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已有兩類產品 房屋保險制度提上日程

“大家很關心房子的問題,房子像人一樣也會變老,老了也會生病。”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需要建立房屋保險制度,將加快推進相關制度的建設。

8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髮現,目前我國居民房屋保險主要由商業保險和政策類保險構成。地方政府嘗試推行相關政策類保險項目,一些保險公司正在探索開發更多元化的房屋保險產品。但目前我國房屋保險處於初級階段,主要存在產品種類較少、覆蓋面有限等問題。那麼,在加快推進制度建設的背景下,房屋保險迎來新一輪的“煥新升級”靠什麼?

房屋保險已形成三個層次

住宅是易受災體,特別容易遭受火災、爆炸等人爲事故,地震、洪水、雪災等自然災害的損害。

8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髮現,當前市面已有政策類農房保險以及住房相關商業保險兩類產品。比如,有地區試辦的災害救助保險對房屋倒塌每間補償2000—4000元;有地區的政策性農村房屋保險將採取省、市、區三級財政共同承擔保費的模式,爲全區農村住房統一購買保險,全區農村居民無需承擔保費。

商業類保險方面,市場創新動作不斷。已有城市普惠型家財險、城市定製家財險、綜合保障型家財險等多個品類。比如,貢家保、茂名全家福2023、滬家保、京城好房保、金陵好房保相繼推出。整體而言,相關家財險主要是針對城鎮居民房屋及其室內附屬設備、室內裝潢和室內財產三類保險標的所遭受的火災、爆炸等意外事故,以及因暴雨、颱風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提供保險保障,同時還附加臨時租房保障、管道破裂保障、室內盜搶保障、居家日常維修等。

“目前我國居民房屋保險主要由商業保險、地方政府災害救助保險、全國性巨災保險三個層次構成。”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商業保險研究分會副會長、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許飛瓊表示,地方政府災害救助保險是2014年以後推出的由地方政府財政買單的定製化災害保險項目。全國性巨災保險,即“城鄉居民住宅地震保險”,2015年在四川正式試點,2017年試點面擴大到全國。

應急管理部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因自然災害導致倒塌房屋2.3萬間,損壞房屋27.9萬間。“一旦碰上大災甚至巨災,房屋損壞更加嚴重。”許飛瓊表示,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則將地震所在地所有的房屋夷爲平地,直接經濟損失以千億元計,恢復重建經費以萬億元計。此外,房屋爛尾樓、信貸等風險也在不同程度上損害着居民住宅利益。

在房屋保險的創新和實踐中,如何打造自身特色,既是保險行業面臨的新使命,也是保險與產業結合面臨的新課題。“事實表明,房屋面臨多種風險,這種風險如果不能有效分散與轉嫁,帶來的必然是家庭安全與家庭財產積累的脆弱性。由此可見,住建部此次提到建立房屋保險制度意義巨大。”許飛瓊表示。

推廣普及離不開三方發力

保險公司相繼探索開發更多元化的房屋保險產品;地方政府嘗試推行相關政策類保險項目……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餘豐慧表示,目前我國房屋保險處於初級階段,相比國外成熟市場,我國房屋保險的發展確實相對滯後。

據資深地產專家介紹,歐美部分國家房屋保險保障形式多樣,包括涵蓋了火災、雷擊、風災等多種常見風險的基本險、擴充險、全保險以及專爲租房者設計的房客險、綜合險、老房險等。

對於我國房屋保險發展面臨的挑戰,許飛瓊表示,房屋類型太多、房屋價值變化大,保險公司難於開發或設計出標準化的房屋保險產品;國家財政支出太多,房屋所有者或管理者依賴政府救助成爲了習慣;保險供給者也忙着找政府而不是找市場。

面對房屋的潛在風險,許飛瓊認爲,國家宜將房屋保險作爲重大民生工程加以實施。比如,可以通過相關政策或法律引導或強制城鄉居民投保房屋保險,使房屋保險成爲居民消費的“必需品”。可以把地方的災害救助保險、巨災保險以及危房改造、倒損房屋恢復重建、爛尾房整治等政策加以統籌,推動房屋保險的開展,充分發揮保險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作用等。

“從保險公司層面,保險公司宜將房屋保險作爲保險業的主攻方向,儘快創新開發多元化房屋保險產品體系,同時滿足投保人住宅損失補償與住宅防災防損服務的需要。”許飛瓊對此表示,包括創新多元化房屋保險產品體系;提升保險服務質量,強化專業性服務、競爭性服務和穩健性服務等。並且,經營房屋保險必須穩健審慎,無論是產品開發定價環節,還是承保環節或是理賠環節,必須注意自身的風險防範、儘量降低經營成本,只有做到穩健經營,才能真正發揮保險功能作用、提高服務效率、實現企業價值。

提高公衆對房屋保險重要性的認識與鼓勵保險公司開發更多個性化、定製化的房屋保險產品同樣重要。許飛瓊表示,建議相關主體如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或社區通過不同渠道、不同方式普及城鄉居民的房屋風險保險常識,增強居民的房屋防災減災與投保意識。如在社區張貼房屋防災減災安全教育宣傳警示告知書、爲居民詳細講解各種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防範應對措施、入戶檢查消防通道、發放房屋保險宣傳資料、宣講房屋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向居民普及應對災害的措施和災難發生時的自救方法與技能等。

北京商報記者 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