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在野棄保成敗的關鍵(王尚智)

藍白破局後,最近柯文哲在吳欣盈「穩定扣分」中,而侯友宜則氣場復甦,在趙少康的「搶光也增光」之下,藍營具體歸隊6%上下如虎添翼。(中時資料照合成)

人來北京看「綠藍白衝刺」,零下低溫的華北冬冷晴天,照理說輸贏應該事不關己、一眼通透,但實際在此眺望到的,卻是濃混不清的臺灣選情的景與色!

要說媒體如今爲了各自的價值目標,拋棄客觀立場,各自「絕對的靠邊」也無妨。但臺灣選情此刻僅剩「藍色綠色徹底揉攪」,同時再以「髒灰色替代白色」;據此輾轉所呈現出的「臺灣民意」趨向,基本上就成了某種雜卡難辨的怪異色塊,誇張、不合理的散佈在所有每日的攻防造勢了。

於是,在北京這裡,無論遇到的是臺灣人或大陸人,只會聽到「兩種結論」:其一,「國民黨超級大集結,柯文哲騙子吃土吧!在野陣營今後勝券在握,下架民進黨的大業即將輝煌到來」!其二,「三角督肯定賴清德躺着也贏定了!民進黨再怎樣,也絕對有4成5以上的投票率,臺獨贏了也好,兩岸武統直接開幹,早點完成歷史大業吧」!

這兩種極端絕對的反應,並非來自任何個人「政治立場情緒」的偏見,而是來自臺灣社會「輿論媒體描繪」的投射與歸納。這些肢解破碎的臺灣選情信息,日夜流動呈現在北京與國際華人的眼前,同時大舉向着「中南海」與「華盛頓」洗腦。

不得不說,這個現況也凸顯出這些年,一旦想要真正觀察預測所有「臺灣社會民間的真實意向、政治族羣基層的趨勢變遷」,即使透過大數據模型,也依然可以如此輕易的「扭曲失真」。而且影響深遠所及,包括這次總統大選,各路外圍明顯有「華府/民進黨、北京/國民黨」的直接間接手段,一切外部勢力都可能因此「押錯寶」。

特別是如今藍綠陣營均已進入「搶奪棄保」的衝刺階段,國民黨方面,強烈渴望擴大在野的支持面,希望打破「侯康配」一度暴漲過後,民調數字卡在30%上下的門檻,有後繼成長無力的緊箍咒。至於民進黨方面,則是轉攻趙少康效應,忙着努力裂解又拉擡,奢望能夠讓藍、白支持者繼續衝突,但又保持比例均衡最大化,藉此抹滅在野陣營出現一面倒「集中棄保」的所有可能。

只是,這些「傳統政黨、傳統媒體」的老派手法,真正能影響到的僅有40歲以上的臺灣選民,以及那些身處在「老中、老美」島外國度看熱鬧的人們。真實的選情運作「內核」則是:臺灣如今尚有超過3成以上的4大族羣:年輕選民、中間選民、未表態選民、拒絕投票但也可能改變者的族羣意向,完全沒有現身在主流媒體「被側寫、被描述、被關注」的範圍。

於是對於「翻不了管制牆、伸不入自媒體」的,甚至是北京與華府,如今也都只能在各路臺灣大選情資分析報告的統計中,極其吃力推論着「押藍」或「押綠」的膚淺猜測。然而,2024年臺灣大選的動盪與影響豈止「深刻」,更是「絕對」。

深刻的是:臺灣年輕世代族羣在「站邊」於2016、2020兩次民進黨的勝選之後,今年是第一次「徹底揚棄藍綠」的選情取向。包括「兩岸戰爭陰影、中美軍事對抗」首次進入了臺灣年輕世代的價值與現實抉擇中,連帶着近幾年「抖音、小紅書、動漫遊戲、跨海網購」的生活文化深染。所謂的「中國、兩岸、臺灣」已經出現「統獨」衝突對立之外的融合變遷了,於是這些「深刻的變化」,將如何影響今年臺灣年輕世代的投票意向?會如何導致今後藍綠白的輸贏結果?

絕對的是:當臺灣超過30%以上非藍非綠的4大族羣,尤其超過8成以上的年輕選民,已經「徹底拋棄、甚至蔑視」傳統主流媒體的新聞與評論,一如歐美與全世界,政治價值更趨向網路自媒體的趨勢效應之下,臺灣這次的大選結果,是不是恰好也來到「新舊媒體生死交替」於政治影響與市場價值的關鍵一役?從此臺灣年輕人將不再信任、完全唾棄「報紙與電視裡的政治」?

藍白破局後,最近柯文哲在吳欣盈「穩定扣分」中,支持者失望填平,稍微恢復且迴流些許。而侯友宜則氣場復甦,在趙少康的「搶光也增光」之下,藍營具體歸隊6%上下如虎添翼。只是,令人遺憾的是,主流媒體、社羣媒體各擁藍白,沒有努力兜出在野勢力的最大交集,反也正在成爲「在野棄保」最大的鴻溝。幾乎可說:「臺灣媒體正在努力保送了賴清德當選」!

此行我親身感受了,北京對臺灣大選至今不僅依然「看不清、摸不透」,誤解如鎖霧濃深,臺灣輿論與民調的失真偏差,勢必可能將大舉直接影響明年1月12日大選前夕,北京針對「ECFA審查清單終止項目」的最終決策結果。

有時候,想要通向「和平」而避免「戰爭」,並不在於有多少蓄意的塑造或呼籲。民意人心的趨向始終會與「天意大運」自然而然的流匯於同一方向。選情衝刺最後40天,「下架民進黨」倘若沒有回到主流媒體價值的最核心,一味停留在「藍白對抗搶棄保」,而不是「強攻賴清德」,在野陣營必定「藍白皆輸」!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