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軍售的依賴情節(呂昭隆)
對臺軍售交付一延再延。圖爲國軍1月進行實彈射擊。(軍聞社)
民進黨對軍售有很深的「依賴情結」,認爲美國賣武器給臺灣,有高度的政治象徵意義,代表臺美站在一條線上;因此,只要民進黨執政,臺美軍火商無不磨拳擦掌,「開張吃10年」,就等着做筆大買賣。
政院覈定明年度國防預算4760億,其中軍事投資費爲1458億,較今年度預算增加203億,挹注在新增案約有70億,其餘是持續案的付款。在新增案部分,扣除潛艦後續艦預算編20億,只有50億能用。
至於軍事投資的持續案經費,因軍售重大裝備均延宕,現在才趕工,經費一定增加,例如岸置魚叉飛彈購案,本來今年度預定編列65億,因美方交貨進度延宕,僅編15億,大幅縮水;但該交的錢還是要交,一毛跑不掉,付款高峰期跟着往後延。明年度與115年度,將分別編列200餘億及220餘億,金額相當嚇人。
事實上,在軍售方面,美國政府曾吃過大虧。扁政府時代,臺灣想買什麼武器,隨時可以提出。軍方列出洋洋灑灑的採購清單,問題是國防預算緊縮,美方點頭後,軍方遲無建案採購動作,氣得美方明確告知,以後再提採購清單不再答覆,直至我方確定能獲得採購預算,美方始告知是否同意軍售。美方的作法很直接,就是看到錢才決定賣不賣。沒錢,什麼都不必提。
蔡政府時代的軍售,也是臺灣要什麼,美方就給什麼,更甚者,還會主動加碼。不同的是,扁政府在立院未過半,想編特別預算買武器被在野黨打回票,蔡政府過半,所以編了兩個軍購特別預算,其中一個買戰機,另一個是做中科院各式飛彈,因國防預算的軍投全用於軍售,排擠了中科院自制武器所需預算。
扁政府時代向美國要了一堆武器卻買不起,於是有民代主張向美方貸款買裝備,也有人主張要求軍援,扁政府的作法是編列特別預算,但舉債買武器,國人無法接受,最終未獲立院同意。
讓人意料不到的是,兩岸關係於蔡政府時代急速生變,軍事情勢嚴峻,加上中美較勁,不但編了兩個特別預算案,美方也開始軍援臺灣,雖然數字不大,美國會也通過可以融資讓臺灣採購武器。
現今賴政府執政第1年,就覈定潛艦國造7艘後續艦預算2840餘億,分14年期程,這筆天文數字預算,是建軍史上單筆最大的軍事投資案,除了明年度只編20億闖關外,自後年度起,平均每年度至少要支出200億預算,勢必排擠軍投預算。在國防資源有限情況下,向美融資貸款買軍售,是遲早會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