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滴滴折射中美數據大戰(白德華)

福州市民使用手機打開滴滴出行APP順風車業務。(中新社)

在中共改革的歷史長河中,罕見像近半年來對資本市場如此的凌厲管控。之所以敢於不惜違反市場運作,不惜以「舉國體制」對付阿里及滴滴等「巨鱷」,目的可能只有一個,關鍵時期讓市場「姓黨」,反撲美國舉全球之力「抗中」。大數據之戰,揭開中美之爭的首部曲。

和去年底阿里集團的「螞蟻金服」命運類似,全球最大網路叫車平臺「滴滴出行」也面臨乖舛的前途。螞蟻金服準備在香港上市前夕遭到封殺,馬雲的「出格」言行可能是關鍵,當然在《反壟斷法》的大纛旗幟下,巨型企業恐也只能低頭,好在大陸官方並非趕盡殺絕,先前叫停的上市計劃預料很快就會啓動。但滴滴的問題就沒那麼單純了。

和阿里相較,滴滴企業規模一樣驚人,至今在全球16國近4000個城市留下足跡,全球的日平均交易量4000萬單,總交易額3410億人民幣。但就在中共建黨一百週年前夕,滴滴不聽勸毅然赴美上市,這就「攤上政治大事了」。

據傳,滴滴出行在今年6月底赴美IPO之前,大陸證監會至少兩次找高層「遊說」,明示暗示留在上海或香港上市。先前《南華早報》曾報導,高層初步對滴滴定調「陽奉陰違」,難道滴滴表面允諾,背後各行其事?但證監會爲何不把話說清楚?從事後官媒說法顯見,證監會非屬「國安委」成員,無能對違反國安置喙,只能啞巴吃黃蓮。

滴滴強行在美上市只能自吞苦果,網信辦以違反《網路安全法》涉泄露個資查辦,以國安名義勒令暫停新戶註冊,並下架25款應用程式,3天內所有動作一氣呵成,留下的是滴滴在美IPO的市值從800億美元蒸發到600餘億美元,投資人聯手在美國準備提告。但後續動作還沒停,最新消息是16日網信辦聯合公安、國安、稅務總局等七大部門進駐滴滴,展開網安審查。

身爲網路巨鱷,擁有全大陸最大數據庫的滴滴,恐欠缺理解自己影響力的能耐,尤其在中美激烈競合之際。

「國土資源部加班最狠,公安部最忙,中紀委監察部最低調,這兩天打車到財政部的多,到央行的少,不知是否跟資本市場有關…。」2015年滴滴媒體研究院透過大數據,發佈「監測國家各部委出行規律」。那時中美之間一派輕鬆,政治穩妥有序,可如今兩國水火不容,明年又有中共「二十大」的重頭戲,試問1年後科技更爲發達,滴滴更升級的數據庫能爲「敵國外患」所用嗎?

美國3月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陸企上市需提交審計底稿,證明政府擁有股權、披露內部黨員資料,不能滿足財會審計者還可能隨時下市。換言之,陸企的數據庫確實可能攤在陽光下,如此高度政治敏感,北京怎能不管?

滴滴或不致將數據庫「打包」給美國,但在中美新的冷戰前提下,臥榻之側絕不可能容「敵人」酣睡!(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