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良語-泰國食品衝高值化 臺灣產業能量可助攻

臺灣在食品次級加工發展成熟,開發出各式不同的食品加工機。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來,東南亞多數國家都針對產業升級提出了工業4.0的相關政策,泰國目前也正積極推動轉型,尋求「農產品加工業」的改革。之所以要進行改革,其中最主要是因爲產能的不足,泰國希望自己成爲「世界的廚房」,因此大力的推動食品加工產業,讓整個產業鏈發達起來。

臺灣食品工業相當發達,我們可以提供的不只是單一的解決方案,因此根據商研院行銷所的分析,我國應該以「生態系」的方式解決泰國的相關需求。在這個「生態系」中,將食品工業中的上游,就是原料的產地;中游,就是食品加工的工廠或是生技產業所需的萃取等;從中游產品完成後的包裝與物流這些面向組合成完整的生態系,並採用各式先進的技術與解決方案,達到自動化、智慧與先進技術的整合。

臺灣的生態系有兩大特色,第一是智慧化,包括引進物聯網的設備來加值傳統的生產流程,或是以自動化的設備來達成更高產量的產出;第二是客製化,臺灣的業者都具備相當強的創新研發能力,可以針對不同的食品加工需求進行客制,提供給客戶最佳的解決方案。

根據商研院行銷所的研究與調查,臺灣的「食品加工生態系」可從不同方向解決泰國面對的特定需求。

產地與加工

在產地的加值上,爲了防止農作物品質欠佳或是不均,臺灣是運用智慧農業的導入,透過物聯網的感測器,農民可以清楚知道農田與作物的狀況,並整合自動化設備,讓澆灌、施肥、都可以透過系統完成,提升作物的整體品質,更可在作物的病蟲害初期進行遏止,避免農民血本無歸。

在加工製造方面,臺灣在中西文化下發展出多元的食品產業,因此對於各種食品加工的環節都有所發展。舉凡清洗、乾燥、切片、粉碎等流程,都有對應的機械設備,甚至可以做成全自動的產線,透過這些機具與解決方案,可以協助將各式農產品進行簡單的初級加工。除此之外,臺灣在食品的次級加工也發展成熟,開發出了各式不同的食品加工機械,可以針對不同製程進行機械的客製化,甚至可以做到全自動的生產線,除了提升產量外更可節省人力。

生技與萃取

前面提過,客製化是臺灣業者的特色,因爲具備相當強的創新研發能力,所以在材料或是技術上,都可以配合不同的需求來靈活應變。另一方面,在生技萃取的技術上臺灣也相當發達。例如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或超音波萃取技術等,都是透過先進的技術與設備,來達到將營養成分萃取出來的效果。

在進入後端零售或銷往下游的環節,有兩大面向,一是包裝,二則是物流。臺灣開發出各種不同類型的包裝機械,也應用了許多不同的包材,可以搭配不同類型的成品。在物流方面,臺灣都已導入冷鏈的系統或設備,使用適當的隔熱材料,讓產品能夠在最好的條件下被運輸,而這些設備也都可以應用在印尼與泰國,讓產品不再容易腐敗。

民以食爲天,食品工業是每個國家不可或缺的產業,而COVID-19疫情又使得保健食品的浪潮襲來。在這樣的環境下,食品加工產業與生技業的發展更是不可或缺。臺灣恰好在這些面向已有了發展經驗,也因此可將這些經驗與技術與世界分享,讓各國皆可讓食品達到更高值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