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救災多一點 口水少一點(張凱鈞)

臺北市內湖區康樂隧道口邊坡土石及路樹崩塌滑落,市長柯文哲下令漏夜緊急搶通。(北市府提供)

近日尼莎颱風通過巴士海峽,與秋冬季盛行的東北季風產生影響,形成「共伴效應」,爲北臺灣帶來了致災性降雨,臺北擎天崗兩天累積的雨量就突破600毫米,這樣的豪雨也對大臺北地區與宜蘭、桃園等地,帶來諸多災情。

就當地方縣市政府協同民間共同救災的當下,綠營側翼又開始帶風向,不協助救災,只會大打口水戰,又開始指責柯P不在臺北坐鎮,就是無心市政。但職場上有職務代理人制度,臺北市長不在臺北當然就是副市長協助坐鎮,臺北市都是遵照標準救災SOP在執行,也有副市長指揮救災,柯P也有全程掌握臺北市之風災狀況,但綠營側翼就是特意要見縫插針,開始說三道四。

面對綠營這種莫須有的指控,筆者真的深感痛心,政治鬥爭竟然如此的醜陋,鬼扯到失去了人性,柯P今日並不是出國出去度假打麻將,或是去跑趴喝到不醒人事,但卻只能默默承受綠營側翼攻擊,強逼他安上無心市政的高帽子。

面對極端氣候挑戰,臺灣沒有任何樂觀和打嘴砲的本錢,預估未來的氣候變化將會讓臺灣時常發生「旱災」,但也會常常從「旱災」變成「水災」。還記得2022年8月,氣象局就指出,臺灣創下最新氣象紀錄,連續3年1至8月沒有任何一個颱風侵襲臺灣,且2022年夏天的颱風數量也明顯低於歷年平均值,看似沒有颱風侵臺就沒有災害,但卻隱含了明年初又將會全臺大缺水的重大危機!

結果到了2022年9至10月,卻是接連幾個秋臺來襲,每每都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爲臺灣各地帶來致災性的降雨。

而且最糟糕的就是,每場雨都會越下越大,例如2021年6月臺北公館觀測站竟測到了時雨量209毫米,打破臺北時雨量的歷史紀錄,也同樣讓臺北市傳出淹水災情!同一時間高雄臺南地區也是一樣大雨不停,多處地下道與道路因積水而緊急封閉。

有鑑於此,柯P上臺後就一直強化臺北市防洪能力,推動「海綿城市」防洪設施興建,北市防洪設計已從每小時78毫米提升到每小時應付88毫米雨量,柯P就曾多次表示「若是時雨量78mm造成淹水,淹水就由市政府負責」,臺北市排水防洪設計絕對禁得起考驗,試想往年也有許多場大雨同樣下在嘉義、臺南、高雄,也造成這些綠營執政縣市的淹水災情,民進黨卻又全體噤聲,當作沒看見。

但若因天災強降雨,就特意指責地方縣市首長防洪不力,這是非常不厚道的行爲,畢竟現在每場大雨的時雨量動不動就飆破100毫米,在臺灣是沒有任何一個城市可承受如此重擊,就算是外國城市碰到短時間的強降雨,也是無法應付的!

面對極端氣候新挑戰,臺灣沒有樂觀的權力,日後若是下雨,將會下的更加猛烈,不下雨的日子也會增加,且若沒任何一個颱風來襲,全民就要面對艱困的缺水危機,請蔡政府少在那邊噴口水,儘速思考臺灣日後用水與國土規劃纔是當務之急!(作者爲民衆黨新北市新店區主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