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年盼到復耕 臺南農民忙整田插秧

進入春耕時節,臺南市後壁區許多農民早已開始下田整地,以準備接下來的耕作。(張毓翎攝)

臺南市後壁區上茄苳裡裡長黃昆茂創立品牌「植禾米」,自產自銷稻米多年,他期待新的一年能大豐收。(張毓翎攝)

曾文水庫水情穩定,今年嘉南一期作預計1月22日起供灌,臺南市後壁區是臺灣西部最大的糧倉,歷經去年一整年的休耕,終於盼到復耕,稻農陸續開始整地,以利後續作業,而少數非灌區的農地,則已經進入插秧階段,農友期待這一期作能大豐收。

後壁近3年已有4次休耕,包含2022年一期作輪值大區輪作,2021年一期作和2023年一、二期作因缺水停灌,衝擊許多產業鏈的業者;而2024年一期作原本當地也輪值大區輪作應休耕,不過農業部評估今年不缺水、水庫滿水位,日前宣佈大區輪作暫停實施一年,讓農民在一期稻作能如期復耕。

農友說,後壁這幾年頻繁休耕,不僅造成實耕者、碾米廠或農藥資材等業者,收入連帶大幅減少,損失慘重,甚至不少青年離農轉做其他工作求溫飽,長期下來,不利整個稻作產業的發展,去年年中很多農友、業者都向地方民代和農政單位反映,今年若不缺水,就應放水給農民灌溉。

進入春耕時節,許多農民早已開始下田整地,以準備接下來的耕作,後壁區上茄苳裡裡長黃昆茂創立品牌「植禾米」自產自銷稻米多年,他說,因應氣候變遷,早澇交替成常態,他會承租非灌區、靠井水灌溉的農田耕作,像去年雖然水庫停灌,仍有少部分農地可以耕作,才能維持一定供給量。

黃昆茂提到,去年嘉南平原休耕稻田增加,使得溼谷每百臺斤收購價最高達1270元,市場售價稍微調漲,消費者多半都接受,而今年契作價每百臺斤也有1050元,但秧苗成本、代耕工資都上漲,對農民負擔不小,新的一年,還是希望風調雨順,稻米的品質顧好,價格自然就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