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探秘佛山 邂逅一場文化賦能之旅

每當夜幕降臨,位於佛山市禪城區祖廟博物館東門一側的嶺南天地又變得火熱起來。青磚古巷裡,簡氏別墅門前的藝術噴泉,水流“輕歌曼舞”。進駐嶺南大屋的毋米粥、黃祥華養生館等老字號門庭若市,同樣火爆的,還有HEA龍獅文化館、龍塘詩社《精武魂》話劇以及風格在地化的星巴克、哈根達斯……7月31日至8月3日,從全國各地趕來佛山參加2024“全國融媒體主編佛山行”(以下簡稱“融媒行”)的各位媒體嘉賓剛剛落腳,便在主辦方的推薦下自發前來嶺南天地,一睹這個遠近聞名“文化+旅遊”示範區的風采。

嶺南天地的魅力就是佛山的魅力——作爲嶺南廣府文化重要的發源地,佛山文化底蘊深厚,功夫、醒獅、陶藝、工匠、美食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譽。近年來,依託強大的產業基地,佛山在珠三角地區率先開啓文化賦能的探索,優秀傳統文化與製造業、文旅等元素跨界融合,爲嶺南廣府文化的“雙創”工作作出重要貢獻。

文化+旅遊傳統與現代相融打造文化出圈密碼

嶺南天地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曾經的佛山城區第一街——東華里古建築羣。2007年,佛山市政府啓動了東華里歷史文化街區的舊城改造工程,在“保護歷史、延續文脈,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建設原則指導下,改造方瑞安集團完整保留街區內部22棟文物建築,128棟歷史建築和8條歷史街巷的整體風貌,最大程度保護石板路、水磨青磚、鑊耳封火山牆以及騎樓、蜿蜒街巷等嶺南特色建築、並在保留嶺南神韻的基礎上,運用拱廊、雕塑、彩繪、彩燈等現代裝飾打造文化景觀,讓新與舊、傳統與現代相融共生。

在運營上,項目所在的禪城區制定專門優惠政策,推動將極富地方特色的當地百年老店、傳統老字號請進來、傳下去,黃祥華如意油祖鋪、石灣米酒等一衆“老字號”的進駐,讓嶺南天地部分恢復了傳統業態的“原汁原味”;政府更通過專門政策引導支持嶺南天地等商業體招引國際品牌、國潮品牌、文創品牌首店、旗艦店、形象店、體驗店等。潮流時尚品牌KANGOL、AAPE,文化創意品牌“貓的天空之城”,品質餐飲Shake Shack、星美樂等“首店”入駐嶺南天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嶺南天地先後招引了近150家商業品牌的佛山首店、旗艦店等集聚經營。目前,嶺南天地商圈共有356個品牌商戶進駐經營,其中文化類商戶達178家,年營業額超12億元。

“嶺南天地不僅是商業中心,也是一個文化窗口。”佛山市禪城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楊濤表示,嶺南天地是佛山和華南地區連接國際潮流的門戶,也正是政府希望通過文旅產業賦能城市更新所追求的理想效果。

嶺南天地並不是佛山唯一的“網紅打卡點”,近年來,無論是珠三角年齡最大的鹽步老龍,還是坐擁“食在廣州 廚出鳳城”金字招牌的順德美食,又或是媲美貴州“村超”的佛山“西甲”、“銀河唯一”的龍船漂移,佛山不少景點頻頻“出圈”,“佛山文旅資源十分豐富,歷史上更不乏風流名士,有如此深厚的底蘊,在適當的時機下,一個簡單的事件,甚至只是一個關鍵詞,就有可能‘引爆’這座城市的口碑。”經過4天調研,多位媒體嘉賓對佛山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文化+製造用文化摘取產品價值鏈最高點的“明珠”

在今年6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佈的全省文化和旅遊產業賦能城市更新十大優秀案例名單中,以嶺南天地爲代表的佛山古鎮老街區與美陶灣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均榜上有名。本次調研的一個重點地點便是昔日“南國陶都”的最新形態——美陶灣。

本次考察調研的美陶灣是佛山市十大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之一,區域內包含南風古竈、石灣公園、紅衛崗、柒號陶倉研習基地等組成部分,將構建“文化+創意+跨界+時尚+體驗”的產業生態圈。本次融媒行主要調研了南風古竈及柒號陶倉研習基地兩大地點。其中,柒號陶倉研習基地定位面向全國高校的研習基地和融合多元文化的國際藝術社區,園區2022年7月正式啓動改造,2024年2月基本完工,將爲泛藝術與文化產業人羣提供交流、交易、交友的“雙創”平臺。

“我們的主要方向是文化與製造相結合,這種方式不僅限於設計層面,更重要的是提升美學理念,建立起自身的美學體系。”佛山市石灣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先錦表示,提升美學思辨和修養,通過設計和技術手段實現美學理念,最終體現在產品上,這纔是美陶灣的核心價值。

劉先錦提到,美陶灣積極引進全國範圍內具有美學思辨能力的藝術家和理論家,共同探索和創建新的美學供給體系。美陶灣星光文化產業園裡還設置了國際工作交流室、公寓、藝術展館等多種文化設施,旨在打造綜合藝術園區,以文化推動產業的整體發展。引入更多國際和國內藝術家,並設立常駐工作交流工作室。目前,美陶灣已吸引多位國內外優秀藝術人才進駐,最終打造從研發、美學理念建立、生產到銷售及售後的完整陶瓷產業鏈。

除了文化賦能“三舊”改造,將“非遺”與“有家就有佛山造”相結合,也是探索的重要方面。在西樵香雲紗基地,香雲紗(坯紗)織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紹景向調研嘉賓介紹了香雲紗的織造、染整等工序。實際上,香雲紗早已藉助佛山製造走向全國。2018年,佛山格萊斯瓷磚與張紹景達成合作,運用特殊墨水技術和專利香雲紗雅光釉等工藝疊加呈現,進一步使香雲紗瓷磚的紋理與釉面有機結合,推出香雲紗瓷磚“紋錦”“原生”“悅色”“意象”四大系列產品,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陶瓷行業新銳榜“原創設計產品金獎”。如今,格萊斯瓷磚的香雲紗瓷磚暢銷全國,張紹景也跟隨格萊斯瓷磚到多個地區推廣香雲紗這個非遺品牌。此外,張紹景更用香雲紗染色的材料薯莨液結合貴州蠟染,做出扎染的產品,得到了市場的歡迎與認同。

“在廣東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區,不少城市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爲後盾,在形象建設和文化產業方面發生顯著變化,佛山正是典型代表。可以說,如果沒有製造業,佛山的文化也就失去了根基和特色。”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會長、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館館員、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原社長劉海陵表示,廣州、佛山、中山、惠州、東莞等地的文化都緊密地與民衆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它們並非孤立地爲文化而文化,生活本身就是文化的體現。他建議,文化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除了文創設計,還應在更多維度中加強探索,如通過文化理念融入產品設計、營銷策略及企業價值觀中,推動製造業升級,以實現更深層次的文化經濟一體化等。

文化+社會治理用文化促進基層農村“美美與共”

文化的價值往往並不能用金錢衡量。本次調研中,多個調研項目在“文化+社會治理”取得的“雙贏”,讓調研嘉賓讚歎不已。

順德北滘德雲居項目是北滘碧江村實現產業振興和文化振興“雙贏”的典型案例。德雲居由碧江村一片古民居活化而成,保留了嶺南院落的傳統風貌。從初創至今12年裡,德雲居由當初一間小院打造成爲如今開放式格局的美食天堂。德雲居創始人蘇志潛作爲北滘餐飲業協會會長,更將德雲居打造成爲粵菜研發基地,通過“和味北滘”IP的打造,將吊絲丹竹筍、黃龍冬瓜、欒樨等地標食材融入菜式當中,展現北滘鄉村的“寶藏味道”。

在載體建設上,德雲居不但參與“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傳統村落”碧江村村容村貌建設,與農村共享基礎設施,更打造“昇平劇場”作爲村民的休閒場所,實現與村民“美美與共”。如今,不少村民利用德雲居和碧江村的文化輻射能力實現收入增加,碧江村也有望成爲北滘首個“億元村”。

探索不止一種路徑。在佛山市南海黃飛鴻中聯電纜武術龍獅協會大堂,一面大鼓吸引了嘉賓的注意。“大瀝橫江村委會贈”的字樣顯示出協會與周邊社區村居的睦鄰友好關係,旁邊數十面錦旗中,多面錦旗上寫着“最美志願者”等字樣。協會教練葉仲明表示,舞獅隊常年堅持公益,除了按當地傳統,爲民間慈善活動義務舞獅外,也經常帶領學員開展志願活動。而在三水區,佛山“西甲”由最初的企業職工足球賽發展成爲如今火爆的“灣區世界盃”,切實加強了新佛山人的精神生活和城市歸屬感。此外,祖廟塔坡社區利用塔坡誕增強居民的文化歸屬感;南莊紫南村通過將“廣府家訓”內核植入村規民約,打造“仁善紫南”;禪城區打造飛鴻聯盟羣防羣治品牌,武館弟子跟隨警方參與基層巡邏;南海丹竈、獅山引入“文產特派員”,推動人文鄉村建設,將城裡的資源和人氣有效導入鄉村,都是“文化+社會治理”的有益探索。

“維繫倫理道德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方面,而文化本身就具有教化的作用。”廣東省文化學會會長、中國晚報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周建平表示,在推廣“百千萬工程”相關工作中,文化下村不但提高了村民的審美意識,也提高了他們的公共服務意識。他建議佛山在不斷探索的同時,也可以多借鑑兄弟城市的優秀經驗,讓“軟實力”轉化爲鄉村發展的“硬支撐”,激發基層社會治理的新動能。

文 記者 張聞圖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