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變胖還是水腫?「一個動作」教你有效辨識

▲許多民衆容易將水腫和肥胖搞混。(圖/Unsplash,以下同)

記者曾怡嘉/綜合報導

最近好像變胖了,到底是真胖還是水腫呢?想要區分兩者必須觀察身體的變化,其中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壓痕測試,若按壓後肌膚留下凹陷,這個凹陷持續幾秒或是更久時間才恢復原狀,這就稱爲水腫。除了按壓,還有幾點方法教你辨識。

#是否有壓痕

用拇指或食指輕輕按壓懷疑水腫的部位,例如腳踝、小腿或腹部。如果按壓後皮膚留下一個凹陷,並且這個凹陷持續幾秒鐘甚至更長時間才恢復原狀,代表體內有過多的水分積聚,這是水腫的典型特徵。而肥胖的皮膚則通常具有彈性,按壓後凹陷會立即消失,不會留下明顯的痕跡。

#腫脹部位是否特定

水腫通常影響身體的特定部位,而不是全身均勻分佈。常見的部位包括腳踝、腳、小腿、手、臉部和腹部。 水腫的部位也可能因體位而異,例如長時間站立後,腳踝和腳部水腫會加重。 肥胖則通常表現爲全身脂肪的增加,雖然某些部位的脂肪堆積可能比其他部位更多,但它通常不會像水腫那樣集中在特定的部位,而且脂肪堆積會呈現較爲均勻的分佈,而非侷限於某個區域。

#隨着時間是否有變化

水腫的嚴重程度可能在一天中有所變化,通常在一天結束時或長時間站立或坐着後會更加明顯。 這是因爲重力導致體液積聚在下肢。 睡覺後,水腫可能有所減輕。 肥胖則相對穩定,不會因爲體位或時間的變化而有顯著的波動。

#皮膚的觸感

水腫的皮膚可能感覺緊繃、光滑,甚至有些發亮。 而肥胖的皮膚則通常具有彈性,但可能較乾燥或粗糙,也可能出現妊娠紋。

#體重增加是持久還是暫時

雖然水腫會導致體重增加,但這種增加通常是暫時的,並且與體液的積聚有關,而不是脂肪的增加。 肥胖則代表體內脂肪組織的長期增加,體重增加也更加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