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奪冠時甲子園還沒出現 慶應如何改變高校野球?

慶應義塾高等學校奪下2023年夏季甲子園冠軍。 擷圖阪神甲子園球場官方推特

2023年第105屆全國高等學校棒球紀念錦標賽,最終由神奈川縣代表慶應義塾高等學校,在決賽中以8比2擊敗衛冕軍仙台育英,奪下本屆的甲子園大賽冠軍。上回慶應高中奪冠,已經是107年前的事情了,當時甚至連「甲子園」球場都還沒誕生。而慶應的這一冠,不只深具歷史意義,也帶給日本棒球一些省思。

1915年,日本舉辦了首屆「中等學校野球優勝大會」,前兩屆的比賽地點並不是現今熟知的甲子園,而是在豐中球場。1916年第二屆賽事,「慶應普通部」以東京代表的身分登上全國大賽。當時賽會只有12只隊伍參加,全日本的預賽隊伍則僅有115校。由於採淘汰賽制,當12隊打到剩下3隊時,還多舉辦了一場「敗部復活戰」,好湊出偶數隊來打四強戰。

那時慶應在大會中的評價,被認爲投手陣容充沛,選手的球技和頭腦都很好,包括王牌山口升在內,有三位投手具備獨挑大樑的能力。另外他們的陣容也相當特別,隊上有一位登錄名爲「ジョン・ダン」的外國選手,其父是在北海道開發有巨大貢獻,有「北海道酪農之父」之稱的Edwin Dun,創下賽會首次有外國人蔘賽的紀錄。另一位主戰投手河野元彥,也是日德混血球員。

在堅強的實力下,慶應最終在決賽中,以6比2擊敗大阪代表市岡中學奪冠。市岡中學的王牌投手鬆本終吉,原先曾經在六強賽中,飆出大會史上第一次無安打比賽,但可惜之後受傷,使得市岡中學得讓其他人登板。在頭號王牌無法出賽下,自然更難跟兵強馬壯的慶應抗衡。

慶應曾在1916年中等學校野球優勝大會賽會奪冠,以及1920年拿下亞軍。攝於豐中球場跡。 科科任/攝影

有趣的是,當時慶應王牌山口升參賽時已經20歲,而且就讀慶應商工,並非慶應普通部的學生,還在大學賽事登板過。但在那個草創年代,他以「都是慶應集團的代表」矇混過關。後來他沒有完成學業,而是先加入了臺灣製糖的實業團球隊,接着進到汽車業界工作,還創立TOYOTA汽車經銷商「愛知TOYOTA汽車」併成爲社長。至今慶應仍秉持着「透過棒球這項運動,成爲未來社會的領導者」的理念,很多成員比起加入職棒,更志願要在工商業界打出一片天。而這樣的精神,從早期的慶應棒球隊就能窺見。

自1916年起至1921年(1918年停辦),慶應普通部都打進了全國大賽。特別是1920年的賽事,他們又再度叩關決賽。不過這次的比賽,慶應卻因爲全場發生離譜的13次失誤,導致球隊以0比17敗給關西學院中。決賽被狂打17分這項紀錄,直到2008年大阪桐蔭同樣以17比0擊敗常葉菊川才被追平。

然而,這項賽事在1917年的時候,就已經改到了鳴尾球場舉行,接着甲子園球場在1924年正式比賽,賽會才移師甲子園並持續至今。這也讓慶應成了日本高中棒球史上,唯一一隊在豐中球場、鳴尾球場及甲子園球場都打過決賽的球隊。而在「甲子園」以成全國高中棒球大賽代名詞的今天,不少說法也順口稱呼「應慶暌違107年奪下『甲子園冠軍』」,殊不知上一次慶應奪冠和打進決賽的時候,「甲子園」球場尚未出現。

1920年慶應曾在鳴尾球場爭霸,但因爲發生13次失誤大比分輸球。攝於鳴尾球場跡。 科科任/攝影

進入到甲子園球場時代後,慶應最多隻打到全國八強。今年雖然打進春季甲子園,但首戰就以1比2不敵仙台育英遭淘汰,想不到在爭奪夏甲冠軍時,兩隊又再度碰頭。談到仙台育英,其實也和慶應有一段淵源,因爲仙台育英理事長加藤雄彥,當初國中到大學就是在慶應體系就讀。後來他到仙台育英任教,就希望能模仿母校慶應設計球隊制服,因此如今在決賽狹路相逢的兩隊,雙方的制服設計卻十分神似,也成爲了話題之一。

本屆慶應另外引起關注的,是他們有別於傳統的帶兵風格。慶應野球部強調「因爲喜歡纔去做,所以能夠努力,能夠忍受艱苦」的精神。總教練森林貴彥反對日本過去「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指導方式,認爲在這樣的作法下,無法教導出優秀的人才。因此他給了學生們相當大的自主權,像是不規定髮禁,團練時間少,選手跟教練更可以對等討論等等管理方式。

相對地,選手們也得自己去思考,該怎麼做才能夠更加精進自我。球隊鼓勵選手,如果想參考哪個職棒選手動作,或者看到網上的影片教學有興趣,都可以大膽去嘗試,才能瞭解自己最適合怎麼打球。而當教練擬定訓練計劃,但選手覺得不合理時,也能夠向教練諫言。森林教練就曾因爲學生的建議,而更改練習內容過。

慶應教練森林貴彥採取重視球員自主性的帶兵方式。 擷圖自筑波大學官方推特

森林監督的這套開明式的作風,其實是日本棒壇近年來興起的一股新潮流。例如羅德隊總教練吉井理人,也認爲不能直接教導球員該怎麼做,而是刺激球員自己「思考該怎麼做」。吉井甚至認爲日本傳統棒球「練太多」,缺乏思考及休整的空間,還曾經取消過賽前團練。而羅德、歐力士等職棒球團,現在也走向減少團練時間,讓選手有更多自我加強機會的作法。

吉井和森林的共通點,在於都曾經到筑波大學大學院(研究所)學習過教練指導的理論。他們更都不約而同提到,目前日本棒壇內,普遍還是充斥着過去講究權威至上,不尊重選手自主性的帶兵觀念,但日本其他的運動項目卻未必如此。高壓、灌輸式的指導,或許能夠一時見效,但長期來看,只會把選手教笨,不僅對成長有害,更可能讓人對「棒球」這項運動卻步,成爲傷害日本棒運發展的原因。

從1990到2011年,日本都有超過4000支球隊參加全國高等學校野球選手權大會。但受到棒球人口不斷下滑影響,本屆只剩3486支球隊參賽,和去年相比少了61隊。如今,森林貴彥刺激高中球員思考,爲了追尋「Enjoy Baseball」而願意主動加強自己的作法,成功站上了甲子園顛峰,證明這樣的理念可行。有了成績背書,未來是否能在日本球界持續發酵,扭轉傳統日式觀念,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