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帶切除仍能挑戰合唱 「無聲之音」用食道語出希望

沒有聲帶也能唱歌!嚴重咽喉癌等患者,全喉切除手術後失去聲帶,得練習「食道語」說話,往往練習數月一口氣也只能發2個音。但10多名病友組成合唱團「無聲之音」,挑戰登臺。

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广部督導葉靜雯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說明,臺灣每年新增喉咽癌患者數百名,雖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但每年仍有近百名患者須接受全喉切除手術。術後除了須注意感染、復發等風險,更因切除範圍包括了人們賴以發聲的聲帶,需另在頸部做永久造口才能呼吸,對於發聲及呼吸功能造成很大影響。

葉靜雯指出,功能及外觀上的巨大改變,對病友及家人身心造成極大衝擊,因此無喉者術後言語復健及心理重建是漫漫長路。要能重返社會,須努力克服生理限制、走出情緒低谷、積極接受各樣復健,學習「食道語」,以便與人溝通。

資深語言治療師蕭麗君說明,食道語的發聲原理就像「打嗝」,氣流通過上食道括約肌產生震動,發出聲音,成爲音源。但總不能等打嗝才發出聲音,因此要練習主動把空氣注入食道、發出聲音,並且要配合同步控制舌頭口型,才能發出語音。

每個人的練習進度會不太一樣,蕭麗君指出,平均來說,患者前面1、2個月都在練習發出聲音,要花3到5個月才能講出2個字的詞,練習1年才能穩定講出2、3個字。

婦聯聽覺健康基金會今年承辦臺北市聽覺與聲音機能障礙類生活重建方案,針對15歲以上臺北市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提供不同以往的重建模式。在基金會執行長管美玲靈光一閃,與蕭麗君討論能否組建「無喉者合唱團」,督促病友們一起練習。

蕭麗君說,合唱要整齊,要熟練地與其他人同時發出聲音,還要連續發2到3個音,大家的聲音又要同時,對患者來說是一大挑戰,但這些訓練都讓大家講話有所進步;而且食道的彈性不如聲帶,聲音其實相當平坦,程度較好的病友若能挑戰練出一點點音高差異,在平時講話時,也可以讓聲音更自然。

歷經4、5個月的練習,這10多名無喉者組成合唱團,並命名爲「無聲之音」,盼「無聲」但「有音」成爲全新的希望。並將於今年12月7日下午2時在臺北市林森南路美齡樓的「聽健新未來」活動上,以食道語歌唱,展現訓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