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14年金飯碗斜槓麵包師、作家、經營自媒體》辣媽郭雅芸:實現自己 就是最好的身教

照片來源:郭雅芸提供

當了爸媽後,我們不斷地鼓勵孩子勇敢追夢,卻忘了自己也曾經有夢,只是那個夢,被自己埋得太深、太深。

有人說,追夢不必怕來不及,只怕你不追。勇敢嘗試過,就算失敗了,也不會後悔。辣媽Shania,本名郭雅芸,人稱「麪包機女王」,臉書有38萬追蹤高人氣,至今已累積11本暢銷書,內容涵蓋了烘焙、料理食譜與心靈勵志,近期更迴歸金融本行,出版《存債致富》談債券。

郭雅芸育有一對兒女,當了媽後也沒忘了曾經的夢想。10年前,她爲了追夢,以及療愈身心俱疲的自己,毅然決然離開外商金融公司,捲起袖子揉麪團,成了麪包師。直到現在已年近50,仍不斷地在突破自己,過程一定辛苦,但她說:「這是我給孩子們的最好身教。」

依循內心,斷然捨棄14年金飯碗

郭雅芸擁有政大金融系碩士學位,畢業後隨即進入外商銀行工作,她很拚,不到30歲年薪就已經破百萬,儼然是人生勝利組。原以爲自己會一直這樣下去,卻在36歲時,離開許多人欽羨的金飯碗。

郭雅芸生了兩個孩子,都罹患嚴重的產後憂鬱症,「那時候我每天都在哭,白天累積的一些小挫折,到了晚上就大爆發,甚至連自己白天跟客戶開的小玩笑,都會糾結個沒完,加上工作不順,常常覺得自己很糟糕、不配得到所有東西。」她回憶道。

在職場上得不到快樂,加上育兒的崩潰,日子過得越來越迷惘。34歲時,丈夫鼓勵她參加明星培訓班,圓自己小時候的夢。郭雅芸從小就很有表演慾,大學時也參加過政大的歌唱比賽,所以在明星培訓班時信心滿滿,表演唱跳零偶包,卻在驗收成果時深受評審打擊,明星夢碎,「我還是很慶幸,自己有去嘗試,雖然失敗,但沒有遺憾。」

不過,郭雅芸在做麪包這塊,則很有天分,「平時我在銀行交易所,分秒鐘都是金錢,步調非常快,雖然熟悉,卻越做越痛苦;而做一個麪包,從揉麪團、等發酵、烘烤到完成,都要花上好幾個鐘頭,步調雖慢,卻很療愈。」

最怕沒有錢,更怕父母失望

起初郭雅芸是利用假日做麪包,可以紓解壓力,上班時又能跟同事分享,「做麪包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挑戰性高,因爲它每一種型態,會因爲發酵時間、揉捏方式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同樣的配方卻可以做出很多不一樣的麪包,甚至是那些網路上討論度很高的麪包,我也想自己做做看。」越做越好奇、越做越期待下班,經營的粉絲團也逐漸起色,這才燃起郭雅芸想專心做麪包的心。

但因着天生高敏感,讓郭雅芸對他人目光很是介懷,尤其父母得知她要離職後,嘴巴雖然沒說什麼,但語氣與眼神都透露着「失望」,讓她覺得自己很不應該,「我爸媽對我成績很要求,希望我長大可以當老師、公務員,穩定就好,所以他們不能理解我放着銀行的高薪不領,跑去做麪包、做自媒體。」

反觀,郭雅芸的丈夫則非常支持,甚至還找了許多資料,鼓勵她去做想做的事。「從小在物質需求上,爸媽都儘量滿足,家裡也不窮,但不知爲何,我對『錢』缺乏安全感,所以在離職前,我最怕的就是沒有錢。」因此,郭雅芸在反覆確認自己的存款足夠讓她試兩年,才放心去闖闖看。

而行動派的她,在離職隔天馬上報名烘焙證照班,順利考取烘焙丙級執照中的麪包及西點兩類,成了各大烘焙教室及線上課程的講師。

親子關係亦母亦友,「在孩子願意給你管的時候,再管他」

身分轉換成自由工作者,一方面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的時間也變多了。郭雅芸兩個孩子目前一個高二、一個國九,她很慶幸孩子們到現在都跟她還是很有話聊,也願意分享學校發生的大小事。

郭雅芸笑說:「孩子很聰明的,當他們發現你找他聊天是爲了要說教,就會馬上找藉口逃走,跟青少年講話態度不能上對下,所以我跟他們對話都像朋友一樣,他們願意跟我分享他在玩什麼遊戲、遇到什麼人,我才能真正瞭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

其實,女兒也曾經叛逆過。郭雅芸憶及女兒國中時,因爲手機,爆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親子衝突。原本規定每晚10點前要收手機,女兒國中時開始想盡辦法拖延到11點,甚至以超仿真的假手機糊弄,親子間每到10點就開始吵架、諜對諜,鬧得很不愉快。

這讓郭雅芸認真思考「到底還要不要管?」,她說:「第一,我沒辦法承受孩子跟我的關係破裂;第二,對一個國中女生來說,社交是高需求,再怎麼禁止,她還是需要。所以我只能放手,必須忍過那段『孩子用手機用到1、2點才睡。』的時間。」所幸,女兒後來主動剋制用手機。郭雅芸強調,「孩子要自己經歷,父母也要忍住,才能讓孩子爲自己的選擇與決定負責,要調整也纔會是自願的。」

做麪包像人生,失敗了就站起來,重新出發

郭雅芸曾在書中分享,做麪包是人生縮影。做一次就失敗,不等於「我沒天份,只能這樣了」。應該是「該怎麼改進,下次我一定會更好」,任何作品都是不同階段的「成果」,並不是最終「結果」。

就如同她學的是金融,但現在的工作卻跟金融搭不上邊,也因爲這樣的經歷,郭雅芸能充分理解孩子還「沒有目標」的迷惘,也會困惑:「當興趣變成職業之後,是否還能享受其中?」

就讀高二的女兒選了跟他們夫妻截然不同的二類組,她坦承:「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媽媽,當孩子想走的路,是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多少會感到焦慮,因爲我沒經歷過,不知道那條路好不好。」話雖如此,但她仍是盡力不用自己的框架看待孩子。

郭雅芸一直認爲「讓孩子親身經歷,比起父母碎念一百句還重要」,孩子迷惘,就陪他探索,盡己所能給資源,「畢竟我自己也是一直到了30幾歲,才找到真正想做的事。」

她深知,「你永遠不知道你的未來會有什麼樣的轉變,成功沒有任何一個規則,但唯一通則就是不斷地付出、不斷地努力。」這也是郭雅芸給孩子的觀念,更是最好的身教。

年近50的郭雅芸,即將進入人生的下半場,她形容自己,就像那些低糖低鹽系列的麪包,看起來很樸素,但卻越嚼越香,這也是她對自己未來的期許,「面對那些跨不去的檻,停一下又如何?用耐心慢慢地去實現,總會回甘。」

延伸閱讀:

補習不是萬靈丹!名師林晉如:破除4迷思,父母做對2件事,補習費纔不會白花

高職學什麼》化工羣-化工科:通行所有產業,出路廣「薪情」好;數、理、化需不錯,細心和手巧是基本要求

段考不及格很正常?前三志願的學生補愈多?前建中數學名師陳建州:理解高中生態,評估補習與否的3指標

文章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