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中日關係捎春訊 兩岸應跟上(何思慎)

日本外相林芳正會見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資料照/翻攝自日本外務省官網)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藉去年11月的亞太經合會(APEC)在曼谷舉行領導人會談後,雙方在「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日中關係」上,未能有效推進,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訪中亦自去年12月延宕至今。4月1日,林芳正出訪北京會見大陸外長秦剛,此爲2019年12月時任外相茂木敏充訪中以來首次。

「習岸會」後,岸田文雄在外交上持續強化美日同盟,將中國視爲日本安全「前所未有的挑戰」,並配合美國總統拜登限制中國先進晶片製程技術,限制6類23種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雖稱此措施並非針對單一特定國家,但阻斷中國獲得先進晶片科技用於軍事目的爲主要考量。

中日從安保到科技全面對抗,岸田似乎較安倍前首相對中外交更顯強硬,但雙方仍持續對話,以避免在對立中升高敵意,走向導致中日關係惡化不可逆的衝突。大陸改革開放後的中日關係雖跌宕起伏,但在政治關係不睦時亦能維持經濟關係持續升溫,呈現「政冷經熱」格局。

至2020年,赴中國投資的日本企業累計超過3萬家,此爲中日在面臨諸多歷史問題及海域爭端仍「鬥而不破」的基礎,但在新冠疫情及美中競爭共伴效應下,2022年,日本對中直接投資(FDI)降至1.8796兆日圓,較2021年衰退2%,對照日本對東協(ASEAN)、美國及歐洲的成長,相形失色。

根據日本帝國徵信公司(Teikoku Databank)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在中國的日本企業僅餘1萬2706家,創下10年來新低。中日關係出現政治、經濟雙冷的勢頭,此不僅爲中日和平投下負面變數,更因供應鏈離開中國,增加生產成本,不利日商在全球的貿易競爭力,直接衝擊日本疫後經濟的復甦。

3月21日,大陸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與日本外務審議官山田重夫舉行第29次中日外交部門定期對話。孫衛東強調中日關係的重要性沒有變,也不會變。山田重夫亦表示,願與中國共同落實雙方領導人關於構建穩定建設性中日關係的重要共識,加強對話溝通,妥處矛盾分歧。

中日恢復外交對話雖不意味中日關係可順利回暖,但展現共同穩定雙邊關係的意願,徐圖關係改善。林芳正到訪前,中日防務部門幹部間的直通熱線建置完成,此可防止中日在東海等海域發生偶發性衝突的「不測事態」,增進雙方相互溝通、理解及構建互信。

此外,中日因疫情中斷的旅遊可望在近期恢復,日本駐北京大使館爲此舉辦活動介紹日本魅力,歡迎大陸觀光客重回日本,爲岸田的《觀光立國推進基本計劃》奠基,以實現2025年日本海外觀光客人數創新高的目標。而大陸亦爲提振因新冠疫情而遭受衝擊的經濟,積極開展對日本招商引資,望日商迴流,使經濟先政治回溫。

林芳正訪中爲中日關係捎來春訊,但能否春暖花開,端賴雙方是否在經貿及觀光續添柴火。中日關係如此,兩岸關係應跟上。

(作者爲輔仁大學日文系所特聘教授、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