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同堂辦「烙畫」聯展 雲林西螺登場義賣助弱勢
顏麗梅的烙畫作品「綠度母」,融合慈悲與美麗,精準傳達綠度母意涵。(周麗蘭攝)
林滋瑛(右三)、廖淑芬(右二)、林春華(左二)、顏麗梅(左一)、高幸裡(右一)烙畫藝術三代同堂聯展14日起在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展出及義賣。(周麗蘭攝)
使用電烙筆作畫的「烙畫」,筆法與素描很像,雲林縣10多年前也曾在斗六有掀起一陣學習風氣但式微,廖淑芬堅持不懈,持續在雲林社大推廣,目前她的學生也開始授課,其中之一是二崙鄉長夫人林春華,5名師生也是烙畫同好14日起在西螺舉行畫展及義賣。
林滋瑛、廖淑芬、林春華、顏麗梅、高幸裡烙畫藝術三代同堂聯展14日起在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展出及義賣。
林滋瑛1996年在日本接觸到烙畫,2000年回臺後開始推廣,在學生廖淑芬爭取下,以斗六市爲發展中心,一時北部、中部、南部烙畫講師聚集在雲林。
廖淑芬說,透過有溫度的電烙筆運用勾、勒、點、染、擦等筆法在木板上畫出淺不一的烙痕即是「烙畫」,它與素描很像,只是把鉛筆換成電烙筆,兼具中國風格和西洋寫實效果,雖然沒有顏色但很耐人尋味。
不過,烙畫不是主流藝術,推廣較不易,廖淑芬在斗六市烙畫工作室關閉,改在社區大學推廣迄今10年。她表示,教學就像播種一樣,希望在更多地方發芽。
林滋瑛、廖淑芬、林春華、顏麗梅、高幸裡烙畫藝術三代同堂聯展14日起在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展出及義賣,14日舉行開幕茶會。(周麗蘭攝)
元老級師資林滋瑛表示,烙畫不論在作畫技巧上或尋找木材都是靠經驗,廖淑芬可說是最認真的,持續創作也樂於教學。
講師顏麗梅是廖淑芬的學生,她18歲就開始畫佛像,把創作工具換成電烙筆後,更能展現佛像的寧靜之美,她以3、4個月烙出一幅「綠度母」,融合慈悲與美麗,精準傳達綠度母意涵;此外,她也創作龍、變色龍、貓等大衆化作品。
雲林縣的烙畫課程目前在平原社區大學、虎尾溪社區大學、麥寮社區大學推廣。
「烙畫雲林」聯展於目前於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展出及義賣,廖淑芬說,這次展覽特別有幾幅作品進行公益義賣,義賣所得一半捐贈宏恩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用於照顧無家可歸的精障患者。