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說】美國數字鴻溝使原住民長期處於劣勢 原住民羣體:十分擔憂沒有“數字”的未來

(原標題:【世界說】美國數字鴻溝使原住民長期處於劣勢 原住民羣體:十分擔憂沒有“數字”的未來)

中國日報網1月16日電 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網站報道,數字革命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打破障礙,促進一個更加包容和公平的社會。然而,數字鴻溝仍然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挑戰,這會加劇現有的不平等,限制教育、就業和社會參與的機會。家庭高速互聯網的連接越來越被視爲健康社會的決定因素之一。對此,美國白宮也表示,它是教育機會、經濟增長和全面參與“現代美國生活”的基石。

然而,美國數字新聞網站Mashable13日的報道指出,根據最近的美國人口普查數據,居住在部落土地上的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家庭的寬帶安裝率仍爲全美最低之一,僅爲71%,全美的平均水平爲90%。針對美國不同羣體間驚人的數字鴻溝,聯邦政府曾在2020年承諾要有所作爲,包括一些技術補貼,以及對互聯網接入計劃(尤其是高速寬帶)的大筆資金投入。這筆資金包括政府承諾解決困擾數十年、致使許多原住民地區無法聯網的光纖連接“中間一公里”的缺失問題。自那以後,大部分資金已分配完畢,許多政府補貼項目也已結束,效果則不盡如人意。

Mashable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印第安人政策研究所(AIPI)報告稱,18%的部落保留地居民無法上網,而33%的居民依靠智能手機上網——約31%的受訪居民表示其網絡連接不可靠。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分校、維多利亞大學和印第安國家發展中心的學者在2023年7月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部落地區家庭的互聯網接入率比周邊非部落地區低21個百分點,這些地區的下載速度也比其他地區慢約75%。與此同時,基本互聯網服務的最低價格比其他地區高出11%。

在如今這個依賴互聯網的世界裡——救命資源都藏在網絡的另一端——原住民社區處於數字劣勢。波士頓學院退休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tirement Research at Boston College)的一項研究表明,儘管原住民社區的貧困率較高,但其成員領取社會保障福利的可能性卻更低。該報告將此歸因於資源向線上轉移,以及部落地區家庭內部寬帶接入差距的日益擴大。

文章指出,爲農村地區破除資金障礙以提供更好的互聯網服務似乎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解決辦法。2009年,新美國基金會的開放技術研究所發佈了關於原住民社區技術使用和接入情況的第一份重要報告,這引發了對數字鴻溝的新一輪關注。儘管如此,在一項總額爲72億美元用於擴大農村寬帶的計劃中,聯邦政府僅撥款1.792億美元給部落地區和組織。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一年之後,作爲政府“連接美國:國家寬帶計劃”的一部分,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才最終被指示優先考慮部落寬帶。然而,真正能夠幫助這些社區實現連接的資金又過了四年纔到位。2020年,監管機構終於開啓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部落優先窗口”,授予部落地區使用特定頻段進行電信用途權利的許可證。然而,社區仍需自行籌集資金來建設其網絡。

圖片來源:CFP

此後,“部落寬帶連接計劃”啓動,給予了專門針對部落地區網絡連接的30億美元撥款,《基礎設施改善與就業法案》又投入兩輪資金用於更多項目。既然已經撥付了數十億美元,爲何仍有如此多的原住民社區未接入互聯網?南加州部落酋長協會技術總監、部落數字村技術總監馬修·拉坦南(Matthew Rantanen)表示:“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被投入到建設寬帶中,但大多數光纖項目需要四年時間落地,我們甚至還沒完成一半。”

與此同時,就在拜登政府早期的一些建設項目剛剛啓動之際,許多相關計劃已經發生了變化或逐步退出。如今那些尋求更實惠互聯網服務的人們被引導至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一項名爲“生命線”的計劃,該計劃通過參與的供應商爲低收入、流離失所以及其他無法接入網絡的人羣提供折扣寬帶和電話服務。

此外,受削減成本的“政府效率部”以及新任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的影響,“特朗普政府2.0”下的聯邦資金狀況使得那些依賴於此類資金流的人感到憂心忡忡。前任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和其他共和黨政客曾反對更新寬帶速度的要求和增加聯邦支出,這進一步引發了人們對原住民未來網絡連接狀況的擔憂。拉坦南表示:“我在整個印第安地區聽到的最大擔憂是,他們已經獲得的資金會消失嗎?是否會有一些人有意地搞破壞,故意尋找機會將資金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