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國投成科林電氣實控人,海信網能要約收購恐生變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立洋 上海報道

股權爭奪進入白熱化的科林電氣,再次迎來新的變數。

6月3日晚間科林電氣發佈公告,石家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投集團”)與張成鎖、邱士勇、董彩宏、王永在石家莊共同簽署一致行動協議書,五方自此形成一致行動關係,在公司的決策過程中保持一致行動。

此前,青島海信網絡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信網能”)以33元/股的價格對科林電氣發起要約收購,海信網能總經理史文伯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計劃通過本次要約收購將對科林電氣的持股比例提升至接近35%,擁有接近45%表決權。

在本次以國投集團爲實控人的五方形成一致行動關係後,其合計持股比例達到29.51%,據海信集團於4月1日發佈的公告,目前海信方面對科林電氣的持股比例(加表決權)爲21.93%。

自此,科林電氣在一季報中披露的前十大股東中,除了國壽安保智慧生活股票和外部自然人劉雙武,已全部在本輪股權爭奪中選邊站隊,而上述尚未表態的兩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爲2.62%與0.91%。

截至發稿,科林電氣股價報收低於31.90元/股,距4月3日的高點33.96元/股已下跌6.1%,低於海信網能的要約收購價。

石家莊國投正式下場

回顧本輪海信網能與科林電氣董事長張成鎖的控制權爭奪,石家莊國投此前雖未正式站隊其中的某一方,但在雙方每一輪股權和話語權爭奪中,其存在感與影響力始終如影隨形。

自3月18日海信網能開啓股權收購後,4月1日,海信集團與石家莊國投分別發佈公告,增持科林電氣公司股份,持股比例(加表決權)分別達到21.93%和6%。

4月26日,石家莊國投再次舉牌,其持股比例達到10%。

在海信與張成鎖的多輪博弈中,雙方亦多次提及石家莊國投及其背後的地方政府,言語中頗多試探與示好。

在初次宣佈增持科林電氣時,海信方面就曾主動釋放對石家莊方面的積極態度,表示此次增持在石家莊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順利進行。

史文伯亦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採訪時多次表態,稱海信成功控股科林電氣後,上市公司註冊地、生產地、納稅地、生產場所、管理機構等絕對不會搬離石家莊,現有骨幹員工隊伍將保持穩定。

張成鎖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地方政府非常支持科林電氣,也非常看好科林電氣的發展。我堅信,有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科林一定會發展得更好,併爲廣大股民創造更多價值。”

此前亦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張成鎖要與石家莊國投“結盟”,因爲國資不能把表決權委託出去,所以張成鎖一方需要讓渡權利給國資纔有可能實現。

一語成讖,本次達成一致行動關係後,石家莊國投終於脫離觀望態勢正式下場,二級市場與輿論場再次硝煙瀰漫。此時,距海信正式開啓要約收購僅僅過去7天,距其截止期限還餘23天。

從財務數據層面看,2023年一季度科林電氣延續了良好的經營狀況。其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52億元,同比增長42.86%;實現歸母淨利潤6717萬元,同比增長65.05%。

“雖然海信亦屬青島國資體系,但本地上市公司被其他地方國資控股,對地方政府而言可能還是有些沒面子。”某長期關注二級市場的投資人士在與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交流時表示。

勝算幾何

雖然通過達成一致行動協議獲得近30%的表決權頗有些一錘定音的氣勢,但目前對壘雙方的勝算依然尚未可知。多位分析人士在與記者交流時指出,海信能否成功入主科林可能還是要等待要約收購的結果。

據科林電氣官方財報,其2.27億股全部爲無限售條件股份。截至3月31日,其十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接近47%,目前彙總各方公告,對壘雙方總持股數僅爲50%左右,換言之,二級市場中依然有大量流通股在海信要約收購範疇內。

在收購方的“彈藥”儲備方面,根據此前科林電氣發佈的要約收購報告書,收購所需最高資金總額近15億元資金,海信方面已於5月11日全部實繳到位。

此前,在海信、石家莊國投及張成鎖三方競相增持下,科林電氣股價一路走高,由3月18日收盤價20.58元/股,一度上漲至33.96元/股。截至今日收盤,科林電氣股價報收31.90元/股,低於海信網能的要約收購價。

值得注意的是,要約收購報告書中指出,本次收購順利生效的前提條件爲,在本次要約期限內最後一個交易日15:00時,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臨時保管的預受要約的科林電氣股票申報數量不低於34,291,215 股(佔科林電氣股份總數的15.10%)。

從明面上看,當前可能對海信網能達成要約收購構成阻礙的有兩方面因素:一是股價進一步上漲逼迫其上調收購價格,耗盡海信方的收購儲備資金;二是在二級市場難以收購到足額股票,最終不滿足要約收購生效的前提條件。

作爲背靠青島國資的家電龍頭,現金流充沛的海信顯然準備充分,且經過多輪上漲,科林電氣股價近日已趨近穩定,在海信要約收購價格上下浮動,如何保證在期限內購得足夠數量股票,或許將是海信本次股權收購的勝負手。

另一方面,隨着資本市場和輿論場的競爭愈演愈烈,對於收購方海信而言,可選的選項也不僅只有收購成功一條。

“對收購方而言,要明確自身的重點是什麼,是一定要公司控制權,還是要公司與自身的協同。”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要控制權,海信就必須要約收購成功,如果要的是產業協同,就不一定要拿到控股權。

他進一步表示,實現控股並不是海信方面唯一的、不可動搖的、不惜代價的目標,控股只是手段,核心目標還是能和上市公司產生協同,共同發展。

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投資者可以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即被認定爲擁有上市公司控制權。而在本次收購中,海信和石家莊國投雙方不斷增持的背景下,有可能產生二者控股權均超過30%的情況。

該種情況下,除非其中一方控股超過51%,否則還需要看董事會層面哪一方控制多數。因此,如果股權爭奪進一步白熱化,科林電氣的歸屬問題也將愈加複雜。

“啥事情,都有個性價比的問題,不存在不惜代價的事。” 王驥躍如此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