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開課僅憑勇氣註定失敗

青年教師上公開課確實需要勇氣,但僅憑勇氣遠遠不夠。我們應該大量閱讀與文本相關的資料並從中受到啓發,應該珍惜名師的指導,應該反覆磨課,應該眼裡有學生……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 符禮科 作者系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四川省武勝縣街子初級中學校教師

1992年秋季學期,剛參加工作的我就在縣進修學校教師的指導下上了一節小學數學研究課,並獲得一致好評。指導教師唐老師說我膽子大,一點也看不出緊張,其實當時年輕的我只是豁出去了。由於唐老師的表揚,我又被大家推薦在縣城小學上了一節彙報課。在同事的眼裡,我儼然成了一個能上公開課的“苗子”。

1993年春季學期,縣裡舉辦小學語文“希望之星”競教活動,片區抽中我所在的學校,學校指定我去參加。當時選的課文是《我的戰友邱少雲》,我在村小自己所教班級試教後,再到完小借班“演習”。學校領導、年級組老師都來聽課,羣體獻計獻策。但是,大家除了指出板書問題,其他地方几乎沒有任何建議。

那個年代,縣裡組織的競教活動比較少,大約是兩三年一次,我所在的學校從來沒有教師獲得過縣級以上獎項。因此,儘管我不斷向一些老教師請教,但確實得不到任何具體有效的指導,反而有不少教師很羨慕我如此年輕就能參加縣級比賽,學校領導也對我期望頗高。

那時,活動還沒開始,一方面我內心感到有些茫然和無助,另一方面因爲擁有這樣的機會多少有些沾沾自喜。畢竟,一個村小教師要到縣城去競教,我在學生面前多麼驕傲和自豪啊。

回到村小,我又做了一些準備工作,把課文背了下來,並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教案又作了調整,在班上讓學生配合重新練了一回。

比賽前一天,我基本能背熟詳細的教案了。這是我的資本,自認爲“完美”的準備讓我頗有點躊躇滿志。現在想來太膚淺了,我所謂的教學設計就是依據教學參考書作了一些修改(當時沒有任何別的參考資料);我所謂的文本解讀,就是背熟課文。

比賽那天,輪到我上課時,我做了兩次深呼吸,然後快步走上講臺。等學生坐下,我開始導入新課,順便巡視了一下陌生的學生,他們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我只知道他們是城裡孩子,聰明能幹,自己略爲有點緊張,但還是堅持大聲地上課。

我完全按照記熟的教案,在有問題的地方停頓一下,讓學生回答,學生答對了我就說“很好”或“請坐”;學生不能回答,我就幫忙回答。在該朗讀的時候讓學生讀,還分了指名讀和齊讀,至於讀的效果基本是不管的;在該寫板書的地方寫板書,但有一個地方的板書還是忘了,只能在學生齊讀時補上,課上完後,整個板書設計與教案上的完全一樣。我佈置作業時,下課鈴聲恰好響起。

這樣一節課,全然不顧學生學得如何,也不管課堂上的生成問題,缺乏亮點也沒有高潮,我當時還覺得自己上得很順利,該講的講、該讀的讀、該答的答,時間也掐得準。因此,當時我甚至還對獲勝抱有一絲幻想,但接下來聽了幾位老師的課後,我明白自己沒戲了。

這幾位教師都使用了當時的“現代教育技術”,準備了幻燈片,不但能給生字詞注音,所提的問題還能讓學生一目瞭然,有的答案還是用紅色筆寫的。教書將近一年,我都在偏遠的村小,怎麼可能會有幻燈機。

課間休息時,我還聽說有的學校不僅給上課教師請了名師指導,還專門請了縣教研室的領導聽課。聽罷,我丟掉了最後的幻想。

第二天宣佈比賽結果,我獲得了參賽獎。沒有把握好這次機會,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縣級以上公開課便與我絕緣了。

回想往事,我不禁感慨,青年教師上公開課確實需要勇氣,但僅憑勇氣遠遠不夠。我們應該大量閱讀與文本相關的資料並從中受到啓發,應該珍惜名師的指導,應該反覆磨課,應該眼裡有學生……這樣,課堂教學才能滲透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課堂教學設計才能趨近完美,現代教學手段才能熟練運用。如此,我們的公開課教學之路才能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別忘了【轉發朋友圈】☺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