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從行政院長到隱居人生──山西王閻錫山(黃瑞彬)

閻錫山晚年戎裝照。(徐寶壽先生提供,王銘義翻拍)

臺灣時常被稱作爲「文化沙漠」,但其實仔細探查的話還是有很多文化景點在妝點這個島嶼。以歷史景點而言,因爲兩岸歷史因素,有非常多因之而生的獨特遺蹟,使今人得以回顧與反思。

說起外省名人在臺灣的居所,其實數量頗豐,以臺北而言有梁實秋故居、胡適故居、殷海光故居、少帥禪園、閻錫山故居、錢穆故居、林語堂故居、張羣故居、張大千先生紀念館(摩耶精舍)等。後五者皆在士林區,而在陽明山上者,則是林語堂故居與閻錫山故居。其中,閻錫山故居的地點及其歷史的獨特性,爲亂世留下的深刻註解。

閻錫山被稱爲山西王,在中國近代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一生經歷了辛亥革命至國共內戰,其于山西掌權38年,保存了山西實力,將其建設成模範省,38年過去,在國共內戰中,終不敵共軍的猛攻,太原戰役接近尾聲之時,閻錫山離開太原前往南京,其後山西代主席樑敦厚、閻錫山的堂妹閻慧卿服毒自殺,太原淪陷後,閻錫山自此展開了另一段截然不同的平淡人生。

總統府公報,第245號刊載行政院長閻錫山代行總統令政府遷設臺北。(王英豪翻攝史料)

時爲行政院院長的閻錫山,把中華民國政府帶到臺灣後,就請辭院長職務,權力交還復職的蔣介石,自己則在現在陽明山永公路上,以一廢耕之茶園爲基礎,建造了一個仿山西高原窯洞的石造屋「種能洞」,在這度過了人生最後十年的隱居生活。今年5月23日,這個市定古蹟經過修復後,重新對外開放,也使人一窺這個曾經叱吒風雲許久的軍閥的最後歲月。

這個故居之所以選在陽明山山麓菁山下方,根據臺北市政府所編閻錫山故居導覽手冊的說明,其具有軍事防衛的重要性,不僅居高臨下,運補便利,還有寓兵於農與防空保護功能。不過該地點距離1949年建立的革命實踐研究院不遠,或許閻錫山選此地點也與自我保護有關。

閻錫山搬入種能洞的前3年其實是處於沒水沒電的狀態,閻錫山及其部屬搬入後,過着簡樸的生活,閻錫山也在此著書立說,完成了不少著作。然而,若將這座在陽明山上的故居,與中國大陸山西省忻州市的閻錫山故居相比,兩者差距之大,令人驚訝萬分。

在大陸的閻錫山故居,是閻錫山耗資140萬兩銀子所整建,原有近30座院落,與超過1000間的房屋,規模之大令人嘖嘖稱奇,除了東西兩大花園之外,此起彼落的牌樓與宮殿式建築,使氣勢更加輝煌。這座結合中西建築藝術的閻家大院,確實不負昔日「山西王」的稱號,其豪華與宏偉絕非臺灣種能洞所能比擬,也見證閻錫山所經歷的世事滄桑。

位在陽明山的閻錫山故居,歷經2年修復,現已對外開放,展示閻錫山的口述歷史紀錄、老照片和文物。(陳燕珩攝)

臺北市定古蹟「閻錫山故居」包括「種能洞」和「紅磚屋」,圖爲種能洞。(臺北市文化局提供/張立勳臺北傳真)

臺北市市定古蹟「閻錫山故居」修復完成並重新開放,種能洞是閻與部屬主要的生活起居空間,仿山西窯洞式建物建造而成。圖爲餐廳與客廳。(黃世麒攝)

大陸閻錫山故居空拍 (圖/截自Youtube李毅勤的秀頻道)

雖然兩故居規模差異頗大,但兩者卻有一共通點,就是孫中山所書「博愛」兩字都在展示之列,這是閻錫山生命歷程中重要的歷史紀錄。

提到閻錫山,太原五百完人一事便是不可避免的,太原五百完人的紀念建築羣,就在現在圓山飯店的山腳下,其實若沒有仔細觀察,行經圓山飯店道路的過程中是不容易發現此遺蹟的,聽說以前還有憲兵站崗,如今已有荒涼之感。五百完人的牌坊上有于右任所書「天地正氣」,走上階梯後能看到小山坡上的五百完人招魂冢,以及後方的五百完人紀念碑。仔細一瞧,招魂冢上孫立人名字有被剔除的痕跡,恐怕是當時白色恐怖下的作爲。太原五百完人雖已被證實不盡符合史實,但這樣的附會卻記錄下當時政治動員與宣傳的一種方式,令人感慨萬分。

于右任曾有一首詩「望故鄉」,其中寫道「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其墓現位於陽明山巴拉卡公路旁,也是市定古蹟。沒想到不只于右任葬在陽明山上,閻錫山也葬在此山中。「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若非特意探尋,兩位辛亥革命人物的墓園藏在深山之中,對一般民衆而言恐怕一輩子都難以遇到吧。

要找到閻錫山的墓,其實不容易,因爲外面並沒有指標,必須沿着「士林201號綠地」標示牌往內走,才能發現,周邊步道稍嫌雜亂,走入時地上充滿昆蟲與落葉,前進時深怕踩傷了牠們,進入墓地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圓形的大墓冢。其實此墓園頗具格局,總面積超過300坪,墓冢就約有百坪,算是相當氣派,前方階梯有一大「中」字代表閻錫山晚年思想,周邊書有「世界大同」4字以爲閻錫山之理想,若在春天來的話還會看到櫻花在其周圍,景緻甚好。墓園的方位,面對着自己的故鄉山西,他並沒忘記故鄉,但依照他的形象,應該不至於因不見大陸而「痛哭」。

閻錫山大多數部屬在他死後就慢慢離開,唯有侍從官張日明先生始終爲其守墓直到今日,張先生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者,來臺70年過去了,往事如同過眼煙雲,其實不只張先生,又有多少人在來到臺灣時,過着清苦的生活,而一生無法回到自己昔日的家園,甚至無法再與親人見上一面呢?當現在他們逐漸被世人淡忘,也被歷史所遺棄,他們的榮耀與青春,也終將隨着時光流逝,永不回頭。

曾任北洋軍閥晉系領袖、中華民國行政院長的已故「山西王」閻錫山晚年隱居陽明山,其故居及墓園在閻逝世51週年當天捐贈給臺北市政府,希望故居在文化局接手後得到更完善的文化資產保存。曾是閻錫山部屬的張日明(右)半世紀以來每日上山守護整理閻錫山故居及墓園。圖爲張日明向圓冢方碑的閻墓獻花。(王錦河攝)

閻錫山故居作爲時代的紀錄,整理後開放給大衆參觀,或許也更能使新一代的人瞭解亂世的危難,並將一代人的經歷流傳下來,如今當我們走入種能洞,除了想像閻錫山的山中歲月之外,也理解到他雖貴爲一代梟雄,最終也不免「百川歸海」,在相當短的時間內,走進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人間充滿着天災與人禍,天災或許不可免,但人禍則當盡力預防,在大時代的戰亂中,沒有人是贏家,生命的損失更是無法挽回的悲劇,「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人當以和平爲念,勿輕挑戰端,人類福祉方能延續下去。

(作者爲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