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上鍊投票 能不能(楊方儒)

今年公投投票率偏低。(本報資料照片)

剛剛落幕的四大公投,選民們在冷天意興闌珊,導致實際投票率只有約41%,但是根據中選會的預算估計,仍編列了9.2億支出,由全體納稅人埋單。

錢花到哪去了?包括全臺灣家戶數達900萬,一大張選舉公報成本10元,就要花9000萬元。選務現場的人力配置,一個投開票所以10人來簡化計算,全臺1.7萬個投票所,就要17萬位工作人員,每人單日工作費用也要超過2000元。

回顧2018年縣市長投票綁定十大公投的相關人力與物力成本,總預算更是超過14億元。當年全臺投開票所的血汗排隊長龍,大家仍記憶猶新。所有人耗費的鉅額社會成本,包括老先生與老太太站到腳痠,以及北漂年輕人返鄉投票的漫漫長路,讓你我選民們不禁要問,投票不能更有效率嗎?

選舉勞民傷財,中選會也曾公佈2018年的選舉合併公投,選民整體的「不滿意度」高達68.6%!包括投票動線規畫不滿意度 60.9%、開票速度不滿意度62.5%、開票作業不公正之比率44.2%,都讓人搖頭。

關鍵在於,5G與元宇宙時代已經來臨,臺灣選舉卻跟清朝科舉一樣,還是要在紙上完成。

2017年11月,瑞士的楚格市,讓民衆透過手機下載「uPort」進行投票並上區塊鏈註記,大幅提升公正性與選務透明度。2018年的美國期中選舉,西維吉尼亞州讓海外駐軍以新創公司Voatz平臺,先建立高度完整的KYC用戶資料,包括臉部自拍、指紋與虹膜掃描,投票行爲則同樣是匿名完成。

在區塊鏈技術之前,愛沙尼亞的電子投票做法是,人民可以在遠端透過網路投票,但因爲沒有辦法確定是不是有人在後面拿着槍逼迫投票,所以後票可以蓋前票,或者是最後再走進投票所,蓋掉原先的電子票,十多年來都沒有發生大規模爭議。

上網與上雲與上鍊,早已是21世紀的日常,你我投票行爲卻都不曾改變,或者公部門的想法是不能改變?爲了探討區塊鏈與人工智慧的賦能做法,由我發起與主辦,正式邁入第五屆的《Hit AI & Blockchain》人工智慧暨區塊鏈產業高峰會,將在明年1月5日舉辦,包括人工智慧的多元應用、5G與智慧城市、CBDC(央行數位貨幣)、DeFi(去中心化金融)、NFT與元宇宙等重點議題,都將是本屆峰會關注的焦點。

透過民間與新創業者的努力,臺灣在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產業的發展已經不落人後,甚至在大陸監管政策「禁幣」與「禁礦」的前提下,有機會成爲全球華人區塊鏈領域的發展核心。包括知名藝人周杰倫創辦的潮牌「PHANTACi」都準備發行NFT,歌手林俊杰也號召粉絲到「Decentraland」狂買虛擬土地了。關鍵在於,政府公部門不能再因循明清時代的老舊思維,要與民間攜手開創更多具有全球示範意義的新場域。

(作者爲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