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理財困境,金融投資虧損創出新高

號外 謝宜文

近日,國內化妝品龍頭上海家化(600315.SH)披露了2022年年報,營業收入71.1億元同比降低7.1%,甚至低於公司2018年營收71.4億元,下滑比例超過了國家統計局此前披露的化妝品行業平均降幅4.5%;而公司歸母淨利潤爲4.7億元,同比降幅高達27.3%。

爲什麼營收下降7.1%,歸母淨利潤能下滑達到27.3%?

年報顯示,上海家化2022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下降了1.03億元,等於淨利潤的六分之一被理財吃掉了。 2021年同期公允價值下降也達到了近4183萬元。

年年理財,年年虧錢。

從營業成本來看,上海家化2022年毛利率爲57.1%,雖然無法匹及行業內其他毛利率動輒70%以上的“優等生”鉅子生物、貝泰妮、華熙生物,但與自身前兩年的毛利率58.7%和60.0%相比降幅並不算大。

從費用開支來看,爲了應對疫情導致的工廠停擺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外部環境影響,2022年上海家化大幅收縮了費用開支,其中銷售費用26.5億元,同比降低10.0%;管理費用6.3億元,同比降低20.6%;研發費用1.6億元,同比降低2.0%;品牌投入總費用10.6億元,同比降低7.0%。

既然營業成本和費用開支均不是主要原因,那麼歸母淨利潤爲什麼大幅下降呢?

通過翻閱年報發現,私募基金、銀行理財及資管、股票是導致虧損的“三座大山”。

在這一個億的虧損中,高達6,855萬元的虧損來自於私募基金投資,有2,150萬元的虧損來自於股票,有1,346萬元的虧損來自於銀行理財及資管產品。

根據上海家化5月5日在投資者關係平臺上的回覆,其投資的私募基金爲“平安消費科技系列基金”。據上海家化2021年4月22日關於擬認購平安消費基金的公告,上海家化擬作爲有限合夥人(LP)以自有資金5億元認購平安資本發起設立並管理的廣州市平安消費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平安消費基金”)。平安資本和上海家化都屬於平安集團全資控股企業,因此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平安消費基金期限爲3+3+2年(3年投資期+3年退出期+2年延續期),即整體投資預計將在基金設立後的3年內完成,按照其首次出資不晚於2021年6月底推測,該基金的投資期將在2024年6月底前完成;投資方向包括消費、醫療健康、現代服務和科技、高端製造和環保等領域。

根據天眼查信息,該基金規模約爲43.94億元人民幣,第一大出資人爲山東慈英置業,出資26億元佔基金股份59.17%,經營範圍爲房地產開發、中介服務、物業管理,並且2023年3月才入股該基金;上海家化爲第二大出資人,出資5億元佔基金股份11.38%;其餘出資人包括平安人壽保險、天津車之家軟件、平安財富、利安人壽、瑞元資本等。

根據天眼查信息,目前平安消費基金的投資企業僅爲三家,僅有至本醫療一家爲初創公司,其餘兩家上海韻貿投資和上海涵暉均爲平安資本成立的合夥企業,而非初創公司。根據基金3年的投資期限推算,2024年6月前就應該完成全部投資,但目前該基金可以查詢到的投資僅至本醫療一家,投資金額僅爲24.3萬元,投資比例3.2%。

平安消費基金到底投資了哪些資產導致公允價值變動如此之大?

根據年報顯示,2022年銀行理財和資管產品的發生額分別約爲24億元和2億元。根據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的期初期末餘額分析,這部分虧損主要來自銀行理財產品,據年報披露,產品主要來自中國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等非“平安系”銀行的委託理財,並且以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爲主。

年報中並未披露具體虧損的理財產品,然而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爲什麼能虧損如此之多?

根據上海家化2023年度委託理財計劃,公司計劃繼續以25億元自有資金進行委託理財,投資種類包括國債、國債逆回購、金融機構理財產品,並且收益類型爲保證收益、浮動收益等低風險理財產品。

號稱的“低風險”理財產品爲什麼會造成公允價值那麼大的變動?

國泰君安(301211.SH)股票2022年波動情況

除了金融投資以外,長期股權投資項目中的聯營公司虧損也使得上海家化根據權益法確認的投資損失高達2,803萬元,在聯營企業按照權益法確認的投資虧損中,按照主要經營地以及持股比例19%分析可得,絲芙蘭化妝品銷售有限公司上海以及北京分公司2022年分別導致上海家化確認虧損1,671萬元和1,963萬元,而這兩家聯營企業在2022年實際虧損高達8,792萬元和1.03億元。

隨着2022年報陸續披露完畢,國內美妝行業頭部上市公司以及其他公司之間的分化現象愈加明顯。

從國內化妝品行業整體增速來看,受2022年疫情封控影響,作爲可選消費的化妝品類零售總額同比規模嚴重下滑,其中疫情影響最大的4月和12月銷售總額下滑分別達到22.3%和19.3%,全年零售總額3,936億元同比下滑4.5%。

但如果把國內化妝品行業頭部上市公司單獨列出來看,珀萊雅、華熙生物、貝泰妮這三家後起之秀2022年營收分別爲63.9億元、63.6億元和50.1億元,已經逼近上海家化的71.1億元,並且這三年的營收同比增幅分別高達37.8%、28.5%和24.6%。

同樣面對2022年整體慘淡的市場環境,美妝行業頭部上市公司卻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珀萊雅、華熙生物、鉅子生物以及貝泰妮四家企業在2022年表現突出,並且每一家都有“深入人心”的代表性成分或者大單品,比如珀萊雅的“早C晚A”、雙抗精華+紅寶石面霜;華熙生物的玻尿酸;鉅子生物的重組膠原蛋白;以及貝泰妮的敏感肌護理等等。

在化妝品公司都開始“卷科研、捲成分、卷營銷”的趨勢下,上海家化深入消費者心智的產品卻不多。

23Q1上海家化營收19.8億元,同比減少6.5%,而珀萊雅、華熙生物、貝泰妮分別在23Q1實現了同比29.3%、4.0%、6.8%的增幅,按照目前這三家的營收增速以及上海家化近五年都沒有起色的業績,預計今年國內化妝品龍頭將在珀萊雅和華熙生物中誕生,上海家化大概率還能憑藉老牌地位位居第三,但2024年是否會再被貝泰妮超越,基於目前的增速來看也很有可能發生。

主營業務不斷萎縮,金融虧損卻屢創新高?曾經的化妝品龍頭上海家化到底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