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病毒再演化 共存風險要部署(金傳春、陳世英、趙黛瑜、高全良、張科)

圖爲民衆到車來速防疫急門診做PCR採檢。(圖/姚志平攝)

自新冠Omicron變異病毒異軍突起,在各國防疫疲乏漸鬆綁時,迅速擴增版圖,大有復燃燎原之態!

臺灣因海島屏障、早啓動邊境管制及民衆戴口罩與酒精洗手等行動配合度高,前兩年防疫雖有小驚幸無大險!去年Alpha病毒造成雙北疫情與Delta病毒入侵屏東枋寮,也因「清零政策」防疫成功,未讓病毒久駐臺灣。

今年初Omicron變異病毒於各國再度引發疫情,鑑於國外分析顯示Omicron病毒引起不顯性感染與輕症較多,對醫療量能的威脅不若初期的病毒株,因此防疫策略漸由「清零」轉爲「共存」,開放大型商業與宗教等民生經濟活動,此後臺灣總病例數隨之攀升,感染年齡自青壯年走向老少等免疫脆弱族羣,流行地自北向南與由都會區往外擴散,更伴隨重症/致死率的上升!爲了減少民衆不必要的恐慌,政府積極宣導「不顯性感染和輕症爲99.7%」,但Omicron病毒早自演化分支BA.1進化爲BA.2而增加重症率,家庭、學校、工作/餐飲/娛樂場所、社區、醫療院所與長照機構陸續出現許多「羣聚病例」,很難避免增加新「優勢病毒株」的風險。

事實上,RNA病毒在複製子代病毒時,因沒校正而常生基因變異;尤其病毒爲求在宿主體內活存而易有「適應性突變」(adaptive mutation)。由臺灣過去登革熱與2009年H1N1新型流感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羣聚病例」有助於病毒在持續傳染過程,越能擇出「優勢」病毒株(selection-advantageous strain);而Omicron病毒更是個中翹楚,如能迅速傳染多人、可感染多種細胞(甚至包括沒有病毒受器receptor的細胞)、高子代病毒量及逃脫宿主免疫的能力。因此,當感染人數飆升而羣聚病例增多時,居上風的優勢病毒易進一步演化而增加後續防疫難度!幸醫療機構全力應對,至今尚未出現國外收治量能飽和崩潰的慘狀。

最大的問題是Omicron病毒株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已與第一代疫苗的2019年最初期的武漢病毒株迥異,而臺灣近月流行的Omicron BA.2.3病毒的棘蛋白也與武漢病毒株有42個胺基酸的差異,加上抗體衰退,以及Omicron具有逃脫中和抗體的胺基酸,導致施打三劑疫苗後仍無法避免Omicron感染,造成近月感染率上升,而醫護人員感染更讓醫療人力吃緊。

面對Omicron及新變異病毒株的挑戰,未來防疫作爲必須如履薄冰審慎整合規劃,誠摯建議:一、強化縣市衛生局以衛生地理資訊建立區級的新冠病毒「重症暨相關症候羣偵測」及「流行病學曲線監測」的防疫網,前者偵測重症的呼吸道與中樞神經系統症候羣之病例數在何地攀升及其感染的病毒(包括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後者監測疫情趨勢是否在趨緩後出現再次攀升,從大數據儘早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異株」或爆發其他病毒流行的可能性。

二、仿英國、巴西、南非在新發生率、重症率、致死率陡升地區,每週採檢,隨機抽樣進行病毒全基因定序,踏實察覺臺灣某地是否出現「優勢」病毒致禍。三、深入調查已接種3劑且無慢性病的重症與死亡病例之風險因素,並採檢分析其病毒基因。四、掌握重症的全貌流行病學特徵,作爲優先施打加強針或通用疫苗的對象。

五、衛生教育降低家庭/就學/工作處/長照機構內的傳播,明訂早期投藥機制,減少羣聚病例後的重症/死亡竄升。六、指揮中心與食藥署應及早激勵產官學合作研發國產新一代「新冠通用疫苗」(universal vaccine),甚至流感與新冠雙價疫苗。七、科技部與國衛院宜推動「呼吸道傳染病原快速檢測」國家隊,爲秋冬防疫早做準備。

顯然地,Omicron病毒在人們輕忽中壯大。不顯性感染與輕症帶病毒者恰是病毒生生不息的「儲存窩」(reservoir),即時偵測與去除感染,並改用能抵抗多種變異病毒的長效性新冠通用疫苗,纔可杜絕無窮後患。

(作者金傳春爲臺大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及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顧問、陳世英爲臺大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暨品管中心主任、趙黛瑜爲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教授、高全良爲臺大醫院病毒室前主任、張科爲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感染管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