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僅八個交易日,如祺出行較發行價“腰斬”

從極度樂觀到極度悲觀,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生:7月19日,港股次新股如祺出行(09680.HK)大跌28%,報收18港元;連續三天大跌之後,已經較35港元的發行價“腰斬”,這一切僅僅距離該股上市只有八個交易日。

7月11日,如祺出行上市第三天股價一度衝破40港元,隨後短短一週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業內人士認爲,如祺出行主要收入來自廣州,而廣州公佈了相對並不樂觀的網約車營運數據;另一方面,投資者對網約車未來扭虧不抱希望,這也給後續要上市的出行企業蒙上陰影。

而此前7月2日,第一財經曾發表《如祺出行衝刺香港上市,平均每單交易額僅27.9元|IPO觀察》、《赴港IPO風起,“出行大軍”扎堆港股上市》等報道,關注到網約車集體赴港上市所面臨的市場風險。

網約車日均營收下滑

“這樣‘卷’下去不是辦法,企業目的是盈利,爲社會做貢獻。現在裁員裁了多少?廣汽也裁了不少。我們應該有個大格局,長遠、長期主義的戰略,而不是眼前去‘卷’。沒有效益企業不可生存。”6月6日,廣汽集團(601238.SH)董事長曾慶洪在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如是說道。

這種行業“內卷”,不僅僅發生在造車領域,在出行企業當中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祺出行招股書稱,於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如祺出行廣州網約車服務產生的收入分別爲7.14億元、7.68億元及9.53億元,分別佔網約車服務總收入的71.1%、61.7%及52.6%。如祺出行解釋:在廣州取得了快速增長,公司在廣州的成功亦促進了向周邊地區(包括佛山、珠海及深圳)的擴張,因爲能夠利用既有的品牌知名度,並將成熟的運營專業知識和管理系統複製到該等新市場。

7月7日,根據廣州市交通運輸局每月發佈的《廣州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市場運行管理監測信息月報》,從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廣州報備網約車數量從9.74萬輛增至12.12萬輛,註冊駕駛員從12.91萬增至13.85萬;與此同時,從去年12月到今年5月,網約車日均訂單量則從14.21單下降至12.22單,日均營收也從343.34元降至311.63元。

“我們向乘客收取的費用一般高於司機的行程收入。司機收入通常爲我們向乘客所收取費用的70%至80%。”如祺出行稱。如祺出行在招股書也表示,司機服務費佔成本的百分比由2021年的93.5%下降至2022年的85.2%,並進一步減少至2023年的77.6%。如祺出行解釋:主要是由於司機黏性增強,提供予司機的激勵減少,充裕的訂單資源及先進的匹配算法帶來穩定收入。

對此,有汽車企業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收入成本中司機服務費佔據了較高比例,可以通過提高運營效率、優化派單系統等方式,降低空駛率,提高司機接單率。

不過有司機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些出行平臺不惜以“價格戰”方式來爭奪市場份額,採取“動態折扣”策略,這直接影響了司機的實際收入,平臺在實施動態折扣時,更多是由司機來承擔乘客優惠的費用,也就是說平均每單收入裡面,司機拿到手的比例越來越低。

後續出行企業上市或蒙上陰影

上市8天時間股價就“腰斬”,如祺出行擁有產業資本和互聯網資本聯手支持,股價表現尚且如此,這也給後續赴港上市的出行企業蒙上陰影,“出行大軍”齊集港股上市的盛況到底還能不能出現?

上市後就大跌,不僅僅是如祺出行一家,連能夠盈利的也無法倖免:6月28日,經營順風車業務爲主的嘀嗒出行(002559.HK)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定爲每股6港元,上市不到一個月連續大跌之後,最新報收2.52港元。嘀嗒出行主要股東是李斌和蔚來等。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該公司收入分別是7.8億元、5.7億元及8.2億元。經調整利潤淨額分別爲2.4億元、0.84億元及2.3億元。

背靠廣汽集團和騰訊控股(00700.HK)兩個巨頭,如祺出行既有汽車企業巨頭的產業資本支持,也有互聯網資本支持。對消費者來說,用如祺出行最直接的體驗就是:約到的車大多數是廣汽旗下新能源品牌埃安,而用到出行地圖則是騰訊地圖。招股書顯示,赴港上市前,廣汽集團旗下廣汽工業持股比例爲22.68%,同樣廣汽旗下的中隆則持有12.84%,合計持有如期出行已發行股本總額約35.52%,騰訊控股旗下公司持股比例爲15.87%。

即將赴港上市的出行企業則包括:曹操出行於5月3日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並申請主板上市,主要股東是吉利汽車實際控制人李書福。2021年至2023年,曹操出行分別實現收入71.53億元、76.31億元、106.68億元;年度虧損分別是30.07億元、20.07億元、19.81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近70億元。另外,享道出行也計劃於下半年赴港上市,目前尚未披露招股書,天眼查資料顯示,其股東是上汽集團、阿里巴巴、寧德時代等。T3出行尚未提出上市時間表,主要股東是東風汽車、長安汽車、騰訊控股、阿里巴巴等。

“門檻並不高,只能一直‘卷’。”玄甲金融總經理林佳義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些網約車公司護城河並不深,對消費者很難提價,公司也都遭遇盈利難題;目前一級市場投資資金趨於緊張,能投的錢都投得差不多了,迫使這些企業轉向二級市場尋求資金。網約車企業的集體上市,也反映了當前共享經濟模式面臨的資金壓力和盈利挑戰。

關於網約車相關這些新上市公司,安信國際分析師王婷表示,除行業第一(滴滴出行)之外的其他玩家份額差距小,行業競爭將維持激烈,在用戶側及司機側的份額爭奪將持續白熱化;尚無扭虧爲盈的財務前景,預計到2027年某些公司仍將持續虧損。

2021年比亞迪兩次H股增發,合計融資超過400億港元,2022年蔚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零跑汽車等集體赴港上市,隨後這些企業股價都經歷了大幅下滑,目前依然處於深度“破發”,或者低於增發價的狀態。

有香港投行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因爲上述造車企業股價表現不佳,這直接導致後續有意向赴港上市的同行業難以獲得投資者青睞,甚至被迫放棄赴港上市計劃,某些企業無法繼續融資之後,資金鍊斷裂,逐步走向破產邊緣;如無意外,出行企業也有類似情況,行業互聯網性質更強,估計淘汰弱者的過程會更快一些。雖然2024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有一定回暖,但如祺出行和嘀嗒出行都較發行價“腰斬”後,後續要赴港上市的出行企業要說服海外投資者購買,都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非要上市可能要被迫以較低估值發行,發行價甚至可能低於晚期進入的其他私募股權(PE)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