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省份經濟“半年報”發佈——地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全國31省份經濟“半年報”日前均已出爐,超半數省份增速跑贏全國水平,但經濟運行有所分化。整體上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16省份增速超“全國線”
從增速看,上半年有16個省份增速跑贏全國水平。其中西部地區8個、東部地區5個、中部地區2個、東北地區1個。內蒙古以6.2%的增速領跑,重慶和西藏以6.1%並列第二。江蘇、山東、湖北、甘肅增速均爲5.8%,吉林同比增長5.7%,浙江、福建爲5.6%,四川、北京、新疆爲5.4%,安徽、貴州爲5.3%,寧夏同比增長5.1%。
經濟大省勇挑大樑,發揮了穩增長關鍵支撐作用。上半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242.5億元,繼續穩居全國第一,佔同期全國經濟總量的10.6%。江蘇位居第二,GDP達到63326.3億元。“4萬億元俱樂部”除山東外又添新成員浙江,兩省GDP分別爲46677億元、40920億元,河南、四川分別爲31231.44億元、29463.3億元。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賈若祥表示,區域重大戰略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今年上半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數據)三大動力源地區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5萬億元,約佔全國經濟總量的41.6%,“發動機”作用更爲明顯。一方面,對全國工業的帶動更足。三大動力源地區的8個省份中,有6個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或超過6%的全國平均水平,江蘇、安徽、浙江增速超過8%,北京、河北增速超過7%。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上海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生產形勢全面好轉,三大先導產業製造業產值同比增長6.1%。另一方面,對全國外貿的支撐更大。上半年,三大動力源地區的8個省份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4.7萬億元,佔全國比重爲69.2%,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
向新向綠態勢明顯
工業生產較快增長,是地區經濟恢復向好的重要支撐。上半年,各地產業新動能不斷髮展壯大,向新向綠態勢明顯。在內蒙古,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3%,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32.4%,增速分別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3.8個和24.9個百分點;稀土化合物和多晶硅產量分別增長2.3倍和1.1倍。在北京,數字產品製造增長69.6%,數字要素驅動、數字產品服務成倍增長,使用機器人的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人均產值同比增長超一成。在安徽,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核心部件——高密度微波互連模組完成重大突破,實現完全國產化。
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新興領域投資較快增長。上半年,廣東省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9.6%,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8.6%、23.9%;北京市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53.5%和13.6%;山西省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50.6%,新能源發電投資增長34.9%。
高水平開放繼續深化。上半年,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以及京津冀、東北地區等多省份多區域的外貿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西部12省份上半年進出口同比增長10.2%,是我國外貿增長最快的區域,主要進出口商品爲機電產品。海南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額同比增長40.2%,接待入境遊客同比增長2.5倍。
今年以來,我國加快推進“兩重”建設,加力推動“兩新”落地見效,政策效應不斷顯現。上半年,四川省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1.4%,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88.7%;6月當月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零售額增長7.0%,增速由負轉正,較上月回升18.6個百分點。江蘇省限額以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增速較一季度提升4.1個百分點,較去年全年大幅提升14個百分點。
紮實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
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經濟運行出現分化,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
這一深刻判斷,在上半年地區經濟的表現中也得到印證。對照各地年初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上半年僅內蒙古、重慶、江蘇、山東、浙江、福建、北京、天津超過年度預期增速。消費的走勢也有所分化。上半年,湖南、河南、山東、湖北、貴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在5.5%或以上,而北京、天津、上海、青海、海南出現同比下降,降幅分別爲0.3%、2.1%、2.3%、4.3%、6.2%。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上半年我國各地經濟增長出現分化,下半年穩增長和改革發展任務較爲繁重,迫切要求各地繼續加大宏觀政策力度,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加快全面落實已確定的政策舉措,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更大力度推動“兩重”“兩新”,繼續發揮好經濟大省挑大樑作用。同時,以提振消費爲重點擴大國內需求,增強經營主體活力,穩定市場預期,增強社會信心,及時推出一批條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舉措,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
近期,多個省份陸續召開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記者梳理髮現,深化改革、擴大內需、發展新質生產力、抓好政策落實等,是主要發力方向。
例如,湖南提出,搶抓“兩新”“兩重”政策機遇,着力穩住產業向好、消費趨旺的態勢,大力發展綠色智能計算、低空經濟、北斗等產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大力實施“項目大謀劃、謀劃大項目”行動,推動有效投資持續擴大。黑龍江提出,以提振消費爲重點擴大內需,以有效投資做優經濟增量,以對外開放集聚國內外資源,以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增添新動能新優勢,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調度,着力抓好項目建設、農業生產、特色文旅、民生保障等工作。廣東提出,要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提高政策實施效能,強化惠企暖企服務,釋放促改革強大動力。
劉向東表示,隨着宏觀政策持續加力和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各地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越發增多,發展後勁逐步增強,將爲我國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