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漢光演習的保臺能力(慄正傑)

馬防部北高守備大隊派遣CM21裝甲車,迅抵防護目標位置,驗證防護作戰能力。(記者袁銘駿攝)

國防部於22日上午正式展開爲期五天四夜的「漢光40號」實兵演習,雖然在24日因颱風來襲臨時喊卡,但依國防部記者會公佈演習內容爲「戰力保存」、「整體防空」、「聯合截擊與反封鎖作戰能力」、「聯合國土防衛作戰韌性」、「全社會防衛體系」爲主軸,雖然號稱「無劇本」但從演習的內容仍看得出仍有「演習想定」來演練解放軍攻臺的防衛處置。究竟今年漢光演習與以往有何不同?依筆者觀察確實是貼近解放軍攻臺的可能實況來設計演習想定。

一、解放軍攻臺,以往必須先戰備集運、港口裝載,這些攻臺準備至少耗時一個月以上時間,也就是臺灣國軍可以獲得較長的預警時間從事防衛準備,如動員編成、戰場經營等行動。但隨着解放軍質量的增長,攻臺行動勢必會「由演轉戰」或藉提高「灰色地帶行動」以擦槍走火,展開攻臺行動。因此國軍的預警時間將被壓縮,或甚至無預警時間遭解放軍猝然攻擊。

二、以往解放軍若採正規登陸作戰,兩岸必先由爭取「制空」、「制海」之後,登陸船團再發航登陸。但因解放軍導彈、火箭彈與無人機已臻成熟且數量龐大,因此開戰之初解放軍必然以導彈與火箭彈、無人機對我「指、管、通、情」與機場、彈藥庫等設施展開飽和攻擊,癱瘓我指揮通信鏈及後勤設施,削弱我整體防空與反擊戰力。

三、解放軍若武力攻臺在戰略上必採「阻援打點」;將航母戰鬥羣部署於花東外海,並以其「東風導彈」掩護護其航母戰鬥羣,遂行其「反介入」與「區域拒止」作戰,孤立臺灣;而戰術方面則採「戰術速決」,使出「獅子搏兔」之力,集中所有兵、火力,力求於最短時間達到攻取臺灣之目的。

因應解放軍可能的攻臺行動,國防部這次的漢光40號演練的科目有以下幾點應對:

一、因應解放軍「由演轉戰」預警時間短,因此後備部隊不及動員編成(後備動員部隊從報到、編成、完成臨戰訓練約需一週時間),所以只能以現有常備部隊應戰,所以這次演習未見後備部隊於守備海灘編組陣地,演練防禦戰鬥,只見各常備部隊於全臺各地遂行反空、機降與灘岸反擊作戰。又因以往扮演「紅軍」的陸戰隊與空特部於防衛作戰中也負有反擊任務。因此取消「紅軍」的對抗演練,將陸戰隊與空特部納入整體防衛作戰體系一併參演。

二、由於「第一擊」主動權在敵,而且是採導彈、火箭、無人機等武器攻擊,因此今年的萬安警報納入遭敵導彈、火箭攻擊的警報,導彈攻擊與戰機空襲不同點,在於導彈攻擊時間較敵機空襲時間反應時間短很多,因此當聽到警報發佈後,民衆必須在第一時間進入掩蔽建物方能確保安全。

三、當情資顯示解放軍有攻臺徵候後,國軍各部隊必須立即實施戰力保存,因此22日演練當天空軍立即轉場作業,將戰機轉場至花東等洞窟、海軍62艦隊出港疏泊、而陸軍則利用戰術位置周邊堅固建物保存戰力,並實施「預屯分儲彈藥」利用民間建物屯儲彈藥,避免遭敵摧毀。但目前臺灣東部已爲解放軍攻擊能力所及,究竟在花東人仍能否保存海空戰力,着實令人存疑。

三、因應第一擊必然以我重要的指、管、通、情設施爲主要打擊目標,也就是我指揮鏈極可能在第一時間遭敵摧毀,因此各部隊必須依本身既定任務遂行獨立作戰,這就是所謂的「去中心化指管」,但果真指揮鏈遭敵摧毀,各部隊各自爲戰,必將無法發揮統合戰力,甚至發生誤擊友軍情形,更易遭敵軍各個擊滅。

四、在國軍第一波反擊無法擊退解放軍之後,國軍的處置是轉進至城鎮遂行「城鄉守備」,也就是「城鎮戰」藉城鎮堅固建物遂行持久作戰,以待「盟軍」馳援,或國際輿論、經濟制裁等方式獲得「逆轉勝」的機會。這點可以從國軍發給官兵人手一張「R O E」交戰規則卡,其內容大部分在教育官兵不要對平民射擊可以確認。另外美軍印太司令怕帕羅日前也公開表示,要將臺海打造成「地獄景象」以挫敗攻臺解放軍,爲美軍爭取一個月的參戰時間可以驗證。

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事戰略策定,必然要考量敵情威脅、我軍狀況、地略形勢,綜合考量後擬定作戰計劃。據此指導戰術作爲,而以戰術作爲指導戰場戰鬥技能。反之,戰場官兵的戰鬥戰技必須要能支持戰術作爲,戰術作爲也要能支持整體作戰計劃,否則只是淪於紙上論兵。

這次漢光40號實兵演練,讓民衆在電視上看到的是一排士兵聚在橋面與釣魚阿伯並排,或者憲兵在翠華橋面擠在紐澤西護欄的畫面,這些戰鬥動作可以說是毫無敵情觀念,一架無人機即遭團滅,更談不上如何陣地編成、兵力部署等戰鬥作爲,如此基層的訓練成效展示在國人面前,如何能讓國人認爲國軍有「抗中保臺」的作戰能力?

(作者爲陸軍退役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