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變革傳統發展模式——訪江西廣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海濱

來源:經濟日報

近年來,衆多民營企業堅持走科技創新和品牌發展之路,成爲“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就公司創新發展,特別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民營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及深遠影響,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江西廣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海濱。

記者:如何看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並部署一系列重大改革?

李海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方向,我深受鼓舞。全會再次強調“兩個毫不動搖”,給民營企業吃下了“定心丸”,提振了我們奮進新徵程的精氣神,鼓舞了我們實幹興業和創新發展的信心。

全會提出,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極大增強了民營企業加大科技投入、促進轉型升級的信心。我們將以科技創新爲核心,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無機非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會還明確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這既有對新行業新賽道的培育,更有對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對激發民營企業發展潛力,實現企業高效管理,在製造業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係,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具有重要意義。對企業而言,我們要進一步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建立健全產業發展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促進碳酸鈣等無機非金屬材料向戰略性、新型功能材料轉型升級。

記者:企業如何用好國家政策加快創新發展?當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海濱:近年來,廣源集團充分利用國家、省、市各項產業發展政策,公司產品在傳統領域不斷煥發新活力的同時,新產品、新技術對企業發展的貢獻超90%。

民營企業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我們將勇立時代潮頭,堅定信心、鼓足幹勁,把握時代發展的良好機遇,自覺肩負起時代使命與歷史責任,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聚焦主業、做強實業,加大在智能製造、技術改造以及科技研發等方面的投入,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製造強企。

記者:如何理解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

李海濱:高質量發展不僅關注經濟增長的量,更強調經濟質量、效益和可持續性。新時代是充滿活力、充滿希望、充滿挑戰、充滿機遇、充滿創新的時代,對於民營企業而言,要在新時代實現新作爲,必須對傳統的發展模式進行深刻變革,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科技創新水平和生產的智能化水平,以此打造並持續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讓企業在發展浪潮中行穩致遠,爲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發揮民營經濟應有的作用。

新材料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支撐,是國家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產業方向。近年來,中國新材料產業進入發展加速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市場機遇和發展前景良好。民營企業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爲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新產品、新應用研發,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

同時,順應數字化、信息化轉型浪潮,廣源集團打造智能化智造基地,企業生產製造的自動化程度顯著提升。廣源集團將不斷優化企業頂層設計,確保與國家戰略、經濟政策同頻共振,爲助力“雙碳”目標達成積極賦能,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記者:當前,集團發展面臨哪些困難?對行業發展有何建議?

李海濱:一是人才需求。廣源集團對博士、碩士以上高學歷、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大,亟需以高精尖人才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科研人才入駐企業後並不能完全實現“即插即用”,主要還是依靠企業自身培養,希望加強人才政策支持,促進高校與企業關於應用人才的合作培養,強化人才培養專業對口。二是希望加強對產業發展的政策引導和支持,特別是工信、科技方面的政策支持,規範無機非金屬行業發展標準、健全產業發展鏈條、拓展產品應用新賽道,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劉 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