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諾貝爾獎得主背景,我沉默了...
這兩天最熱的話題莫過於諾貝爾獎了。
隨着經濟學獎的頒佈,2024年所有獎項均名花有主。
出於好奇,深扒了下今年諾獎得主的個人經歷和成長環境,我沉默了。
我發現了,孩子成才的三個秘密。
01
— Dr小魚 —
秘密1: 科學界沒有公平,
良好的家庭環境永遠是孩子的後盾
科學領域很殘酷,因爲這裡沒有人人平等。
頂級科學家之所以能成功,很多部分原因是贏在了起跑線,誕生在了合適的家庭。
絕大多數諾獎得主背後一定是有個精英家庭在做後盾,這讓他們能在肥沃的土壤裡成長、成才、成功。
今年多位諾獎得主的家境非同尋常,有些甚至是豪門貴族。
文學獎得主韓國女作家韓江,出生在“作家之家”,從小就在充滿文學的氛圍中長大。
其父韓勝源,韓國文壇代表作家之一,1988年獲得李箱文學獎,這是韓國最重要的文學獎之一,韓江14歲確定走上作家之路,多多少少受了父親的影響。
哥哥韓東林以小說集《幽靈》享譽文壇,弟弟韓江仁首爾藝術大學文學創作系畢業,同樣也寫小說。
最搞笑的是,韓江丈夫洪榮熙,既是韓國慶熙網絡大學教授,也是著名文學評論家。
整個作家DNA都動了!
物理學獎得主是傑弗裡·辛頓和約翰·霍普菲爾德。
傑弗裡·辛頓家世顯赫,族譜往上數幾代,代代一個維基百科。
比如其曾曾祖父喬治·布爾被稱爲邏輯學的牛頓,曾曾祖母瑪麗·埃弗里斯·布爾也是數學家;堂姑瓊·辛頓核物理學家,曾參與曼哈頓計劃;辛頓的爸爸霍華辛頓是昆蟲學家,劍橋大學教授...
約翰·霍普菲爾德家世雖比不上辛頓,但也出身書香門弟,其父母都是物理學家。
(圖|辛頓家譜)
3位化學獎得主是大衛·貝克、戴米斯·哈薩比斯和約翰·江珀。
其中哈薩比斯父親是希臘裔,曾是創作歌手,母親是新加坡華人,自己做生意,兩人還是老師。
貝克父親是物理學家,母親研究天體物理和大氣科學,妻子漢內萊·魯奧霍拉是芬蘭出生的女科學家。
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維克托·安布羅斯和加里·魯夫昆,這兩個獲獎者家庭相對普通一些,不過依然有着上進努力的家風。
加里·魯夫昆出生在猶太家庭,父親是土木工程師,母親雖爲家庭主婦,卻不斷學習,年近50拿了個心理學本科學位。
唯獨維克托·安布羅斯在農場長大,但其母親梅麗莎是一名作家。
(圖|維克托·安布羅斯(右)與加里·魯夫昆(左))
僅僅從這6位諾獎得主身上我們就看到了家庭存在的相似性。
實際上關於家庭條件對諾獎得主的影響,恰好前幾天普林斯頓、賓大沃頓商學院、達特茅斯學院及帝國理工4位研究人員就專門做過的調查發表了文章。
他們研究了123年內(從1901年到2023年間)715位來自44個國家的各個科學類(排除和平獎和文學獎)諾貝爾獎得主的家庭背景。
重點分析他們父親的職業和收入,來推測頂級科學家的出身與其取得成就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假設如果天賦和機會是均勻分佈的,那諾獎得主應該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即出身與成就之間無明顯的規律。
然而現實並非朝着理想假設的方向前進,實際諾獎得主的家庭背景與成功存在極大的關聯。
大約一半(50-60%)的諾獎得主來自收入和教育水平排名前5%,即經濟社會地位很高的家庭。
這再次印證了科學界的機會分配集中在一個羣體,它並不公平。
(圖|諾獎得主父親的收入及教育程度百分比)
這種不公平性在性別差異上尤爲明顯,調查的715諾獎得主,女性只有28位,她們的家庭背景更加精英化,其父親的收入和教育水平比男性更高。
(圖|女性和男性諾獎得主父親的收入和教育程度百分比比較)
經過量化分析,研究人員還發現:諾獎得主父親最常見的職業是企業主(佔比高達15.36%),其次是物理學家和醫生,教授和講師、工程師緊隨其後。
這些職業社會地位高、收入高,往往父母受教育水平也高,孩子進入科學領域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而只有3%的諾獎得主在農場長大,比如今年醫學獎得主維克托·安布羅斯。
從1901到2023年這120多年裡,諾獎得主社會經濟背景雖有呈現多樣化的趨勢,機會在擴展,但擴展的速度緩慢,多數依然是精英家庭出身。
(圖|1901-2023年來諾獎得主父親的平均收入和教育水平排名)
所以從概率來看,如果出生在普通家庭,未來孩子想在科學領域成功的機會相當小。
絕大多數孩子,即便有潛力與諾獎得主一樣嶄露頭角,往往因爲生計而忙碌奔波,能走上科學界舞臺的依然是鳳毛菱角。
研究人員也估算約90%的科學人才未來發揮其潛力,成爲「遺落的科學家」。
科學領域拼天賦,但更拼的是家庭,一個家庭的經濟條件、社會資源、家學淵源。
剛看到這篇新鮮出爐的論文時,又聽見媒體上播報的最新諾獎得主的歡喜,內心多少有點失落,有點惋惜,多少有天賦的孩子因爲沒有機會,集體走向平庸,一生都困在了「血汗工廠」裡?
當然悲觀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這種機會公平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
作爲一個普通人、普通父母,儘可能爲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氛圍。
即便他未來依然是普娃,但至少不用衣食發愁,可以追隨所愛。
02
— Dr小魚 —
秘密2:成功是會走彎路的,
要敢去捅一捅世界
看完諾獎得主的家庭,我又去細數了下諾獎得主本人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不得不感嘆一句:
要是按照他們這種走彎路上癮的節奏,絕對會逼瘋一大批中國家長。
這屆走彎路代表人物就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傑弗裡·辛頓。
前面提到辛頓來自學術世家,家族名人衆多,但他的學術之路異常坎坷。
雖說一路是名校,可他在退學和換專業之間反覆橫跳,把別人沒走過的錯路走了個遍,拿諾獎之前學術冷板凳坐了30來年。
高中在他口中的「二流公立校」克里夫頓學院就讀,這裡盛產牛劍苗子,還出過3名諾獎得主,也就是在這裡辛頓有了要了解大腦如何運作的目標。
18歲到25歲,我們國內家長眼中最重要的學術積累期,在辛頓這成了瘋狂的折騰之旅,完美展現一個年輕人的熱血狀態。
在劍橋大學,他就“二進三換”。
剛入讀時學習物理、化學和數學,但因數學不好,一個月後退學直接跑去倫敦gap,各種浪蕩。
第二年改修建築學,結果一天也忍受不了,又轉去學哲學,依然半途而廢。
這要是遇到箇中國爹媽,還不被罵個狗血淋頭或是氣個半死?
哲學過後,不安分的他又轉去修讀物理和生理學,但沒生物學背景,整個學術過程十分艱難。
熬到拿到實驗心理學本科學位後,對本科教育失望至極的他選擇當起了木匠!
對,沒錯,劍橋畢業去做木匠,連他劍橋教授父親都學起了中國爹媽式嘮叨與PUA。
一年之後放蕩不羈的他發現靠木匠無法謀生,也不能瞭解大腦,決定重回學術界,直接前往愛丁堡大學讀博,師從希金斯教授進軍人工智能,25歲纔算走上了正路。
但讀博時因堅持研究神經網絡和導師分歧不斷,博士畢業後趕上AI就業寒冬期,失業的他又去做了短暫的老師,沒過多久又跑去美國尋覓機會。
然而出師不利,唯有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接收了他,好在是能與一羣對神經網絡感興趣的學者工作。
博士後卡耐基梅隆大學圖靈獎獲得者Allen Newell捐助了他,辛頓這才真正展開自己的研究。
由於不願接受美國國防部的資助,將反叛精神進行到底的他果斷前往加拿大設立研究項目,加入多倫多大學成爲計算機科學專業教授。
在這裡他和學生創立的計算機視覺系統成了當代人工智能的基礎,他創立的公司後來也被谷歌高價收購。
辛頓跌宕起伏的人生,站在應試教育的角度來看是妥妥的一部走彎路、試錯史。
折騰了幾十年、犯了無數次錯、冷門領域耕耘數十載,在77歲高齡被世人皆知,延續上了家族榮耀。
我時常想,如果把辛頓這麼愛折騰的孩子放在我們的教育背景下長大,他的人生軌跡又是怎樣的?
是能一如既往放浪形骸,還是被條條框框、不允許犯錯磨平了棱角、磨滅了學術理想?
辛頓沒浪費時間做低效的卷,不盲目參與社會篩選,而是在真實世界裡學習,一旦發現不適合馬上抽身而退。
敢去搗鼓、敢去捅一捅世界的邊邊角角,經歷停滯期,在暗淡的學術環境中堅持自己的研究,保持獨一份的冷靜。
可以說辛頓的成功是大量試錯、敢於試錯的結果。
這是給我們家長最寶貴的一課:對孩子要保留開放性。
03
— Dr小魚 —
秘密3: 交叉學習,成爲跨界人才,
是AI時代雞娃的新方向
今年諾獎還有一個十足的看點:三項科學獎兩項都頒給了AI。
物理學獎花落兩位AI專家之手。
91歲的約翰·霍普菲爾德是美國地地道道的物理學家,出生物理學家家庭,頂尖文理學院斯沃斯莫爾學院物理學本科、康奈爾大學物理學博士畢業。
但他的學術背景不僅限於物理學,還涉足生物學和神經科學等,這讓他成功跨界發明了人工神經網絡。
前文提到的走彎路高手傑弗裡·辛頓是人工智能之父,求學階段物化生、哲學、建築學專業嚐了個遍,最後纔去到人工智能領域,堅持神經網絡研究。
化學獎頒給了生物領域,也披上了AI外衣。
在攻克蛋白質研究難題上,大衛·貝克研發的Rosetta以及德米斯·哈薩比斯和約翰·江珀設計的AlphaFold起到了顛覆性作用。
這三位AI的設計者同樣是跨界高手。
(圖|David Baker、Demis Hassabis和John Jumper(從左至右))
貝克在哈佛大學起初學的是哲學和社會科學專業,在閱讀《細胞分子生物學》後對探索蛋白質摺疊產生了興趣。
哈佛畢業後直接去加州伯克利分校讀了生物化學博士,博士後在加州舊金山分校也是在相關領域。
這跨度一般人難以企及!
約翰·江珀本科在範德堡大學修讀的是數學與物理學,碩士到芝加哥大學後攻讀理論化學,將機器學習策略用於蛋白質動力學研究。
希臘和華人血統的哈薩比斯是天賦型選手,也是斜槓青年,跨界人生相當精彩。
4歲學國際象棋,8歲學編程,13歲成國際象棋大師,16歲進劍橋大學計算機系,17歲進公司設計遊戲,多個遊戲成爆款。
遊戲事業乏了,29歲又迴歸學術圈進倫敦大學學院攻讀認知神經科學博士,研究成果在頂級期刊發表。
35歲創立著名的DeepMind公司,其開發的AI程序AlphaGo戰勝了世界圍棋冠軍柯潔。
今年諾獎的混搭出圈,讓交叉研究型人才成爲一種趨勢。
對於普通孩子而言,在AI時代,交叉學科、跨學科學習的實力越來越具競爭力,單一技能的侷限性將難以滿足多元化的需求。
跨界學習和實踐,培養高階能力,或許是未來雞娃的一種新潮流!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一個孩子根基能力的牢固性,這些基礎能力包括:內驅力、思辨能力、執行力、清醒的自我認知等等。
只要孩子的內核是強大而堅挺的,再去廣泛學習,持續更新頭腦,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爲一匹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