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衆合資協議再續簽,大衆中國貝德瑞:中國市場具備重要戰略地位
11月27日,正值上汽大衆合資40年之際,大衆汽車集團與上汽集團宣佈,雙方合資續約至2040年。
在市場份額不斷被自主品牌蠶食的當下,合資品牌的去留問題成爲了業內的重點關注話題。1984年10月,上汽大衆成立,成爲中國最早的轎車合資企業;2002年4月,股東雙方提前八年續簽合營合同;此次爲上汽大衆股東雙方第二次提前續約。上汽大衆的合資續約無疑向市場給出了其答案。
大衆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CEO貝瑞德表示,此次合資合同續約,突出了中國市場在大衆汽車集團全球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基於新的合作協議,秉持“在中國,爲中國”戰略,大衆將進一步融入中國產業生態,充分發揮本地創新能力,這也將爲大衆汽車集團創造全球範圍的戰略競爭優勢。
近年來,中國汽車在全球市場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銷售份額從2019年的29%逐步提升至2023年的34%,今年前9個月,該數值雖然跌至33%,但這主要是受2月份春節的影響,今年9月,中國車市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達到了36%。
中國汽車電氣化和智能化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技術反哺已經成爲了新趨勢。
在此背景下,對於任何一家外資或合資品牌而言,談“退出中國市場”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特別是對於第一批在中國成爲合資公司的大衆而言,在巔峰時期,中國貢獻了大衆全球約四成的銷量,今年前三季度,雖然面臨着自主品牌的強烈攻勢,大衆中國依舊貢獻了31.5%的銷量。
中國汽車“後合資時代”“去外資化”的話題其實是僞命題,合資模式或者說“市場換技術”的策略,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說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外國品牌(車企)在中國賺了錢,但留下的更多。他們做了很多本地化的工作,包括人才的本地化,供應鏈的本地化,法規的本地化。這些本地化也支持了我們本土企業的成長,我們的質量、成本、人員的素質都得到了同步的發展。奇瑞很多出口的方法也是和來中國發展的外國品牌學的。”11月12日,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在2024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上說道。
只不過隨着時代的發展,合資的具體模式也在變。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合資車企已經從1.0階段走到了3.0階段。在1.0階段,外資或合資品牌將海外產品直接在中國市場引進生產並銷售;到2.0階段後,合資品牌開始爲中國市場展開定製化開發,融入了中國市場的獨特審美和功能需求;進入汽車“新四化”變革後,合資公司進入3.0時代,主線變爲了“在中國,爲中國”,甚至將中國技術導入全球市場。
在新合資模式下,合資品牌進一步加大在華投資,全面開展本土化研發。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大衆汽車集團在中國已累計投資約1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超760億元)。其中,2023年,大衆汽車集團在合肥設立了其在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緊接着,2024年4月,大衆中國又宣佈投資25億歐元,用於拓展合肥生產及創新中心。
除此之外,與中國企業加深合作也是新合資模式下的新動向。此前,大衆與中國本土企業國軒高科、地平線、中科創達、小鵬汽車等達成了合作,其中與地平線成立的合資公司,大衆投資額高達24億歐元。
在本次合資續約的基礎上,上汽大衆也公佈了面向下一個合作階段的具體發展規劃,將在產品、生產、碳減排三大領域發力。其中,在產品規劃上,至2030年,上汽大衆將向市場推出18款新車型,其中15款專爲中國市場開發。規劃新車中,新能源汽車將是開發重點,包括8款純電動車型、3款插電式混動車型,並將首次推出2款增程式車型。
2026年,上汽大衆將推出兩款基於大衆汽車集團本土開發的CMP平臺的純電動車型,並將搭載CEA電子電氣架構。
基於產品規劃,上汽大衆同步加快對產能佈局的整體研判、調整升級,逐步縮減燃油車產能,加大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產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