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從爭取對臺話語權開始

旺報社評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2023年新年賀詞,對臺灣喊話「兩岸一家親」,未重複他在政協新年茶會上「與臺獨鬥爭」的發言。大陸對臺一向「軟硬兩手」,當解放軍戰機不斷穿越海峽中線,甚至進入我禁航區,國家領導人釋出溫和言論,顯然經過考量,也有政治意涵。

對臺工作需新思維

無獨有偶,剛升任中共外事辦主任的王毅,在黨媒撰文中提到「着力提升國際傳播力和話語權」、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等新觀點,中共外事辦爲涉臺領導單位之一,王毅的新表述在對臺工作上應同樣適用。習近平重申兩岸一家親、王毅要展現中國大陸「可信、可愛、可敬」新形象,希望能成爲大陸對臺政策的新方向。

大陸仍希望和平統一,但去年8月大陸對臺第三份白皮書坦承,臺灣民衆對大陸、對統一懷有「疑懼」心態。認識問題只是第一步,如何化解這種心態,考驗着大陸的戰略耐心和政治藝術。以民進黨政府延長役期爲例,民衆固然有「青年上戰場」的憂慮,但並不反對美臺深度合作、也不排斥加強軍備。這種心態不宜輕率以「臺獨」、「獨臺」或「拒統」概而論之,若用中性的概念形容,是一種「保臺」的意識。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慘敗揭示了「抗中保臺」路線走到了盡頭,抗中無法保臺,已經成爲臺灣主流民意的深刻認知。賴清德選後以「和平保臺」的概念試水溫,民進黨內、外雜音不多,說明了綠營也在反思「抗中保臺」的問題。事實很清楚,「保臺」並無爭議,爭議的是如何「保臺」。

臺灣社會「保臺」意識幾經流變,最早可追溯到日據時代對殖民者的反抗,光復後轉變爲對國民黨高壓統治的不滿,因而出現黨外運動與後來的民進黨。民主化後,在陳水扁操作下,「保臺」與統獨掛鉤,隨着大陸崛起、兩岸實力對比懸殊,更廣泛意義的「保臺」是:希望保留既有的制度、價值和生活方式,「維持現狀」與「保臺」產生了邏輯上的聯結。

臺灣特殊歷史境遇下產生的「保臺」意識,本質是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與當家作主的意願。兩蔣時期,退守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國際人格遭到西方拋棄,但在大陸幾十年文武並用的促統壓力下,美國又源源不斷給予臺灣軍事安全、社會價值、教育文化等扶持,臺灣社會自然而然產生了「親美保臺」的情感。大陸促統壓力愈大,臺灣就愈希望藉助美國的支持達到某種「對衝」或「平衡」,這無關民族大義或歷史情感,只是不安全感驅使下的本能選擇,回到人性比較容易理解。

臺灣可以成爲橋樑

借用大陸的辯證唯物觀,因爲過去40多年「親美保臺」是兩岸關係的「次要矛盾」,美中關係雖幾經波折,但始終以交流合作爲主調,臺灣在美中之間可以自如地扮演橋樑角色。如今情勢不可同日而語,美中關係進入結構性對抗、戰略性互疑、限制性交流的局面,「親美保臺」就成爲兩岸關係的「主要矛盾」。這就是中共在二十大報告中首次將「臺獨」與「外部干涉」並陳的意義所在。簡言之,北京向臺灣社會發出明確訊號:「親美只會害臺」。

一旦臺灣淪爲美中世紀對決的祭品,將是中華民族的悲劇,這不是「中國式現代化」應有之義。「中國式現代化」是臺灣在內所有中華民族的共同使命,最理想狀態是以中華文明爲核心的包容性現代制度模式,既不照搬西方,也不重回毛式階級鬥爭與大鍋飯主義,而要由兩岸摸着石頭,共渡「融一」之河來實踐。

秉持習近平新年賀詞,對臺工作單位要創新思維,爭取對臺話語權。好的政策要有正確的論述,民衆纔會接受。例如,大陸常講「保留武力選項,只是針對臺獨和外部勢力」,如果換一種方式表述:「只要反對臺獨、共促統一,就不考慮武力選項」,不僅可以消解臺灣民衆的不安全感,也會讓臺灣社會真正思考「統一有好處」的真諦。爭取對臺話語權是改善兩岸關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