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拜登眼中的泛藍後裔(周陽山)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Tai)爲美籍華裔。(美聯社)

自美國總統拜登就任以來,十分重視少數族裔在政府高層職務中的多元代表性,他特別任命4位華裔出任聯邦要職,分別是貿易代表戴琪、駐聯合國代表盧沛寧、國防部副部長徐若冰,以及國際媒體署署長趙克露。這4人均出自臺灣的藍營家庭,前2位在美國出生,後2位在臺灣長大,後移民美國。

戴琪的祖父戴培之是臺灣師大國文系名教授,江蘇阜寧人。盧沛寧的外祖父王任遠,擔任過國民黨組工會主任和司法行政部長,河北清苑人。徐若冰的祖父是中央航校一期畢業的空軍副總司令徐康良,浙江孝豐人。趙克露的父親趙廷俊,先後擔任過國民黨《中央日報》總主筆、總編輯和副社長,馬英九總統在其逝世後還特頒褒揚令。

爲什麼拜登政府這麼重視臺灣的泛藍後裔呢?我們可以從在美華人的人口結構看出端倪。據統計,目前在美華人一共約500萬人,多元而複雜,大略分爲4類:一、老僑:19世紀中葉起陸續從廣東一帶移民加州等地的華工,共約30萬人。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禁止華工入境,而留下來的華工約佔1/3,共計10萬人左右,他們多屬勞工階層,生活相當艱苦。曾任舊金山市長的李孟賢,祖籍廣東臺山,父母親爲廚師和裁縫。他研習法律、曾出任市府多項公職,後來當選市長,2017年因心臟病不幸猝逝。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駱家輝,曾擔任華盛頓州州長、商務部長及駐北京大使,祖籍也是廣東臺山。

二、新僑:抗戰以後從大陸各地到美國求學、工作的華中各省人士,以傑出的知識分子與專業人士爲特色。其中代表人物,包括蘇州籍的建築師貝聿銘、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以及在歐巴馬任內擔任能源部長的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他的父親朱汝瑾畢業於西南聯大和麻省理工學院,父子均系中央研究院院士;這也反映出華僑社會階層的成長和變遷。

三、臺港澳僑:1965年以後,新的移民法案賦與專業人士優先移民的待遇,當時中國大陸與美國尚無外交關係,許多來自臺港澳地區的華人華僑得優先申請入美國籍,有一些則維持着雙重國籍。最有名的包括丁肇中、丘成桐、吳仙標、馬友友、趙小蘭、何大一、楊致遠等。

四、陸僑:1982年以後,許多大陸留學生到美國研習,目前已佔全美留學生總數1/3,據2020年的統計共37萬人。近期雖因雙方關係惡化而略爲下降,但仍維持31萬人左右。至於過去30多年大陸移美人數,目前已逾250萬人,佔全美華人總數之半。其中最多是來自福建福州、長樂、福清一帶的勞工移民。

由此看來,民主黨政府在選擇政治人物時的主要考量,是專業經驗、家庭關係、知識背景與政治傾向,這是拜登用人的條件,也是藍營華裔被重用的主因。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