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李旭彬、陳伯義舉辦雙個展 引領觀衆重新觀看臺灣風景

陳伯義《地質紀念碑》系列—福山壩。

陳伯義《地質紀念碑》系列—樂野壩。

李旭彬《一路上的風景—復返》系列—登玉山途中ˍ圓主棱線。

李旭彬《一路上的風景—復返》系列—玉山主峰望北峰及雪山。

陳伯義《地質紀念碑》系列展場明亮。(黃子明攝)

李旭彬《一路上的風景—復返》系列展場幽暗冷靜。(黃子明攝)

陳伯義(右一)、李旭彬(右三)出席開幕式。(黃子明攝)

來自臺南的攝影家李旭彬、陳伯義正在臺北「非畫廊」舉辦《#景》雙個展,李旭彬踏尋一生登上玉山三千多次的嘉義前輩攝影家方慶綿足跡和視角,提出《一路上的風景–復返》系列作品,陳伯義展出4、50年前爲保護曾文水庫,在曾文溪流域興建5座攔沙壩,歷經時光及河川沖蝕,人造物成爲失去功能的人爲新地景《地質紀念碑》系列,兩位攝影家引領觀衆重新觀看臺灣風景。

李旭彬與陳伯義都是理工科背景出身,分別具有土木及水利海洋工程專業,這樣的理性訓練,讓他們從事感性藝術創作可以精準控制流程與重視工作方法,這些透過展出論述中紮實田調和事前作業規畫可以窺見;但展場佈置上,兩人卻顯現不同風格及氛圍;陳伯義的明亮、大尺寸視覺衝擊,可以去脈絡地直觀地景細節,對照李旭彬幽暗、縫補脈絡斷裂的陳列,讓人感受強烈對比。

李旭彬2019年受嘉義美術館委託,整理方慶綿拍攝玉山羣峰的攝影文物資產並做相關研究,發現拍攝過程所有資料付之闕如,因而萌生按圖索驥復返踏尋影像拍攝地點的計劃;相較於芳慶綿當年各項資源與科技的匱乏,李旭彬與學者、藝術家、劇照師、高山協作組成的團隊,事前對資料爬梳做足準備,也運用現代科技經衛星影像及3D地球景觀預做模擬,比對影像視角和光線方向,選定十幾處可能拍攝時間及地點。

在復返拍攝過程中,李旭彬發現這不僅是跨越80年時空和方慶綿的對話,也在不同歷史語境下,重新感受風景的變與不變。

陳伯義的《地質紀念碑》則是緣自去年與南藝大團隊溯源曾文溪計劃,在鄒族文化導師安孝明與獵人Basuya Yakumangana帶領下,探訪阿里山鄉伊斯基亞那(Iskiana)傳統領域,發現鄒族人對生活空間和自然環境,有着與平地人截然不同的意識,「在鄒語中沒有描述災害的詞彙!」啓發他對於土地與溪流的全新認知。

歷經文化與環境洗禮,陳伯義延續《窗景(莫拉克‧南沙魯)》、《後莫拉克》系列,探討環境正義,鎖定曾文溪上游數個攔砂壩,包括達邦壩、達德安壩、福山壩、樂野壩、裡佳壩及大埔壩,這些在1972年曾文水庫啓用後興建的水利工程,前5個位於鄒族傳統領域,它們破壞河川洄游生態,也讓世居於此的鄒族人生活樣貌被迫改變,如今不僅早已失去原設計功能,歷經自然沖刷切割,壩體留下許多水石雕琢的密碼,赫然已與在地環境融爲一體,成爲一座座自然化的人造紀念碑。

李旭彬、陳伯義的地景影像,透過人文與自然的時間軸線,正引領我們書寫並觀看臺灣另一種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