練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軌工作期間,神十七乘組共開展了84項空間應用在軌實(試)驗,生成了60餘種200多個各類樣品,涉及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航天醫學、空間材料科學等多個領域,將按計劃隨神舟十七號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

林西強表示,後續,這些樣品將由科學家深入開展分析研究,有望在高性能多元合金和功能晶體材料製備、骨幹細胞分化抑制骨丟失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的科學應用成果。

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太陽翼電纜因空間碎片撞擊,導致部分供電能力損失。林西強說:“我們迅即組織制定了出艙維修方案,研製並由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上行了維修工具,通過神十七乘組兩次出艙活動,完成了我國首次艙外維修任務,消除了撞擊對核心艙太陽翼的影響,充分發揮了人在太空的作用,表明有人照料航天器能夠更好地應對在軌非預期問題。”

A07-09版

整合:易福紅

來源:央視 新華社 人民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