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前線緊張升高 陸海警壓力空前
中方海警6月17日手持斧頭接近在南海仁愛暗沙(中方稱仁愛礁)附近從事補給任務的菲軍。(美聯社)
南海局勢日益緊張,而中國海警發現,自己捲入了三個主要熱點區的一連串激烈對峙,6月下旬的兩週內,緊張局勢同時升級。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31日報導,在最戲劇性的一起事件中,菲律賓指控中國表現得「像海盜」,並進行「挑釁和非法」行動,當時中國海警手持斧頭和刀登上補給船,結果一名菲律賓水兵在與中方海警的對抗中失去了一根拇指。
而中菲在仁愛暗沙(中方稱仁愛礁)附近爆發衝突前,雙方還在南海有一連串對抗,如船隻碰撞,以及動用水砲和雷射等。另一方面,中方海警17年來首度扣押了1艘臺灣漁船,加劇了金門周邊的緊張局勢。今年稍早,兩名來自福建的漁民在與臺灣海巡隊的追逐中喪生,引發了緊張局勢。
至於中方與日本在釣魚臺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的長期爭議,則相對較平靜,但東京6月時說,首次在相關地區發現武裝大砲的船隻。同時北京說,中方海警已驅離了爭議海域的日本船隻,而這是日常「維權巡邏」的一部分,巡邏一連持續了215天,直到上週因颱風凱米來襲才暫停。
部分觀察家說,這類事件正成爲新常態,促使美國區域盟友加強合作,以因應他們認爲與日俱增的威脅。雖然觀察家淡化了這些戰線衝突升級的風險,但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相秒指出,對中國海警來說,因應這些緊張局勢是一項日益艱鉅的挑戰。
他提及美國支持菲律賓、臺灣和日本,以及馬尼拉加強自身海警力量的努力時說:「如果他們增兵並加劇挑釁,我們也需要提升戰力,包括增加執法船隻數量、人員和海上情報感知力。」
而這日益增長的自信源自北京一連串增強海警資源和權力的措施,以因應爭議海域的外國船隻。相關法律允許中國海警不必審判,就將他們認爲的非法入侵者拘留達60天。
美國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法律和全球事務教授黛西爾託(Diane Desierto)說,這些措施讓海警能執行「沒有地域限制的軍事行動」。五角大廈去年發佈的一份報告說,根據公開報導和商業衛星圖像統計,中方海警擁有超過150艘1000噸以上的區域和遠洋巡邏艦。
儘管中方海警實力與日俱增,但一些分析人士說,它可能難以無限期地維持在多個戰線上日益強烈而頻繁的軍事行動。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資深研究員孔適海(Isaac Kardon)說,北京願意在三個戰線上同時採取行動顯示,它對海警「培訓、準備和執法能力的信心」,可是這些能力「雖然廣泛,但並非無限」。
孔適海強調,中方海警「遠超過」區域內的他國海警,但直言,在多個地點持續激烈對峙,將無可避免地爲中國海警的成員、船隻,以及指揮和控制流程造成壓力,尤其是如果一個,或多個關鍵爭議點的局勢繼續惡化,更是如此。「毫無疑問,這麼繁重地使用中國海警力量,包括船隻維護和人員管理在內,將爲組織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