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國式現代化 臺灣可以有貢獻

旺報社評

「中國式現代化」於中共二十大後,已成爲大陸輿論的主旋律,今年6月習近平又提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放在百年曆史長廊,兩者都代表中國自鴉片戰爭後所致力追求的現代化,至今尚未完成。兩岸文化同源,無論「中國式現代化」或「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臺灣都可以有貢獻。

兩岸制度差異 殊途同歸

站在大陸角度,「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一體兩面、互爲表裡的話語體系。依據20世紀義大利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葛蘭西(1891年-1937年)的「文化霸權」理論,當中國大陸經濟、軍事實力、國際影響力及治理效能,進入世界前端時,領導人自然而然會從意識形態層面提出世界觀新論述,對內鞏固統治正當性,對外領導國際事務。

過去幾十年來,大陸改革開放總是面臨「左右之爭」,左是指蘇俄式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國家強勢支配下的有限市場,右則是指經濟私有化、政治自由化等,因而有「摸着石頭過河」的說法。1980年代,中共高層在左右之間激烈鬥爭、搖擺,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一錘定音「不爭論」,大陸終於聚精會神發展市場經濟、推行國企改革,2002年搭上WTO快車,自此走上「世界工廠」的道路。

近20年大陸國力快速成長,經濟發展模式幾經轉變,但政治路線問題一直是鍋蓋下的沸水。江澤民、胡錦濤,對民間政治參與戒慎恐懼,一旦出現組織化或理論化動作,都迅速撲滅,連薄熙來推動毛色彩濃厚的「重慶模式」都被叫停。胡錦濤任內中共意識形態開始向傳統文化迴歸,提出「和諧社會」、「榮辱觀」等觀念,但都是片段式的論述,並未發展出完整的論述。

習近平時代終結了「左右之爭」,也就是從「摸着石頭過河」演進爲「看見彼岸」,「中國式現代化」正是所謂的彼岸:第一,中共領導地位不僅基於社會主義思想,更是幾千年來「大一統」傳統政治文化所賦予;第二,黨政一體的治理體系與市場經濟、對外開放並不矛盾,治理重點是收入分配、環境保護、安全穩定,這些問題恰是西方社會「治理盲區」;第三,建立新型舉國體制、內循環與自主科技體系,確保極端情況下社會的運轉;第四,弘揚忠孝、仁義等傳統文化價值,並與現代文明進行連結。

人民過好日子 相偕彼岸

對於上述四點,臺灣並不陌生。兩岸制度差異源於五四運動後,知識分子、政治菁英的自由主義與共產主義路線之爭,但最終殊途同歸,都以中華文化爲本。大陸在毛時代曾犯階級鬥爭與人民公社的錯誤,鄧小平改革開放也滋生出腐敗與亂象,但都獲得平反與糾正,最終還是迴歸以公共利益、政府支配爲本,讓人民過好日子的正軌。臺灣在兩蔣時代實施「國家資本主義」,民主化後改採自由經濟,但「大政府主義」始終是臺灣的「深沉」意識形態,背後既有蔣經國時期政績的根基,也有基於中華傳統文化而依賴公權力的因素,格外重視經濟發展、注重均富。

兩岸政治體制最大差別,在臺灣採民主選舉制,大陸採體制培訓制,但其目的是相容相通的,就是照顧民生福祉、讓百姓過好日子、尋求社會利益最大公約數,而這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臺灣固然吸收了西方文化的自由、開放與多元,但也保留了中華文化的敬祖祭天、民胞物與等核心元素。

源自中華的臺灣文化具有3特色,第一,文化根源在大陸閩南、客家地區與1949年國民黨帶來的中原文化,並以此爲基礎,納入荷蘭、日本及美國文化元素,中華文化是基礎,絕非民進黨去中化所能撼動;第二,儒、道、釋與中國傳統信仰及回教、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等各種宗教信仰,都能自由發展、和諧共處;第三,開放的體制與中國人傳統的美德,讓臺灣走在全球科技創新最前端,中華民族吃苦耐勞的精神,正是臺灣科技業厚積薄發的動力所在。

從人口上看,2350萬的臺灣遠少於14億的大陸,但論及中華文化與中國現代化,臺灣應該對自己可以有貢獻具信心和底氣。將臺灣經驗、臺灣模式注入中國式現代化,讓融會中西的臺灣文化成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這纔是兩岸融合、心靈契合的真正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