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共“繪”新時代魚米之鄉

9月11日,江蘇“堅定信心、鼓足幹勁、勇挑大樑——奮力書寫‘走在前、做示範’新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活動第十八場——“深化農村改革 賦能鄉村振興 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專場新聞發佈會在南京召開,介紹近年來江蘇農業農村相關工作。

劉燁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據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季輝介紹,隨着農村改革不斷深化,江蘇農業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和發展,2023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935.6億元、居全國第6位。同時,江蘇省以佔全國3.2%的耕地,生產了全國5.5%的糧食、7.6%的蔬菜、3.4%的肉類、6.6%的禽蛋和7.3%的水產品,實現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總量平衡、口糧自給、調出有餘。

今年以來,江蘇農業農村發展繼續保持良好勢頭,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季輝指出,其主要表現爲“三增、三快”——夏糧面積增、單產增、總產增和農業重大項目落地快、鄉村建設推進快、農民收入增長快。全省夏糧面積3738.2萬畝,比上年增17.4萬畝,單產382.7公斤/畝、增4.5公斤,總產286.1億斤、增4.7億斤,夏糧總產再創歷史新高。項目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和綠色農業得到大力發展。鄉村建設水平提升,投入27.2億元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民生活品質。經濟薄弱村提升行動深入實施,全省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23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去年的30488元。

季輝表示,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錨定推進農業現代化走在前重大任務,持續推進高水平建設農業強省七大專項行動,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務落實,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在落實行動上,將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改革發展任務。

聚焦“糧食安全”,完善多元化食物供給機制。實施糧食單產提升三年行動,推動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健全種糧收益保障機制,推動食物多元化供給,加強“菜籃子”綠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設,推動海洋漁業向“深藍”拓展。

聚焦“聯農帶農”,完善新型農業經營機制。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家庭農場集羣發展,支持家庭農場聯合組建合作社。實施“新農人”三年培育計劃,開展涉農人才定向委培、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引導農民參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健全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風險保障等制度。

聚焦“共同富裕”,完善強村富民長效機制。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實施農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因地制宜做足“土特產”文章。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推廣鄉村公共空間治理,探索融合經濟、服務經濟、飛地經濟、投資經濟等新路徑。構建促進低收入人口增收長效機制,實施一業富民、一技在手、一崗兜底“三個一”工程。

聚焦“人地關係”,完善農民權益保障機制。深化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抓好第二輪農村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試點。穩慎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支持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予以盤活。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和保護,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驗收、管護機制。

聚焦“協同聯動”,完善城鄉融合發展機制。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財政金融支農16條”政策落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重點建設好3000個和美鄉村和39個片區。抓好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範化整省試點,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加強縣鄉村一體統籌發展,抓好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城鄉教育集團、緊密型醫共體、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等建設,帶動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江南時報記者 戴鳴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