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廚餘變有機肥料 雲林縣府申請專利將上市

雲林縣長張麗善(右二)上任推動的第一個政策即禁廚餘養豬,爲去化每日40公噸廚餘,又想出做成肥料的主意。(本報資料照片)

’’雲溉肥’’是按比例調配生廚餘、熟廚餘混合成雲林有機質材料。(周麗蘭攝)

「從土地到餐桌」教導民衆友善的糧食系統概念,雲林縣府跨一步,讓「餐桌回到土地」,環保局3年多來把每日回收的40公噸做成有機資材,今年申請專利將上市。縣長張麗善表示,原物料上漲,肥料也漲價,「雲溉肥」將以成本價供應雲林農友,而且它友善環境,從土地而來又迴歸土地。

雲林縣全面回收生廚餘、熟廚餘的契機是4年前外國爆發非洲豬瘟,張麗善上任推動的第一個政策即禁廚餘養豬,爲去化每日40公噸廚餘,又想出做成肥料的主意。

生廚餘在二崙鄉公所清潔隊破碎,熟廚餘由虎尾清潔隊瀝乾送到化制廠做成肉骨粉,二者送到麥寮六輕南亞資源回收處,按比例調配混合成雲林有機質材料「雲林2號」,目前每月生產5000包,到今年6月已做出近22萬包。

環保局指出,在禁止廚餘養豬前,雲林縣2018年的廚餘堆肥處理佔43.40%、2019年驟升至97.30%,2020年已達100%。

「雲林2號」有機質在未申請肥料證之前,提供農民、社區、機關、校園、民衆免費取用,需要者可向各鄉鎮市公所登記索取,農民使用口碑良好。

今年環保局申請肥料登記證,正名爲「雲溉肥」,年底將上市販售,價格未定。

縣長張麗善表示,這幾年原物料上漲,進口肥料也很貴,農民負擔提高,「雲溉肥」經過3年來不斷調整配方,施肥效果相當好,未來會以成本價供應,讓農民易於取得又環保又便宜。

張麗善強調,雲溉肥更重要的意義是友善環境,它不是化學肥料,是把廚餘菜渣又迴歸泥土,達到歐盟提出的綠色新政「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